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后慎防四大癌病侵扰!行医40年女医师秘传4招排废、防癌、降血压健康养生☀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年后慎防四大癌病侵扰!行医40年女医师秘传4招排废、防癌、降血压

65岁的日本小儿科医师久持圣子投身医疗超过40年,天天从早到晚在诊间为病患奔波,甚至还要参加会议与其他工作,究竟是什么秘密,让她能始终电力充沛、精神饱满又健康?她不藏私地分享,答案就在饮食与生活习惯,尤其随着年龄增长,懂得补对营养素、吃对食物,更能预防骨松、癌症等四大健康问题的侵扰。

1.【骨质疏松、肌少症】长生必备营养素是蛋白质&钙质

年纪增长,饮食习惯也要跟着进化。久持圣子医师提醒,从年轻时养成啃面包、吃饭团充饥的习惯如果维持到中年后,恐怕很快就出现营养缺口,特别是蛋白质与钙质,这2大营养素最容易不足,却又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蛋白质:是肌肉、血管的主要原料、预防肌少症的关键。但含有高蛋白质的食材,例如肉类、鱼类通常需要费工烹调,很多长者往往懒得煮。

钙质:除了稳固骨骼与牙齿,还影响肌肉收缩与神经传导。偏偏随着年龄增长,消化吸收力下降,加上女性停经后荷尔蒙减少,钙质更难进入骨头,骨质疏松的风险自然提高。

久持圣子医师建议大家,日常一定要记得把牛奶、乳制品、小鱼、小松菜等营养食材排进菜单,忙碌的日子里还可以善用鱼类罐头,像是意大利面拌鲭鱼罐头,有蛋白质又有钙质、DHA,再搭配川烫小松菜,补充维生素C及铁质,轻松打造方便又营养的一餐。

2.【乳癌、大肠癌】中年后要防癌,少吃油炸食物和奶油

乳癌是中高龄女性要特别留意的癌症,好发高峰约45-69岁之间,也因此许多专家建议,35岁、40岁后,除了基本的理学检查外,也可以定期做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摄影检查。

至于日常预防,少吃高脂食物可说是饮食的基本功。久持圣子医师提醒,常常吃炸鸡、肥肉、香肠、培根、奶油、蛋糕这些高脂肪或加工食品,很容易增加乳癌风险,通常直接完全禁止会让人压力太大,试着“聪明替换”就能透过选择找出更健康的饮食方式,例如:

下午茶吃点心,以坚果取代奶油蛋糕

小酌一杯的聚会,以富含抗氧化多酚的红酒为首选

喝黑咖啡搭配肉桂,帮助血糖控制,取代冲泡三合一咖啡

肠癌是台湾癌症发生率排序第二的癌症,同样也是久持圣子医师相当留意的疾病,为了减少大肠癌风险,她相当重视膳食纤维与发酵食品,改善肠道环境。其中,她特别喜欢纳豆与泡菜,泡菜富含乳酸菌、纳豆则含有寡糖能作为好菌能源,再加上两者都是发酵食品,一起吃可以更放大健康效果。

3.【血液滞留代谢差】正确姿势与呼吸,循环通畅、稳定自律神经

饮食之外,久持医师也强调姿势与呼吸的重要性。尤其现代人常久坐,会让血液循环不良,甚至牵连骨骼与肠道功能,因此要养成时不时“起身动一动”的习惯。

而呼吸更是不能忽略,许多人呼吸浅,导致身体难以取得充足氧气。疲倦时做几次深而缓慢的呼吸,就能帮助稳定自律神经、改善血流,让氧气与营养送达全身,还能顺便排走代谢废物。

4.【血压高】停经后注意,早晚一杯水降血压、722量血压法

年纪渐长,血压管理也成了必修课,尤其女性停经后更容易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久持医师提醒,最好起床后、就寝前2小时内喝一杯水,促进体内盐分、水分排出,调整血液水分,同时一定要养成定期量血压的习惯。国健署也推广“722”量血压正确方式,包含“7”连续七天量测、“2”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两遍,清楚掌握血压变化,及早发现异常。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