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进城了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解放军进城了
作者:

记得一天早上我正在吃早点,来了几个战士,拿着铁锨问我姨有没有黄土。我姨指着窗前防空洞边说:“那里有摇煤球剩下的一堆”我也不知道干什么。

中午从幼稚园回来,发现原来夹道的厨房变了,有人住到里面,外面还有一个战士持枪在我们夹道站岗。大人说:“那里改成禁闭室了”还给我讲禁闭室就是把不听话的军人管起来的地方。所以我很小就知道军人是会被关禁闭的。有时禁闭室人满为患,有时一个人也没有,我还跑过去爬窗户看,一边修了炕,上面一排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

我曾看过一个穿呢子衣服的“老人”关在里面,他还拿出一支香烟对站岗的战士说:“同志,抽一支”,但不记得那个战士接没接过来。我也听佣人说,一天推来一个人,连手铐也没解开就给关进去了。

我在记忆中倒没有什么为此恐惧的事。但我在六七岁老做噩梦,梦见一些人被捆起来扔到卡车上。我长大了用心理学来分析,猜测这些恶梦可能和看禁闭有关。另一个可能是一九五O年北京天天枪毙反革命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刑前要用卡车载着示众,我可能多次看见受了刺激。但我没有直接的记忆,行刑游街是我后来看旧《人民日报》才知道的。

我的一个表姐想参军。我外祖母就问莫文骅可以不可以,莫文骅叫她到部队报到,然后就随他的部队南下了,当了随军护士,一直打到广州。她应当是在四九年十月之前走的,因为我的表姐当了一辈子护士,老了退休时,忽然成了离休干部,待遇反而高了。因为她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

我还有两个表舅,是我外祖父那脉的。他们也问莫文骅参军的事,莫建议他们报考干部大学,一个是华北大学,一个是革命大学。他们就这样参加了革命。其中一个表舅还当了山西一个县的县长。这样看起来当时虽然国共厮杀残酷,但没有那么多的政治和阶级界限。

因为外祖父的缘故,我们家的房子和财产全部没收。(他的案子到八十年代才算澄清。只是这对他毫无影响,他那时也去世了,我们却从小受牵连)为此我们要搬出来租房住,找来找去,选在西四南一个小院。虽说大部分家财被没收,但还是留下了一些家具,古书,古画和生活用品。这搬家可怎么办呢?就是在我们家的驻军出动不少骡子大车,跑了不少趟,给我们搬的。我从香山慈幼院回家,就直接到了“新居”,路上看到熟悉的战士在赶大车,还和他们打招呼呢。

按时间推算,我们被“扫地出门”是一九五O年,莫文骅已经离开了,那是哪位将军住我们家呢?后来听说吴克华到我们原来住的地方找过我外祖母。他一九四九年三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军长;一九四九年二月至五月兼任北平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不过如果是他派的大车,他应当知道我外祖母和我们全家都离开了报子胡同。

这些往事六十年了。这所房子还在,还是部队家属的大院。四年前我特意回去看过。和以往不同的是,那里现在的房客以羡慕地口吻告诉我,过去那是有钱人的大宅子,还夸大其词地讲了些不知哪里来的故事,令人哭笑不得。

不过回忆起来,我觉得至少当年一些中共高级将领还有点人情味,还知道中国的传统礼节。可能当时受“共同纲领”的影响,不少共产党人也以为那是共产党真的承诺,所以并没有那么多阶级斗争的观念。而后来越演越烈的阶级斗争是毛泽东一手搞起来的,说话不算数,不但高崇民没逃过监狱之灾,就是首先率领解放军进城的莫文骅和吴克华也没躲过政治斗争。莫文骅在一九六五年三月被明令撤消解放军政治学院的院长职务。作为炮兵司令的吴克华在文革也被监禁。解放军进城了,北平变北京,到底解放了谁呢?

左边是两进四合院,有个斜坡的地方原来是个压水井。前面的临建当年是汽车库,最远处的房子是厨房,后改为禁闭室。当然照片中的这几间是后建的,原来的早拆了。

内四合院的一角。青砖是原来的,显见质量很好,窗户的格式还是原样。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二闲堂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19/227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