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
包头钢铁厂的海报
草原上的牧马人
呼和浩特一对年轻朋友
路边的果蔬摊
奶牛场的管理人员
呼和浩特,远处停满了公共汽车,可能是一处车站,一位穿着绿军装样式的父亲,嘴里叼着烟,推着自行车在大街上行进,后轮处焊接了一个钢筋框,里面还装着他几岁的小女儿
青岛
海滨度假村
海滩上的游客和度假者
天主教堂
杂货市场里一名水兵在闲逛
一个修鞋摊位
上海
茶馆里的人群
地毯设计师
当年的“十一”,感觉拥挤程度不亚于现在
上海电视机厂的组装线
集装箱港口的工人们
两个女子抬着日本双桶洗衣机回家
街头的“黄鱼车”,当时搬家都靠它
穿着短裙的女孩
群众在体育场内购买股票
外滩一些看报纸的人
西餐馆收银台,那时菜肴基本不超过一块钱,冰淇淋咖啡只要五毛
上海一家宾馆的门卫
某企业挂着座右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一名社区大妈
正在爵士乐团伴奏下起舞的人
在人民广场上,一位老人身着厚厚的棉衣,手里捧着一只鸟笼,他正以慈祥的目光注视着鸟儿,近40年的光阴过去,老人如果在世应该是百岁了,希望他的儿孙能看到这张照片
在一处老街巷的店铺,门头上挂着“议价杂粮专柜”的条幅,一群大爷大妈提着竹篮子,正在排队准备购买柜台里的面包和面条,如果他(她)们还在世,应该都九十岁以上了
在一个梅蜜饯商店门口,柜台一左一右,趴着两个孩子,左边的女孩看着里面的零食,右边的男孩则在冷饮旁眼巴巴望着家里大人。左下角则是一个小男孩喝着冷饮,旁边的奶奶垂着腰看着他,温馨的场景就此凝固
在人民广场,上海的老百姓一家人来此游玩,周边的建筑仿佛是回到了民国时期
在一所学校里,学生们正在操场上做着广播体操,看他们的动作,很像是扩展运动
绍兴
市场里堆积的黄酒容器
女工拿着托盘和一排瓷杯
沈阳
街头的音乐海报
骑摩托的青年,当时非常拉风
酒吧里的服务员
商场橱窗显示了当时倡导的中国家庭标配
香港
电视商店
电影海报和排队观影的人
香港街头的年轻女性
九龙的购物区
九龙和港岛之间的水域
广州
这是在入住的酒店高处俯拍,空地上大约是公共汽车停靠站,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涌来,马路对面的建筑工地是1980年奠基的广州花园酒店,四十年过去,早已是高楼大厦林立的巨变
街头玩轮滑的年轻男女
小朋友在船上看书,那是当时最流行的连环画
位于越秀区的光孝寺大殿内,奶奶带着孙女前来祈愿拜佛,老人虔诚地叩首,一旁的小女孩看着奶奶,小手也做出了合十的动作,笑容极其可爱
在郊外的一所农村小学内,孩子们正在上课,从他们桌子上摊开的课本来看,应该是语文课
一个大家庭里,父母和五个孩子围在一起吃饭,桌子上只有三盘菜,兄弟姐妹多的中年读者们看到这一幕一定非常熟悉
昆明
四个男孩子,在滇池岸边的一处河渠,分工合作捕着鱼,蓝天白云下,滇池的水清幽幽,那是他们最快乐的童年
在一处电影院附近,外墙上是巨大的海报栏,上面分别是《大清炮队》、《湖畔奏鸣曲》、《春寒》、《两宫皇太后》四部电影的海报,路边两位骑车的男子正侧身看着,左边是一幅“丽江窖酒”的广告,不知道四十四年过去,此酒是否还在
西安
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大妈,在两棵树中间,摆起了修鞋摊,一个大木箱放在一个盘车中,装满了她的谋生工具,一个男顾客坐在凳子上等候
在街头的林荫道上,小人书摊主拉起了棚子,摆放着着各种各样的连环画,青年和少年们驻足观看,有人已经付过钱蹲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想必这一幕一定勾起了众多中年读者朋友们的回忆
在西安的某处路口,阳光暖人,行人众多,路旁停着不少自行车,一位穿着花棉袄的女子挎着系红围巾的女子,两人往前走去,还有几位老人在临街的窗下晒太阳,整整四十年光阴,转瞬即逝,照片中年纪大的可能都已经不在了
经过一个小弄堂的门前,拍摄者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板凳上写着作业,虽然没有留下正面的照片,但是这一幕肯定勾起了不少中年读者的儿时记忆
