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夺权运动!习回光返照?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发起夺权运动!习回光返照?

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外界传闻习*近*平“大权旁落”不断,中共却在此时高调抛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并被包装为“最高指导文件”。但观察人士认为,这更像是在权力摇摇欲坠时的一剂紧急补药:习*近*平试图以毛式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塑人心与忠诚,借意识形态夺回主动权。

9月28日,新华社报道全体党员需接受新的思想再塑;中宣部随即发布解读,强调干部要“绝对忠诚”,学校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企业、农村、社区乃至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兴群体均被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范围。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全社会“全覆盖”式的政治动员,近乎复刻毛泽东时代的做法。

评论员陈静在看中国分析,历史教训仍在。毛时代将思想政治工作推至极致,渗透军队、工厂与农村,最终导致经济崩溃与社会混乱,甚至出现高层叛逃(如林彪事件)。邓小平改革开放后选择抛弃这一模式,转向务实的经济建设,才带来数十年的增长。因此,学界与评论员普遍对习*近*平重走“毛路”持否定态度,认为此路注定难以带来实质改善,反而可能激化社会摩擦。

这一举动的时机尤其敏感。传闻中,军权已由张又侠代管,党务与政务则分别由蔡奇李强分掌。习*近*平在此背景下急推《条例》,被部分观察者视为“病急乱投医”。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刺激经济增长,也无法化解债务与结构性问题;当一个领导人只能寄希望于再次动员思想教育,恰恰暴露出其可用工具的贫瘠。

现实问题具体且直接:企业需要的是减负与创新环境,而非额外的政治包袱;农民需要的是增收与稳定,而不是再被要求背诵政治口号;城市居民关心房价、物价与就业,而非持续的政治灌输;新经济从业者更需要劳动保障而非政治学习。正如网络上一句讽刺所言:“接班人都失业了,还接什么班?”这一句点评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引用,反映出民间对“政治接班”话语的冷漠与反感。

关于习*近*平健康与权力格局的讨论亦甚嚣尘上。政论家陈破空指出,习*近*平近期的新疆、西藏行程更像“告别之旅”,而实际权力似乎已出现分流:党务由蔡奇掌握、政务由李强主导、军务由张又侠负责。外界甚至有人描绘习*近*平如今更像靠药物维持的“政治空壳”——表面能“健步如飞”,实则体弱不支。对此,评论界观点分歧:有人认为即便身体受限,习*近*平仍紧抓意识形态工具;也有人认为其时代的集权模式已难以回复。

这也构成了习政权的两重尴尬:一方面,部分“老人党”盼其离去,以期权力重组;另一方面,又惧怕他骤然倒下导致“群龙无首”的全面危机。习*近*平本人已与中共体制深度绑定,他的存亡被视为与中共未来命运紧密相连。

总体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在外界眼中更像是习*近*平的“回光返照”——一次在权力虚浮与不确定中推出的夺权运动式举措。学者与评论员普遍警告:这类以思想动员为主的政策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也可能加剧政权的焦虑与社会对立,最终成为治标不治本的“烂尾工程”。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01/228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