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佳:从毛到习,中共独裁制度的延续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杨佳佳:从毛到习,中共独裁制度的延续
作者:
在长期的独裁体制下,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刘少奇死在监狱,去世时仍是国家主席;李克强刚卸任就离奇去世;胡锦涛在中共二十大期间被公然拖离,失去权力核心地位。这些事件充分显示,在个人独裁和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即便是共产党高层领导,也可能随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毛泽东发动和主导的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大饥荒、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直接或间接造成数千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数亿人生活在恐惧、饥饿和压迫之下。图为反右运动期间,北京街头的宣传画。(法新社)

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自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主导并推动了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的运动,这些运动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给无数中国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11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是当时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民众享有言论、新闻自由和选举权。然而,冲1949年中共建政后,毛泽东迅速废除民国时期的民主制度,将国家变为一党专政,并逐步演变为个人独裁。这种独裁制度从毛泽东时代延续至今,剥夺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历史吹捧语录:个人崇拜的形成

在毛泽东生前,中共高层普遍参与对他的个人崇拜和吹捧:

周恩来:称毛泽东“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主心骨”。

刘少奇:称毛泽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和指引”。

邓小平:称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领袖”。

朱德:称毛泽东“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句宣传口号把毛泽东比喻为中国人民的红太阳,将他塑造成至高无上的光辉象征。“红太阳”象征光明与指引,也强化了毛泽东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为极端政治运动提供意识形态正当性。

这些赞美语言不仅塑造了毛泽东个人崇拜,也为一系列极端运动提供了政治合法性。高层领导对毛的吹捧,使毛的政策和错误不受质疑,形成制度性恐怖和权力集中。

主要运动与死亡统计(时间轴)

合计:数千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

历史评价

毛泽东不是中国的“大救星”,而是把中国从民主政权迅速变为独裁专制的历史罪人,是历史上杀害中国人最多的刽子手。

他发动和主导的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大饥荒、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直接或间接造成数千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数亿人生活在恐惧、饥饿和压迫之下。

毛泽东对人命毫无敬畏,将人民当作政治工具,个人权力凌驾一切。他建立的一党专制制度消灭了民主和自由,制造了制度性恐怖:异议被残酷镇压,知识分子遭受系统迫害,国家权力完全集中在个人手中。

在这种高压之下,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被迫为“大跃进亩产万斤”题词背书,许多知识分子和海归科学家在屈辱和摧残下选择自杀。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邓稼先等科研人员受到长期压制,林徽因家族及知识分子子女遭排挤……这些体现了中共对人性的彻底摧残。

这种制度性的独裁不仅在毛泽东生前延续,也成为中共统治的根基。中共继承了毛泽东时期的权力集中和个人崇拜,使中国人民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下,民主自由至今无法实现。

今日警示:习*近*平与独裁的延续

习*近*平是继毛泽东以来权力最大的领导人。他不仅通过修改宪法谋求终身执政,更在中共二十大上以粗暴方式羞辱并清除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赤裸裸地展现出个人独裁和极权统治的本质。

今日吹捧语录与权力逻辑

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称习*近*平“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各族人民的领路人,他也是我们衷心爱戴的人民领袖。”

李鸿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提出“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体现习*近*平时代下属被迫绝对服从、个人独立性被剥夺的权力逻辑。

潘庆林(《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习*近*平》作者):书中写道:“文化大革命,有千个不是,只上山下乡培养出这一个习*近*平,就一万个值。”这句话将习*近*平的个人成长和政治价值神化到极端,将历史悲剧与个人命运完全绑定,并夸大其重要性。这种吹捧不仅脱离现实,而且达到令人作呕的程度,将政治宣传提升到对个人偶像化的病态歌颂。

这些表面忠诚和吹捧掩盖了权力集中、制度倒退和民众权利被剥夺的事实:在习*近*平极权体制下,高层干部都被迫成为“家奴”,任何异议都可能被压制,即便表面上忠诚,也可能在关键时刻缺乏真正支持。

毛泽东与习*近*平:个人崇拜的历史延续

毛泽东时期,通过“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宣传口号,毛被塑造成中国人民的红太阳,几乎神化的权威象征。高层纷纷参与吹捧,将毛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和法律之上。

习*近*平时代的个人崇拜呈现出与毛泽东时期如出一辙的特征,领导者被塑造成国家和人民的核心象征,强调个人崇拜、强化权力正当性,并掩盖历史或政策问题。

两者相似之处:

神化领导者:毛泽东是“红太阳”,习*近*平被宣传为新时代核心领袖。

削弱制度制衡: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与法律之上,集体决策权被削弱。

政治宣传合理化:历史灾难或政策错误被掩盖,领导者个人形象被塑造为绝对正确。

高层表面忠诚:官员被迫参与歌颂,形成制度化服从的表面忠诚。

历史分析与批判

从1911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当时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民众享有言论、新闻自由和选举权——到毛泽东1949年夺取政权以来,中国民主再也未能真正实现。百年来,中国民主从初出萌芽到被彻底扼杀,这一切与中共的独裁制度密切相关。从毛泽东时期发动红色恐怖、镇压异议、造成数千万非正常死亡,到邓小平虽推进经济改革却坚决维持政治专制,再到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继续固化权力结构、限制民主空间,直至习*近*平修改宪法谋求终身执政,使政治倒退达历史新高,这一切都显示出依靠共产党自我改革实现民主是不现实的。

中共历代领导人不断强化个人崇拜、压制异议,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剥夺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使社会长期处于恐惧、服从与无奈之中。普通民众的言论自由、选举权和民主权利被系统性剥夺,国家权力被用作维护统治而非服务人民。由此可见,中国的民主道路不仅任重道远,而且若不进行根本性制度变革,民众争取自由和权利仍然充满阻力。

前进的方向与可行思路

面对长期的独裁传统和民主缺失,中国的民主道路依然任重道远。要推动民主进程,单靠共产党自我改革几乎不可能,因此必须从以下方面思考:

提升公民意识与权利认知:通过教育和资讯传播,让民众理解基本人权、言论自由和选举权的重要性,为民主参与奠定社会基础。

推动制度改革与权力制衡:建立独立司法、新闻自由、议会权力和监督机制,削弱权力过度集中,防止个人独裁。

加强国际关注与监督:国际社会应关注中国人权与民主状况,通过外交、舆论和经济手段推动制度透明化与问责。

坚持长期努力与渐进策略:民主建设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争取和耐心推进,同时抵制极权制度的复辟和个人崇拜的强化。

总之,中国的民主进程必须依靠民众自觉、制度建设和国际监督共同推动,不能寄希望于独裁者自我改革。只有在权力制衡和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民主才能真正落地,实现长期稳定和社会公正。

独裁下无人安全,民主才能保障安全自由

在长期的独裁体制下,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刘少奇死在监狱,去世时仍是国家主席;李克强刚卸任就离奇去世;胡锦涛在中共二十大期间被公然拖离,失去权力核心地位。这些事件充分显示,在个人独裁和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即便是共产党高层领导,也可能随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唯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与稳定。权力必须被制度约束,而非依赖某个领袖的个人意志。中国的未来发展必须建立在健全的制度、独立的司法、自由的媒体和透明的监督机制之上,只有这样,民众的人身安全、权利自由和国家长期稳定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30/228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