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突传大消息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中美突传大消息

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周一(11月3日),芝加哥小麦期货大涨2.1%,创三个月新高。引爆行情的,是中共国时隔一年多后首次主动向美国询购小麦。此前一周,北京刚恢复购买美国大豆,被外界视为两国“贸易休战”的信号。

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国一家大型粮食进口商在周末就今年12月至明年2月装运的美国小麦进行询价。据AgResource公司报告,上周交易商对美国软红冬和硬红冬小麦表现出浓厚兴趣,被认为是“向美国释放善意”。市场推测采购量在24万至40万吨之间,但报告直言:“对中国而言几乎没有经济意义。”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共国自去年10月起未购买任何美国小麦。此次重新出手,被认为与中美峰会后的“互释善意”有关。

白宫周六发布事实清单称,美国总统川普习*近*平上周在韩国达成“历史性”经贸协议。根据协议,中共国将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2026至2028年间每年采购2500万吨;同时恢复进口美国高粱与硬木原木。白宫表示,这是“美农产品重返中共市场的重要突破”,将为美国农民带来巨大利益。

StoneX首席大宗商品经济学家Arlan Suderman指出:“奇怪的是,关于这笔交易的大部分细节都来自白宫,而中共官方保持沉默。他们既不否认,也拒绝证实。”这一“单向信号”被视为中美关系重新校准的象征。

芝加哥小麦期货盘中一度抹去早盘涨幅后迅速反弹。此前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出口数据中断,追踪难度加大。美国农业部现已恢复部分报告,并计划11月14日发布延期的全球供需展望(WASDE)。

彭博社同日报导,美国将暂停对中共国相关船只征收港口费,为期一年,该措施预计下周生效,被视为双方在海事争端领域“降温”的举措。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与农产品协议相呼应,显示贸易战核心问题正松动。

彭博社指出,北京此时重启小麦采购,正值国内小麦进口量暴跌。今年前九个月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至不到三分之一,库存压力陡增,粮食安全问题凸显。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认为,这场“粮食外交”背后隐藏更深算计:中共国以有限度采购试探华府态度、稳住物价与民心;白宫则藉农业突破缓和紧张,为后续谈判铺路。

市场人士总结:“这不是买麦子或大豆的交易,而是一场关于信号、信任与势力平衡的较量。”

(示意图)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104/230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