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慢性肾友说:“我现在食欲很好,什么都吃得下,可是肌肉怎么越来越少?”其实,不是你吃得不够,而是有两个关键原因在捣蛋。
为什么慢性肾友吃得多,肌肉却愈来愈少?
一、身体正在悄悄发炎
随着肾丝球过滤率下降,除了尿素氮,其他尿毒素(像是色胺酸代谢后产生的吲哚硫酸盐 Indoxyl sulfate)会在体内堆积,引发低度慢性发炎。
你可能没发烧,但这种发炎会让身体偏向“分解”蛋白质,而不是“合成”肌肉。抽血若发现 CRP或 IL-6升高,就代表处于不利于肌肉生成的状态。
二、高生物价蛋白质吃得不够
许多肾友怕吃肉会伤肾,改吃大量淀粉或植物性蛋白(像面筋、烤麸),表面上“吃了很多肉”,实际上,高生物价蛋白质比例太低!
【高生物价蛋白质(如鱼、肉、蛋、乳制品、大豆)】
含有足够的必需氨基酸
能有效合成肌肉、减少尿素氮产生
那该怎么吃才对?
蔡营养师建议如下:
1.蛋奶素者:
全蛋、低脂奶类、原味优格,奶制品磷吸收率高,建议定期追踪血磷(3.5~5.5 mg/dL)
2.全素者:
板豆腐、黄豆、植物蛋白粉(像碗豆蛋白)
搭配白饭、适量坚果,有助氨基酸互补
3.一般慢性肾友
鸡胸肉、瘦猪肉、牛肉、鲷鱼、鲑鱼
蛋与乳品视病情评估频率,注意磷摄取过量风险
磷摄取过多→易导致高副甲状腺血症与肾性骨质病变。慢性肾友常见的“蛋白质-能量耗损症候群(PEW)”,不是热量不够,而是蛋白质吃错了!
【建议】
在热量足够前提下,每日蛋白质摄取,高生物价来源建议占60%。简单来说,如果你一天吃5份肉类,建议3份肉类是高生物价蛋白质
定期抽血追踪发炎指标,搭配饮食、肌力训练,才能有效养回肌肉,强化体力,减少肌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