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淀粉”你就避之唯恐不及?其实,并非所有淀粉都会让人发胖,家医科医师李思贤于脸书分享,关键在于选对种类,“慢淀粉”反而更能稳定血糖、减少饥饿感,还能延缓老化。他在众多全谷类中,特别指出“黑米”的健康功效惊人,不仅从代谢层面调整体内环境,帮助控制体重与延缓老化,甚至抗氧化力比蓝莓更威猛!
淀粉消化分快慢!医:影响血糖飙升的关键
李思贤医师指出,淀粉可分为“快淀粉”与“慢淀粉”两类。快淀粉指的是像白饭、白面包,容易被迅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在短时间内飙升很快的类型。这时候胰脏为了控制血糖,需要大量分泌胰岛素,长期下来容易造成胰岛素阻抗、疲倦与饥饿感都增加。
至于慢淀粉则是如糙米、燕麦、黑米等,纤维含量高、葡萄糖释放缓慢,吃进这类淀粉能量释放持久、饱足感更久、血糖维持稳定,也进而降低暴食与体重上升的风险。
美国前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局长、医学博士 David A. Kessler在《Fast Carbs, Slow Carbs》一书中也指出,快速碳水化合物是现代肥胖与代谢混乱的主因;相对地,慢速碳水化合物能改善血糖控制、促进饱足感,是维持健康饮食的关键。
黑米:能控血糖、抗老化的“慢淀粉之王”,抗氧化比蓝莓更强
也就是说,选对慢淀粉可能就是控血糖、抗老化的重要对策!而在众多慢淀粉食物,李思贤医师特别分享“黑米”的稳血糖与健康功效。
最主要与淀粉结构有关。原来,黑米含有较多直链淀粉,分解速度慢、升糖幅度低,黑米保留了糠皮与胚芽,膳食纤维含量还高出白米五倍以上,这些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稳定血糖,同时提升饱足感,对体重管理极具帮助,而黑米的升糖指数(GI值)大约在42至50,属于低GI食物;相较之下,紫米或糯米以支链淀粉为主,吸收快、血糖波动大。
此外,黑米特别富含“花青素”,这种天然抗氧化物能中和自由基、减少慢性发炎,甚至保护眼睛、改善肠道菌相。研究指出,黑米的抗氧化力甚至超越蓝莓,能有效保护心血管并延缓皮肤老化。
黑米料理营养不流失、好吃又好吸收
黑米的健康价值极高,但如果以一般煮白米的方式烹调,很容易煮出过硬或不熟的米饭,到底黑米要怎么煮才美味?以下分享4招容易上手的煮饭步骤!
【基本黑米料理撇步】
黑米与水的比例约为1:1.2至1:1.5,可依个人喜好调整。
浸泡能让黑米充分吸收水分,缩短烹煮时间。
电锅煮法,外锅水量约为内锅水量的1.2倍;锅子煮法,先以大火煮滚,再转小火慢煮约30-40分钟,直至米饭熟透。
煮好后,不立刻开盖,让米饭在锅中焖10-15分钟,使米饭更香Q。
知名料理老师蔡季芳(阿芳老师)则在节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秘诀,建议洗黑米动作要快,水量依米量等比增加,浸泡约20分钟即可。如果不习惯直接吃黑米,也可以将黑米与白米以1:4比例混煮,既能保留营养,又能维持白饭的软Q口感。
【黑米饭团食谱】
黑米饭团搭配适量油脂与蛋白质,不仅能延缓血糖上升,也能增加饱足感,是比传统白米饭团更健康的选择。李思贤医师也认为,搭配鸡蛋、鱼肉或少量橄榄油,可让血糖变化更平稳。若将煮熟的黑米冷藏后再食用,部分淀粉会转为抗性淀粉,对血糖控制更有帮助。
利用煮好的黑米饭,趁热拌入少许植物油(只需让米粒能黏合即可)。
依个人喜好加入配料,如葱蛋或鲑鱼。
使用保鲜袋与纸巾垫底,将米饭压成三角形或圆形,方便携带又有饱足感。
要注意的是,黑米的膳食纤维与植酸含量高,若平时较少摄取全谷类,突然吃太多可能出现胀气或肠胃不适,别因为黑米健康就暴饮暴食,建议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