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北京北部密云区,民众涉水穿越积水街道。( 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8月22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与应急管理部发布2025年7月全国受灾概况,共295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521.5亿元。但是没有给出2025.7北京暴雨洪水灾害的具体数据。
笔者初步分析了2025年7月北京暴雨洪水灾害的成因,初步结论如下:
一、近十几年来北京暴雨频率增加、强度趋大,这与北京建城区面积的迅速扩张、城市下垫面状况的改变、特别是水面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地表水汽和热量输送发生改变都有直接关联;2025.7北京暴雨是一场并不罕见的暴雨,未超过1949年以来北京乃至海河流域的暴雨纪录,用中共的标准来评价,在已有防洪设施可调控的范围之内。结果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属于人祸的范畴。
二、此次暴雨降临前和暴雨过程中天气预报未达中央政府的“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要求,暴雨自7月23日8时开始,7月23日16时才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7月27日凌晨3时许,密云水库发生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达到6550立方米/秒,7月28日早上六、七点左右,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被淹,而7月28日12时北京市气象台才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三、虽然说暴雨非常幸运地降临到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出奇高的森林覆盖率却没有发挥应有的减灾作用。过去北京降暴雨,洪峰要在一、两天后形成,而这一次洪峰在暴雨出现的几个小时,甚至半小时后就出现了。这只能说明,这些森林覆盖数据都是虚假的。虚假数据可以用来骗领导,可以用来骗百姓,但是虚假数据骗不了老天!
四、2023年京津冀暴雨洪水灾害后中央政府慷慨地拨出1万亿特别国债,用于灾后重建和防洪工程的升级。当暴雨降临时,许多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对暴雨的降临没有任何准备,工程被毁,造成溃坝洪水。毫不夸张地说,2025年7月北京暴雨洪灾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钱太多闹的;
五、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有33座小型水库、101座塘坝紧急泄洪或发生溃坝,此外多处桥梁因洪水中漂浮物发生堵塞,形成临时的堰塞坝,坝后水位升高,蓄水量加大,紧接着堰塞湖坝(有时连同桥梁一起)被洪水冲垮,形成溃坝洪水。溃坝洪水的特点是,流量大,流量远远超过自然洪水,流速是自然洪水的N倍,破坏力是自然洪水的N的平方倍;
六、由于诸多小型水库和塘坝紧急泄洪或发生溃坝,使得下游北京二十多座大中型水库紧急泄洪(不是十座水库),许多居民没有在水库泄洪前收到预警和撤离的通知,使得人员和财产损失不必要地扩大;
七、清水河,一条只有30多公里长、平均流量不到每秒2立方米的小河流,在洪水过程中最大流量竟然达到每秒2800立方米。清水河流量的暴增,水位的抬升,是密云区太师屯镇老年照料中心被淹的最主要原因;
八、北京密云水库是中国防洪能力最大的水库。可惜密云水库在此次暴雨洪水过程中两次调度出错,致使在暴雨、洪水结束时,还有比泄洪量大几倍的防洪库容没有投入使用。密云水库于1960年竣工,至2025年7月还没有完成移民任务。2025年被洪水淹没的部分地区在密云水库移民应该搬迁而还没有搬迁范围内;
九、此次洪水不但淹没了水库大坝下游地区,也淹没了大坝上游的库区。如中科院气象学李汀博士所指出的,泄洪前需要保障的绝不只是“下游”,而是整个泄洪风险区,包括库区、上游河网周边、两岸堤坝、汇水支流等区域。因为一旦泄洪开始,水位迅速抬升、流速加快,除了下游面临主洪峰压力,上游和侧岸也可能因回水、分洪、支流顶托等次生因素受到严重冲击;
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选址错误,很多民宿建筑和旅游设施直接建在洪水淹没区内,有的甚至建在自然山洪道上,重复了2023年7月北京门头沟新镇被淹的错误,人员和财产损失都十分严重。
7月29日,密云洪水的航拍画面。(Adek Berry/AFP-Getty Images)
一、2025.7北京暴雨未超过1949年以来北京乃至海河流域的暴雨纪录
近十几年来北京暴雨频率增加、强度趋大,与北京建城区面积的迅速扩张,城市下垫面状况的改变,特别是水面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地表水汽和热量输送发生改变,有直接关联。
2020年6月11日原水利部副部长、现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在国务院新闻办就水旱灾害防御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说了一句话:我们现有的大江大河的防洪工程,能够防御建国以来的最大的洪水。这是衡量2025.7北京暴雨洪水灾害的一个标准。
根据2025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小节、王胜东题为《北京极端强降雨已造成30人死亡北部山区损失严重》的报道:“本轮强降雨以来,截至28日24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三个重要数据:
——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
——最大降水量:543.4毫米;
——最大1小时降水强度:95.3毫米。
用这三个数据去检查,2025.7北京暴雨是否是建国以来的北京乃至海河流域最大的暴雨,是否在现有的防洪工程能够防御能力之外。
笔者检查了自2010年以来北京的暴雨记录,发现下列年份有一次或几次暴雨记录: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2023年;2024年。
其中下列年份的暴雨有一项或两项或三项指标都超过了2025.7北京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
暴雨累计总量
1小时暴雨强度
2025年7月
165.9毫米
543.4毫米
95.3毫米
2023年
276.5毫米
744.8毫米
111.8毫米
2019年
124.8毫米
2018年
117毫米
2016年
210.7毫米
2012年
170毫米
100.3毫米
2011年
128.9毫米
全市平均降雨量暴雨累计总量1小时暴雨强度
特别是2025.7北京暴雨三项指标都没有超过两年前发生的2023.7暴雨,两年前发生的事情,如今已经忘记得干干净净了。
根据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的讲话,2023.7北京门头沟清水镇累计点雨量达1014.5毫米,比《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记录的744.8毫米还要高出许多,差不多是2025.7北京暴雨累计总量543.4毫米的两倍。
同样,2025.7北京暴雨没有超过1963年海河大洪水时的暴雨记录,更没有超过1975年淮河上游的暴雨记录。因此,根据现有的大江大河的防洪工程,能够防御建国以来的最大的洪水,那么2025.7北京暴雨洪水是在中共现有防洪工程的防御能力之内。2025.7北京暴雨最后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祸。笔者在这里指出,2025.7北京暴雨洪水造成的真实死亡失踪人数远在2025年7月31日公布的全市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以上。
笔者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这一年北京没有暴雨纪录。“8月8日,北京空气湿度达90%以上,几近饱和。从中午开始,一连串强对流暴雨云带自西南方向顽强地向北京城进发,向“鸟巢”进发。北京气象保障等部门联合作战,动用飞机、地面火箭持续进行消雨作业,共播撒膨润土8吨、发射火箭弹1110枚成功阻截暴雨。奥运会开幕式历时4个多小时,国家体育场“鸟巢”滴雨未下。”奥运会闭幕式也采取了同样的人工干预天气的措施。
但是笔者十分偶然地在《百度百科》关于干峪沟村字条的结尾处发现,2008年8月9日,北京市密云区北庄镇干峪沟村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造成经济损失20万余元。当日早5时至10时连续降雨220毫米,引起山洪及多处泥石流暴发。造成房屋倒塌6处共12间;农作物过水面积80亩,冲倒果树40余株;冲毁田间公路12公里,乡村公路约200米边沟被冲毁,一处水泥路面下路基被淘空,塌坝约500立方米;冲走备用水洗沙40立方米、河沙10立方米、水泥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