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中国工业利润持续下降的背后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王赫:中国工业利润持续下降的背后
作者: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高达30%。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经营效率高,而是高投资堆出来的。中共这么做,是出于战略考量,要西方依赖中国的制造业,从而达成政治目的。但是,这种只算“政治帐”的做法是无法长期持续的。中国工业、制造业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使本已大盘动摇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2023年6月30日,安徽省阜阳市的一家工厂里,员工在生产扬声器的装配线上工作。

8月27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资料:(一)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连续第三个月下跌:(二)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同比下降1.7%。

其实,工业企业利润自2022年起就持续下降。2025年1~7月的资料,进一步说明中国工业已经陷入困境,制约性因素全面爆发了。2024年工业总利润落回到了2017年的水准,制造业利润更是落回到了2015年水准(见表1)。

表1:2013—2025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从2013年以来的资料看,虽然习当局强调“两个必须”(“制造业必须筑牢”和“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中国工业的发展,波动很大(利润增幅最高达34.3%,跌幅最高为4.0%),意味着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下面略谈三个问题。

其一、在工业内部,制造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制造业利润在工业总利润中的占比,总体下滑幅度较大。2014年,制造业利润53732.5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总利润的比例为83.03%;2021年,制造业利润和工业总利润都攀上顶峰,占比略微提升至84.52%;之后大幅下滑,2024年只有74.20%,下降了8.83个百分点。相较而言,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利润占比却在上升。2014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7亿元,占工业总利润(64715.3亿元)的比例是9.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737.1亿元,占比为7.32%。而到2024年,两者的占比分别提升到15.17%和10.63%。

采矿业是上游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是配套、服务性产业(这两个产业主要是国资),制造业是中下游产业(以私企、外资为主)。它们的利润占比提升,就是在挤占制造业利润。它们三者之间的利润分配,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其二,私企利润占比明显下滑,表明经营环境在恶化

2013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62831亿元。其中,外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14599.2亿元,占比23.24%;私企20876.2亿元,占比33.23%。12年后(见表2)的2024年,外资占比原地踏步(23.74%),私企占比却下滑了五个百分点(31.28%)。

表2:2013—2025外商与私营规上工业企业利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三,对工业、制造业高投资,换来的却是利润持续下降3年多

按中共国家统计局的规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而以工业是主体;工业包括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而以制造业为主体。

从表3可知,2013年以来,中国总体上下降幅度颇大(2013年增长率高达19.2,2025年前7月竟然低到空前的1.6%),表明投资驱动型经济模式走到尽头。

表3:2013—2025中国固定资产投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请注意,在2020年之前,第二产业固投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固投增长率;但2021年后,第二产业固投增长率突然增高,是全国固投增长率的2倍、3倍。而第二产业固投增长率之大增,基本来自工业固投,工业固投的增长率还略高一点。在工业固投中,制造业固投增长率不稳定,时高时低(2020年还是负增长),说明受政策影响比较大;而从2022年起,制造业固投明显低于工业固投增长率。这再一次印证了前面所说:在工业内部,制造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这是有政策原因的。2013年以来,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所以第二产业固投增长受到政策抑制。但疫情的重创,使中共又一次依靠工业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中共认为中国存在“过早去工业化问题”,而且国际上“东升西降”,要对美欧、西方打“制造业牌”,因此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因此,虽然制造业固投在工业固投内部占比有所下降,但2021年以来,其增长率是全国固定投资2、3倍多。

不过,工业、制造业虽然投资多,但投资效益却日益低下,致使2022年以来中国工业利润持续负增长。

结语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高达30%。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经营效率高,而是高投资堆出来的。中共这么做,是出于战略考量,要西方依赖中国的制造业,从而达成政治目的。但是,这种只算“政治帐”的做法是无法长期持续的。中国工业、制造业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使本已大盘动摇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31/227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