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饥饿感,除了瘦下来,还有4个好处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美容瘦身 > 正文
保持饥饿感,除了瘦下来,还有4个好处

很多人减肥,是因为觉得自己胖了,衣服穿不下,照镜子没信心,拍照也只能躲在后面。但也有人控制饮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量。其实,科学上说“保持一点饥饿感”,还真不只是让人瘦下来那么简单。

真正懂的人,是在用这种方式调节身体、延缓衰老、增强精神状态。可惜,绝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少吃=瘦”,却忽略了这种节制背后隐藏的深层好处。

人要吃饱这件事,被当作一种天经地义的常识,但当“吃饱”变成一种随时随地都满足的本能反应,其实对身体并没有好处。过去很多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跟暴饮暴食关系太大。

反过来讲,如果能适当保持一点饥饿感,不仅可以防病,反而可能帮身体打开一种修复机制,让整个代谢和免疫系统都重新被激活。

很多人听到“饥饿”两个字会害怕,觉得那是折磨、是委屈自己。但这里说的“保持饥饿感”不是饿到发抖,而是指不要让自己每一餐都吃到撑、每隔两个小时就找零食吃,胃处在一个刚刚好的状态,这种轻微的空腹感,其实才是健康状态的信号。它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身体正在重新整理的表现。

1.改善代谢

代谢不畅,其实是现代人很多健康问题的根源。有数据就显示,超过70%的成年人在35岁以后代谢开始明显下降,体重上涨、精力差、皮肤状态差,大多数人归结为“老了”,其实和代谢下降脱不开关系。

而保持适度的饥饿感,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脂肪燃烧和内脏脂肪减少。一项发表于《细胞代谢》期刊的研究表明,轻断食可以让基础代谢提高5%到10%。这看似不多,但在长期生活中,差别就非常明显了,尤其是对减脂期的人来说,更是能帮一把燃脂速度。

2.激活细胞自噬,抗衰老

除了代谢,保持饥饿对细胞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这里有个概念叫“自噬”,它不是一个很新潮的词,但确实是身体里非常重要的机制。简单说,当人处在轻微饥饿状态,细胞会启动自我清理功能,把一些受损的器官、变性的蛋白质清除掉,相当于一次内部大扫除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正是因为研究这个机制,拿到了诺贝尔奖。自噬不但能清理细胞垃圾,还能减缓衰老进程、降低炎症水平,对防癌、抗衰老都有重要意义。有实验表明,适度饥饿状态下,自噬的效率会提高30%以上,而这正是保持年轻状态的关键。

3.提升大脑功能跟专注力

而现代人最大的困扰之一,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无论是刷手机太久、加班太累,还是信息轰炸太多,脑子总觉得不清醒。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大脑“累了”,而是吃太多让血糖波动大,脑部供能变得不稳定。

饭后犯困,很多人都有体会。这是因为血糖快速升高后,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能量分配偏向脂肪合成,而不是供给大脑。保持轻微饥饿的状态,大脑反而更清醒,有研究指出,在空腹3小时后,大脑中与专注力、判断力相关的神经通路活跃程度提高了17%,这让人在短时间内更加敏锐。

4.稳定食欲

还有一点被很多人忽略的,是关于食欲本身的稳定。暴饮暴食的人,往往不是因为真的饿,而是食欲紊乱。吃太频繁、吃太重口味的东西,让多巴胺机制变得异常,导致对食物越来越没有“满足感”,反而更容易陷入无止境的吃。

保持一点饥饿感,其实也是在重新训练大脑对“吃”的感知机制。就像之前有一个数据,日本健康促进学会的调查指出,习惯每顿都吃七八分饱的人,在半年内对高热量食物的依赖感下降了40%以上。换句话说,越是习惯让胃空一点的人,越不会被“吃”的冲动控制。

现在也有人说,控制饮食是“伤身”。但真的不是那样。伤身的是极端节食,是那种一天只吃一点沙拉的极端做法。而真正合理的“保持饥饿感”,是在人可以承受、还能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适当缩短进食窗口、减少暴食行为,让身体从“不断消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有些人尝试16:8轻断食,也有人只是晚上早点吃、宵夜不碰,就已经看到效果。不是每个人都要饿成皮包骨,而是要学会尊重身体真正的饥饱信号。

很多人一开始不习惯,总觉得空腹的时候没力气、心情差,那多半是因为身体早就适应了“过度喂养”。想要调整回一个平衡状态,不是一两天的事,但只要坚持几天,身体会开始适应,甚至更有精神。甚至有人反馈说,在调整吃饭习惯之后,连早起都变得轻松了。睡眠变好了,心情也稳定了。

从另一个角度讲,保持饥饿感,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掌控力。不是被食物牵着走,而是自己在决定吃什么、怎么吃。很多时候,一顿饭吃完的那种撑感,其实并没有让人更开心,反而有点疲惫。而吃得刚刚好,甚至轻微空腹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是向上的,清爽的,有余力的。这种感受,是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的。

现代人的问题,不是吃太少,而是吃太多太方便。冰箱一打开就是食物,手机一刷就是美食推荐。吃,变成了一种随手的消遣,而不是对能量的需求。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意识上的转变。让自己保持一点饥饿感,不是苛待自己,而是保护身体的一种方式。

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要控制饮食才算健康,但当越来越多的人被代谢病困扰、精神状态糟糕、食欲紊乱时,也许可以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太久没让自己真正“饿”过了。如果能勇敢地尝试一下,去感受那种“没吃太饱但又不难受”的状态,也许,身体和心情都会给出意想不到的回应。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小娅谈世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17/229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