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事要发生?中共正在大量囤油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有大事要发生?中共正在大量囤油

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根据官方海关数据,2025年前九个月,中共国平均每日进口原油超过1,100万桶,超过沙特阿拉伯的日产量。其中约100万至120万桶被存入战略和商业储备。这波自3月起的采购热潮,源于油价低迷及俄乌战争导致的供应忧虑。中共国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石油消费的70%依赖进口。习*近*平多次强调“能源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为摆脱依赖,北京砸下数千亿美元推动国内开采与电动车产业,同时从受制裁国家购入廉价石油充实储备。

华尔街日报报导,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分析师叶林(Lin Ye)估计,中共国目前战略储备约4亿桶、商业库存约8亿桶,总储量达12亿至13亿桶,储存能力约20亿桶,仅使用六成。到今年年底将新增1.24亿桶库容。自2004年起,中共国在舟山、大连等地建有庞大地上与地下石油储备基地。

在美制裁俄油巨头Rosneft与卢克石油公司后,油价从每桶65美元回升。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迈克尔·海格(Michael Haigh)警告,若中共国停止购买,油价将暴跌至50美元出头。相比之下,美国石油储备徘徊40年低点,川普承诺补库但行动有限。俄方数据显示,67%的石油出口以人民币结算,仅5%以美元。中共国独立炼厂多以人民币交易,规避制裁,并扩大采购伊朗原油。

国际能源署预测本季度全球石油供应日均过剩370万桶,摩根大通估360万桶。欧佩克决定11月增产13.7万桶,并计划12月再次增产。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共国的持续囤油在全球油价疲软下形成支撑。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指出,北京此举不仅是能源安全考量,更是地缘博弈的战略布局。在美元结算体系被削弱、俄中以人民币交易为主的情况下,中共国利用廉价原油构建“能源版人民币圈”,既削弱美国能源主导权,也为未来潜在冲突预留“燃料缓冲带”。“中共国囤的不是油,是为下一场全球对抗预热的战略燃料。”

一艘油轮正在中国东部卸载进口的原油。图片来源:CFOTO/DDP/ZUMA PRESS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104/230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