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后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高考前后
作者:

鉴于高考数学成绩最低,我决定将初中和高中的数学作为学习重点,但教科书却很难找到。这时,我遇到了小光。小光家兄弟四人,其中的一个是他继父的儿子。那孩子的母亲原是舞蹈队的编导,很有才华。文革中,她以一根丝巾自尽。我和小光虽然住在一个院子里,但此前并不认识。那时小光在郊区插队,请假回来复习。他的时间比我多,也比我灵活,因此我们约定他白天用数学书,晚上我用。

比起1977年,我们工厂报考的人数更多了,车间规定上班时间不许复习功课。我私下准许组员干完活儿可以复习,但作为班组长,自己却不能那么做。偏偏磨工又是最后一道工序,每次加工单下来,必是急活儿,我不仅不能利用工作时间复习,还必须带头加班。

每天下班回家后,匆匆吃过晚饭,我就开始复习。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我学数学。从四则运算开始,然后是初等代数、几何和三角。我记忆好,很容易就记住数学公式,但逻辑能力差,每遇证明题就不知如何下手。

所幸女友林君不仅是北京市101中学66届的高中毕业生,而且是学习委员和北京市优秀中学生的银质奖章获得者。虽然10年没摸书本,她解起数学难题依然思路清晰。无论三角几何还是代数,她从未被难倒过,真不愧最好的中学的最好的学生!

我在日记中赞美林君:“因为她聪明而无名利之心,她境遇好而无傲气,她冷静而不冷冰冰,有见识又善良,所以我爱她!”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林君,至今心存感激!同院的陈君也参加高考,他父亲陈叔叔通晓史地,我常去他家复习请教。我母亲的同学黎阿姨找来政治复习材料,还带我去请教一位语文老师。我一直喜欢读书,复习史地只需整理出大纲,重点记忆就行。政治考试都是套话,完全不成问题(一笑)。我比较担心语文,感觉无从复习,而且特别不喜欢命题作文。

在五个多月中,8小时工作之余,我每晚学到深夜,周日整天学习,终于在高考前自学完成了初中高中的数学课程,复习了其他科目。在日记里,我写道:“天才出于勤奋,聪明来源于积累”。“上海市70届学生郑伟安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经过自学达到研究生水平。每天学习10小时太不容易了,我要在古汉语上下功夫,能考上大学当然好,如果考不上就借大学教材自修,一定要摘掉文盲的帽子。”

我的大学同学毛胜英当时在印刷厂工作。他回忆:“我徒弟愿意顶替我工作,但我不能在车间里公开看书,只能去公共厕所复习。我们车间主任是女的,进不了男厕所,就在厕所外骂我。”

翻开那时的日记,除了自我鼓励,更多是对自己的不满,高考复习却未占据很大篇幅。在那个蓝缎面的本子里,我零零碎碎地记下同事的故事,对爱情的渴望,与母亲的矛盾,甚至还有看话剧读期刊的体会。

其中的一天,看了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作品《雪原谱》之后,我激情地写下:“当我第一次看到你,在我心灵中引起怎样的感觉。我突然想起在小穗那儿看到的美国摄影杂志,那上面有你的孪生兄弟。你们都是月光照耀下的雪原,所不同的是,那幅照片里只有一些细小的冬草,对着月光欣赏着自己的风姿,而你却是高大的松树,落叶的白桦。在他那里,有一道道风吹过的积雪痕迹,就像水面的波纹,神秘地向外伸展,伸展……你虽然没有水波纹,但却是树影清晰,那独立的影,那集体的影,那高大的影,细小的影,树根的影和树梢的影,山峦的和山脚下的,啊,多么逼真。我听到了什么,静一点吧,窗外的知了,我听到圆润的号声,在雪原上回荡,含着淡淡的忧愁。”

读着那时幼稚真诚的文字,不禁感叹年轻真好!那么紧张忙碌,居然还留下了这许多的闲笔。

1978年7月20日,高考开始。第一天上午7点半到9点半考政治,下午2点半到4点半考历史。次日考数学和地理,最后一天考语文和外语。我被分到邮电学院考场,从住家到考场单程骑车一个小时左右。那时的邮电学院,教室设施宛如一个中学。教室里四五排小课桌,我在教室里坐下,翻开桌面放下书,就感觉紧张,手开始出汗,身上却发冷。不久,监考老师拿了试卷进来,开始宣布考场纪律。

我可以断定,那时几乎没有人想过要作弊。等待发卷子时,我紧张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拿到卷子,一开始答题就不再感觉紧张了。考完后,我冒着酷暑,骑车一个小时回家。吃完午饭,稍事休息,再骑一个小时回来参加考试。为什么回家吃饭?我想应该是当时考场附近既无饭馆,也无休息之处吧。

第一天,我考得很顺利。次日考数学,数学的卷子是文理一样,但标明文科考生只做前面80分的题目。我提笔做下来,被一道三角证明题难住了。我先把能做出的都做了,再回来看那道题,还是解不出来。脑子一片混乱,交卷时间已经到了。骑车回家,一路上,我都在想那道题。后来我拿着那道数学题问林君,林君看了说:“考试前几天,我还给你讲过这道题呢?”(真郁闷!)

考过数学后,中午到家,母亲焦急地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说考得不好。母亲特意烧了红烧肉和鸡蛋,但我却没胃口。我对母亲说先去躺了一会儿,母亲坚持要我吃个鸡蛋,我没吃就躺下了。在床上混了一阵,也没睡着,昏昏沉沉地起来,心情很坏。我对母亲说:“不想再考了”。母亲一听就急了:“无论如何,你都要考完!”

我听了母亲的话,骑车去考场。下午地理考得很顺利。次日考语文,我在翻译古文上花了不少时间。再看作文是缩写,题目是“速度问题是政治问题”。唉,又是政治挂帅了,又是我最不擅长的。下午的外语考试不记分,我未学过外语,可以不考。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新三届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04/227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