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营利双降 市值5年蒸发1600亿元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长春高新”营利双降 市值5年蒸发1600亿元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春高新”)曾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如今陷入空前业绩危机。中期财报显示,这家以生长激素产品闻名的医药龙头净利润锐减42.85%,营收与净利润首次双降,创近20年最差纪录。自2021年股价高点以来,公司市值已跌至约500亿元,蒸发逾1,600亿元。

根据长春高新近日披露的半年度财务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微幅下降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85%。数据显示,公司近20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步下滑的严峻局面。

分季度数据更为触目惊心。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6%,但净利润却同比暴跌48.83%,“增收不增利”现象在第二季度达到极值。这一反常现象主要源于销售费用和研发投入的激增对利润空间的严重侵蚀。

2021年5月是公司股价巅峰时期,长春高新市值曾超过2,100亿元,被投资者誉为“东北药茅”。而如今,其市值仅500亿元,已缩水超过1,600亿元。

从近五年中报数据的纵向对比来看,长春高新的营收增速从2021年的26.71%持续回落至2025年的负0.54%,呈现明显的增长乏力态势。更为严重的是,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的46.85%急转直下至2025年的负42.85%,利润端的恶化速度远超收入端的下滑幅度。

业绩下滑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公司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净利润出现下滑,而另一重要子公司百克生物更是陷入亏损泥潭。长春高新对单一产品线的过度依赖使其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时显得极为脆弱。

作为公司的“现金牛”,生长激素产品贡献了超过70%的营业收入。然而,随着医药行业集中采购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医保控费措施的不断加码,生长激素产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降价压力,直接导致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成本控制失当成为制约公司盈利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均出现大幅增长态势。其中,销售费用达到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研发费用为11.55亿元,同比增长30.22%。两项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50%,对利润空间形成显着挤压。

销售费用的激增主要源于公司对新产品伏欣奇拜单抗的市场推广投入,以及销售团队向新医疗科室的拓展和渠道建设的加大投入。研发费用的快速上升则反映了公司在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小核酸等前沿技术平台以及新药临床试验方面的重点布局,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近五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华夏时报》分析指出,长春高新长期依赖的“学术推广+渠道下沉”营销模式在集采政策实施后边际效益显着递减,销售费用的畸高与营收增长的停滞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公司在管理层面可能存在组织冗余,导致管理费用持续上升。

示意图。图为2016年1月5日,北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走势。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20/227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