你的爱被取消了:《哈利·波特》之外的背叛——西方取消文化与“文革”式的幻影(图)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你的爱被取消了:《哈利·波特》之外的背叛——西方取消文化与“文革”式的幻影(图)
作者:

编者荐语:

近日J.K.罗琳发表一篇长推文,正面回应了当年出演《哈利·波特》的年轻演员们。2021年,我们曾以罗琳为案例,写过一篇评论文章,并刊载于《经济观察报》。四年之后,当我们重新回望,也能理解为什么罗琳的反击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图源:IC Photo)

更新前言(2025年9月30号)

近日英国女作家J·K·罗琳发表一份长推文,正面回应了当年出演《哈利·波特》的年轻演员们。她点名批评的对象之一,是那位昔日因电影而声名鹊起的女演员艾玛·沃森。

这些演员可以说因《哈利·波特》而名利双收,但可悲的是,他们在极为年幼的时候,便深受西方白左,尤其是女权白左极端性别文化的影响,进而开始反过来批评甚至攻击这位成就他们的“恩人”。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文革时期,学生批斗老师的场景。罗琳因此承受了巨大的舆论与政治压力,甚至生命安全也一度受到严重威胁。

然而,她展现出的独立与坚毅,正是英国女性、尤其是女作家所特有的品质。早在2021年,我们就曾写过一篇有关“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文章,以罗琳为案例,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上。四年过去,再度回望,可以看到世界局势已经发生某种变化:随着川普的强势回归,西方的极左思潮多少受到遏制,他们已不再像往日那般嚣张。至少在短期内,川普的上台阻止了西方文明进一步坠入荒诞的深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当年的“哈利·波特孩子们”,开始释放出一丝似是而非的“忏悔”姿态。但罗琳的回应精准地点破:那并不是真正的忏悔,而只是因为全盘谴责罗琳不再像几年前那样时髦,于是他们选择了策略性的收敛。以下是推文翻译:

‘’我看到对此有不少评论,所以想澄清几点。

我并不认为自己“理应”永远得到某个曾经饰演过我笔下角色的演员的认同。这种想法就像我需要去询问二十一岁时的上司,今天该持有什么观点一样荒唐。

艾玛·沃森和她的合演者们完全有权拥抱“性别认同”这种意识形态。这类信念受法律保护,我当然不希望他们因为这些信念而失去工作,或遭遇威胁、暴力,甚至死亡。

然而,特别是艾玛和丹,这些年来都明确表示,他们认为我们过去的职业关系赋予了他们某种特殊的权利——甚至义务——去在公众场合批评我和我的观点。多年过去,在他们结束《哈利·波特》的演出之后,他们依然自认为是我创造的世界的事实代言人。

当你从对方十岁就认识时,很难摆脱一种天然的保护欲。直到最近,我都还无法完全抛下那些需要被温柔引导着完成台词的孩子们的记忆。过去几年里,我一次又一次拒绝记者们就艾玛发表评论的请求,最典型的就是在《J·K·罗琳的女巫审判》那部纪录片期间。讽刺的是,我甚至告诉制片人,我不希望因为我说的话而让艾玛受到围攻。

在附带片段中,电视主持人提到了艾玛那段“都是女巫”的演讲。坦率说,那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但比演讲本身更让我受伤的,是随之而来的附注。艾玛让人转交给我一张手写便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很遗憾你正在经历这一切。”(她手里有我的电话号码。)

那时,死亡、强奸与酷刑的威胁正达到顶峰,我的安保措施被迫大幅升级,我时时刻刻为家人的安危担忧。艾玛刚刚在公众场合往火堆里添了一把柴,却以为一行字的关切就能让我感受到她的善意和同情。

和那些一生都未曾脱离财富与名声庇护的人一样,艾玛对现实生活的艰辛缺乏体验,甚至不知自己有多么无知。她永远不会需要流浪者收容所。她不会被安排在公立医院的男女混合病房。我敢说,她自童年后就没再进过街头试衣间。她所谓的“公共厕所”,其实是单人间,门外还配着保安。她可曾不得不在市政泳池新设的男女混用更衣室里脱衣?她会需要依赖一个拒绝保证纯女性服务的公立强暴危机中心吗?她会不会有一天被关进与自称“女性”的男性强奸犯同处一室的女监牢?

我十四岁时并不是百万富翁。我在贫困中写下了那本让艾玛声名鹊起的书。正因如此,我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清楚地理解,艾玛如今积极参与的、对女性权利的践踏,对那些没有她特权的女性和女孩意味着什么。

最大的讽刺在于:若不是艾玛在最近一次采访中突然宣称“我爱她,并且珍惜她”——而我怀疑她之所以改口,只是因为她注意到如今公开痛骂我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时髦——我或许永远不会如此直言不讳。

成年人不能一方面亲昵地投身于一个经常公然呼吁暗杀我这样的朋友的激进运动,另一方面又厚着脸皮要求仍然享有这位朋友的爱,就好像那人是他们的母亲。艾玛当然有权不同意我的观点,甚至有权在公众场合表达她对我的感受——但我同样拥有这种权利,而我终于决定行使它。‘’

以下是当年的旧文《“你的爱被取消了”——欧美取消文化的来龙去脉》,最初发表于《经济观察报》

J.K.罗琳的推文

英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女性层出不穷。这些作家的成就如此之高,其声誉往往超过了她们同时代的男性作家,而J.K.罗琳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各种由读者进行的投票中,J.K.罗琳在英国著名作家的排名,几乎总是能够跻身前十位。这当然既是由于她仍然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给予人们的印象清晰而鲜活,也是由于她作为畅销书作家、丛书销售量早已超过亿册,其受欢迎的程度实在不容忽视。

罗琳的时代开始于1997年,她的系列丛书“哈利·波特”第一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哈利·波特在读者间引起的激情,不仅改变了图书出版业的商业模式,更如书名所示,魔法般的将千禧年孩童带回到书桌前,将他们塑造成了热爱阅读的一代。在此之前,有人甚至悲观地预测过纸质书籍的消失。然而,伴随着哈利·波特的出版,孩童的阅读人数及孩童的阅读量一直在大幅度地上升,千禧一代几乎是读着哈利·波特长大。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作为传奇人物的罗琳却被挟裹进另一个神奇的时代,甚至一度成为这个时代旋涡的中心人物。这个时代,我们将其称为取消文化时代(Cancel Culture)。

罗琳所处的这个时代漩涡,如此地激荡,又如此地对她毫不友善,以至于11月底,宣布制作的20周年重聚节目《回到霍格沃茨》中,与电影哈利·波特有关的所有主要人员几乎都受邀了,唯独罗琳没有。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印象与逻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01/228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