在兵马俑的景点前,摆摊的商贩是几位女子,她们拿起本地制作手工艺品,向前来的外国游客卖力地展示着
拉萨
街头的一个女商贩,手里拿着东西正送入嘴里,她的面前摆放着爆米花、鸡蛋、水果、香烟、杯具、草帽等日用品
武汉
在武汉钢铁厂内,一位青工穿着红背心,手里提着工作服,正走在路上,旁边的大幅海报绘制着“做国家主人、当四化先锋”的内容
重庆
这张照片刚好拍到了一辆缆车正从对岸驶来,此时的长江索道才竣工不久
近四十年前的重庆,依山而建的房屋仍然有着过去的影子,层层叠叠的民居,高低错落,上上下下的台阶是主要的道路,山城的面貌就此定格
九江
在车站的广场内,候车的旅客三三两两,有的坐着地上打牌,有的站在一起聊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急着跑往前方,一位穿着喇叭裤的男子正看着她
扬州
在瘦西湖的景区,两位女子站在圆门处,摆弄着照相机,远处的五亭桥清晰可见
乐山
岷江之水,静静从大佛面前流淌,一位男子划着小舟经过,其身后的大佛仪态庄严,很多游客在大佛的脚上玩耍
合肥
阳光从树梢间洒下,在合肥市五金工业公司的门前,一位男子摆起了裁缝摊,他将软尺挎在脖颈上,手里拿着竹尺在量着布匹,旁边的顾客在旁等候着
大同
在火车站的铁轨上,停靠着一辆从北京经包头开往银川的火车,旅客们正在各个车厢上下,戴着蓝帽子的是铁路工作人员,这样的绿皮车如今也越来越少见了
景德镇
在街道的一处简易“便民昼夜小吃部”前,一群当地百姓看到外国摄影师很是好奇,他们大多人都是露出真诚友好的笑容,从他们的精神面貌,我们仍然看到了那个淳朴年代的美好一面
曲阜
在这座历史名城,前方的城楼见证了古朴的历史,左边的高楼和右侧民居是新与旧的对峙,当地的百姓们,慢悠悠走在道路上,临街人家还养着鸡,也是悠哉游哉的样子,平淡的生活,永远凝固在这张旧影中
厦门
在鼓浪屿的沙滩上,海浪泛起白色浪花,四位少年,并排坐在沙滩上,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悄悄话,似水流年的岁月,早已成为锋利的杀猪刀,将他们统统变成了成熟的中年人
福州
在一处景点的高处,三个孩子在一起,他们看到了拍摄的外国人很是好奇和开心,其中绿衣孩子和坐在水泥垛上孩子,一人捧着筐,一人挎着盘子,手里还拿着剪子,不知道是做什么
抚顺
在煤矿宿舍区,房子建得整整齐齐,低矮的平房家家都竖起了高高的烟囱,巷子口两个小男孩奔跑着,后方一位老奶奶和邻居看着他们,虽然居住条件不好,但是这样的烟火气息却永远留在他们的回忆里
苏州
在古城的一条水巷,早晨时分,左边的临街房屋,一位大妈正在晾晒洗好的衣物,伸出的石条构成了灵巧的石阶,水波荡漾,正是前方的一位洗衣人在水里摇动着衣物,江南水乡的宁静和淡泊令人向往,可惜今日已然失去此般的生活气息了
洛阳
在龙门石窟景区附近,游人络绎不绝,一位当地小男孩,戴着绿色的帽子,手里牵着一头牛,拉着货物,回眸看着拍摄者的眼神,特别暖人可爱
兰州
放学路上,两个小学生玩起了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左边的男孩头上套着一个竹篓,右边的孩子则托着他的书包,竹篓上还插着一把木头剑
长春
艳阳高照下的长春街头,一辆有轨电车停靠,人们正准备上车,车头前有三人在攀谈,右方的店铺高挂着“汉口旅社”的招牌
秦皇岛
海滩旁,一位戴着短草帽的当地人,靠着自行车,白色的箱子写着“冷食”的字样,右边一位胖胖的游人手里好像拿着贝壳,在细细观看
阳朔
春天的阳朔,阳光普照,街头转角处的二楼,是那个时代“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的宣传牌,三个年轻女孩推着崭新的自行车,正在分享着买来的雪糕,长长的大辫子是她们最喜欢的发型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火车站,站前马路上人来人往
绿皮火车
当年的火车餐饮,要么自带,要么靠站台上小贩兜售
硬座车厢的乘客们
卧铺车厢,一位年轻害羞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