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根据新华社记者邹伟2025年7月19日报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吴政隆主持开工仪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图1: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的消息传出后,香港股市、大陆A股大涨,不少股票涨停,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与炸药和爆破相关企业的股票涨势很好。
图2: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后,A股掀涨停潮!西藏、水利板块全线爆发!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国家的家底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所在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天然植被博物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与中科院科学家一起最早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的新华社记者张继民《请为我骄傲——雅鲁藏布大峡谷自述》一文中开门见山地写道:我——深达5382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后来经进一步施测,确定为6009米),在全球诸多峡谷深度对比中,位居榜首是毫无疑义的。他们与我的差距不是十米、百米,像著名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要比我浅2100米。
江山多娇、河川竞秀,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家底、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富有。
张继民继续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名义写道:为此,我的主人当该为拥有我这世界峡谷之最感到骄傲。欢迎您抽暇投身于我的怀抱。您将会看到热带雨林浓荫蔽日,槟榔树挺立山坡,杜鹃花争奇斗艳,藤蔓植物纵横交错。展现您眼前的还有:喜爱暖湿的大型真菌,有占全国60%的种类在我这里安家落户。各种动物更把这里视为它们繁衍子孙的理想王国:大眼镜王蛇、大蟒、孟加拉虎、小灵猫、角麂,以及成群的野猪和猴子。人们不难想象我是何等虚怀若谷。在我邻近的高山之巅,形成了海洋性冰川。在我的深处,为古代植物提供了避难所,使它们免遭第四纪冰期的劫难。总之,不管从何种意义上说,我都是中国的宝地、世界的奇观、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图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的家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世界的自然遗产,图片来源:如图所示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所在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的家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世界的自然遗产。
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评价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通过几次科学考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做出如下的评价:
受沿水气通道北上高原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发育着中国唯一的以热带为基带,经山地亚热带、山地温带一直到高山寒带的完整的立体气候类型,形成由低山热带季风雨林、山地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中山暖温带常绿针叶林、亚高山寒温带常绿针叶林、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高山亚寒带冰缘和极高山寒带冰雪等山地生态系统组成的世界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带谱,保护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库”。
图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素植物3768种,苔藓植物512种,大型真菌686种,锈菌209种。上述生物类群却分别占西藏全区维管束植物种总数的65%,苔藓植物的65%,大型真菌的78%,锈菌的77%;有国家保护的稀有植物21种,以墨脱命名的“模式种”植物40多种。具体包括:墨脱兰、墨脱楠、油瓜、喜马拉雅红豆杉、穗花杉、罗汉松、墨脱冷杉、墨脱红景天、野牡丹、西藏牡竹、苹果榕、棕榈、杜英、使君子、野枇杷、墨脱杜鹃等。
据不完全统计,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哺乳类63种,鸟类232种,爬行动物25种,两栖动物19种,昆虫20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9种。上述生物类群却分别占西藏全区哺乳类的50%,鸟类的49%,爬行类的43.1%,两栖类的47.5%。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种珍稀动物及经济动物有:孟加拉虎、熊猴、长尾叶猴、豺、黑熊、棕熊、小熊猫、石貂、大灵猫、果子狸、丛林猫、金猫、豹猫、云豹、豹、虎、野猪、马鹿、林麝、黑麝、赤麂、毛冠鹿、羚牛、霞羚、斑羚、赤斑羚、岩羊、金雕、玉带海雕、鸢、雀鹰、松雀鹰、大鹚、白头鹦、猎隼、燕隼、灰腹角雉、红腹角雉、棕尾虹雉、孔雀雉、血雉、藏马鸡、藏雪鸡、雉鹑、黑鹇、勺鸡、棕背田鸡、大绯胸鹦鹉、楔尾绿鸠、斑头鸺鹘、短耳鹗、棕颈犀鸟、双角犀鸟、纯色啄花鸟、绿喉太阳鸟、蟒、眼镜王蛇、细脆蛇蜥、墨脱缺翅虫等等。
中国科学家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探索和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盛事之一。
四、1985年雅鲁藏布大峡谷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区,199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工程位于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早在1985年9月23日,西藏自治区政府就批准成立墨脱自然保护区,面积9.26万公顷。1996年墨脱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91.68万公顷。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同意将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界并更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资源、世界第一大峡谷自然景观和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水气通道环境。
自然保护区是指依据法律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地质构造及水资源等自然综合体的区域。在自然保护区内,人类的各种活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对象保持自然发展状况。世界上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迈山谷的红杉树保护区,时间是1864年。
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立法保护自然保护区方面,中国起步并不算太晚。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到1965年中国已经有19个自然保护区,到1979年有59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在世界上算是颁布环境保护法比较较早的国家。1987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发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发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它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视和政策。1989年8月10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到1990年中国已经有606个自然保护区。1994年9月2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开始执行,这是中国第一部自然保护区的专门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