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最近事务繁忙奔波劳碌,经常是一天顾不上喝一杯水。上周,他发现自己尿颜色加深,同时伴有尿道痛、排尿量减少等症状,急忙来到深圳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就诊,经化验检查医生告诉他,他出现了血尿,这与喝水太少有直接关系。
由于劳累过度会使人的免疫力处于低下状态,而喝水太少导致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泌尿道清除局部细菌作用减弱出现尿路感染,尿路的炎症又破坏了局部微血管完整性,进而导致血液外流至尿液中。
深圳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张宝林专家介绍说,喝水太少还易导致泌尿系结石,这也是出现血尿的主要因素之一。血尿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泌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它也可以由泌尿生殖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引起,又可以是某些内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在血尿的背后,隐藏着其他多种疾病,比如肿瘤、肾脏炎症等。因此,对血尿必须加以重视。
专家解析:警惕泌尿系肿瘤引发血尿
正常人在一般饮食、生活和活动的情况下,尿液中没有红细胞或个别情况下偶然出现极微量的红细胞。如果尿内红细胞异常增多,也就是小便中的血液量超过正常量即为血尿。如果肉眼看起来小便呈血样或洗肉水样,这就称为肉眼血尿。在尿液常规检查时,如在显微镜下一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或等于3个,而肉眼不能觉察的称为显微镜下血尿。
张主任说,发现红色尿后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到医院检查分清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有些药物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黄钠、利福平、酚红等,需与真性血尿区别。引起血尿的原因有许多,大致包括以下情况:
泌尿系统疾病:95%以上血尿是由于泌尿系统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肾囊肿、结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结核、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及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肿瘤)最为多见。
全身性病症:如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心力衰竭、败血症、维生素C及K缺乏、高钙尿症等。
物理化学因素: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毒物、运动后、水摄入量过少等。
在检查中,为了明确病因,确定血尿发生的部位十分重要,尿三杯试验可以初步了解血尿的来源。方法为取3只杯子,在一次小便中,第一杯取前段尿,第二杯取中段尿,第三杯取后段尿。如第一杯为血尿表示血来自尿道;第三杯血尿为终末血尿,病变多在膀胱或后尿道;第一杯、第二杯、第三杯均呈血色即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或在膀胱以上的泌尿道。当然,要最终明确血尿是由哪种疾病引起的,还要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X线及CT检查,必要时要进行肾脏的活组织穿刺等检查才能确诊。
张主任特别强调,目前,泌尿系肿瘤呈多发趋势,而作为重要信号的血尿却常常被忽视。有的人把不太明显的血尿当作上火,以至延误治疗。更由于有些血尿在显微镜下才能被发现,因此定期检查尿常规就成为一种重要防治手段。
专家提醒:中老年一年查两次尿常规
张宝林主任认为,要做到对引起血尿的泌尿系疾病的早期防治,除了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应每年定期检查。
如发现尿液异常,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
饮食上要少吃盐、适量多喝水、不暴食。日常生活中做到不憋尿。食盐量大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而如果一次吃过量的动植物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尿酸及尿素氮会增加肾脏的工作量;每天喝充分的水并随时排尿,可避免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
要坚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避免感冒,戒烟,适量饮酒。当喉咙、扁桃腺等有炎症时,立即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避免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应密切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
张宝林专家介绍说,尿液是人体重要的排泄物,血液中的各种代谢废物和多余物质主要通过尿液排到体外,尿液成分的变化,不但反映肾脏情况,也反映身体其他脏器系统的功能变化。因此,尿液检查是窥视身体健康的信号灯,其重要性毫不亚于血液检查。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吸烟、酗酒、接触化工原料的人,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蛛丝马迹,健康人也需要一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
[稿源:39健康网]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428/84828.html
相关新闻
很少人敢提!中共高官披露神秘事件 叶剑英当场认可(图) 狠打脸习*近*平美梦!俄媒连发2文嘲笑(图) 精准一步到位 一图看到未来(图) 中共大学色色的!思政课讲座 惊现18禁画面(图) 被川普提名:一名网红医生如何打入政界?(图) 科学家发现红肉与癌症之间的关联机制(图) 为什么有的人每天一包烟,活到 90 也没得肺癌?(图) 宇航员瘦脱相,被要求日吃5000卡,还有仨月才能回家(组图) 这3种“假肉”都是人工合成的 很多人可能常吃(组图) 37岁副教授英年早逝 今年刚确诊(图) 营养佳品还是致癌杀手?终于有了答案(图) 不锈钢平底锅“20年没坏”达人授4技巧 不沾黏又健康(图) 12个很火的健康误区 你被套路了吗?(图) 想知道身体几岁 单脚站立时间测得出 吃得少可以延长寿命 但也有隐患(图) 长期不喝酒的男人 身体都怎么样了 常年做这类工作的人,更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组图) 促进大脑健康首选食物是它!哈佛专家揭“三大好处”(写图) 巧克力的健康神话:从禁忌到良药(图) 罕见一锅端!泄露习健康秘密?(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