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世的8道名菜,菜谱流传千年,至今还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饮食文化☀阿波罗新闻网
新鲜事 > 饮食文化 > 正文
苏东坡传世的8道名菜,菜谱流传千年,至今还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

提起北宋文豪苏轼,人们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形象?是那位文采斐然的文学家,是写下大江东去的豪放派词人,还是那个走到哪吃到哪的美食家?这位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传奇人物,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丰富多彩的创作,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年少成名,二十出头便高中进士,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他的诗词文章传诵一时,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堪称全才。然而与他在文艺领域的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坎坷的仕途。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趣谈:弟弟苏辙为了能有机会搭救屡遭贬谪的兄长,发奋图强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之职。

在政治漩涡中,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屡遭打击,最严重时因乌台诗案被关押四个月。但这位豁达的文人并未被命运击垮,反而在贬谪生涯中展现出惊人的乐观精神。他每到一处,都以诗文寄情,以美食慰藉,不仅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更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东坡菜系,被后人亲切地称为大宋第一美食家。

让我们走进苏轼的美食世界,探寻那些流传千年的东坡名菜。在黄州贬居期间,生活拮据的苏轼发现当地猪肉价格低廉到价贱如泥土的程度。这位精明的美食家便买来猪肉,切成方正块状,用文火慢炖,佐以酱油等调料,烹制出色泽红亮、酥烂入味的佳肴。他不仅自己享用,更乐于分享:在徐州任职时以回赠肉馈赠百姓;治理西湖时又将这道美味分发给民工。百姓们品尝后赞不绝口,亲切地称之为东坡肉。如今这道名菜选用上等五花肉,经过爆油焖烧,成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成为中华美食的代表作之一。

黄州豆腐也是苏轼的心头好。他在住所周围种植黄豆,亲自研磨豆腐,并创新性地将豆腐切块后裹上特制面糊(加入鸡蛋和多种香料)油炸至金黄,再与蔬菜同炖。这道东坡豆腐色香味俱全,成为他待客的招牌菜。现代做法更加丰富,常加入火腿、冬笋等食材,汤汁浓郁,风味更佳。

苏轼的美食版图不仅限于黄州。在邻近的罗州,他迷上了当地蕲菜(芹菜),创制出春鸠脍——将斑鸠胸肉切丝与春芹同炒,野味的鲜美与蔬菜的清爽相得益彰。如今我们可以用鸽子肉替代斑鸠,同样能还原这道千年美味。

被贬杭州期间,苏轼将目光投向了西湖鲤鱼。他独创的五柳鱼(因鱼身切五道柳叶形刀痕得名)做法考究:鱼腹塞入白菜心,配以葱姜酒酱焖烧,最后点缀橘丝。这种烹制方法使鱼肉入味而不散,至今仍是杭帮菜的代表。

说到解馋美食,不得不提东坡肘子。传说其夫人王弗一次不慎将肘子烧焦,情急之下多加调料补救,反而创造出意外美味。如今眉山的东坡肘子耙而不烂,已成为当地特色。

在陕西凤翔任职时,为消暑开胃,苏轼发明了东坡凉粉:将扁豆粉熬制冷却后切条,拌以盐醋辣椒,清凉爽口。而东坡饼的诞生更富戏剧性:一次夜棋后,困倦的小和尚将剩面炸过头,却意外成就了这道外酥内软的名点。

最令人称奇的是苏轼在惠州发明的羊脊骨吃法。当时作为罪官的他只能买别人不要的羊骨,经小火慢烤后竟吃出蟹肉风味。如今我们享用羊蝎子时,或烧烤或炖煮,那从骨缝中嘬肉的乐趣,正是传承自这位美食家的智慧。

据统计,与苏轼相关的美食多达66道。这位走到哪吃到哪的文豪,用他的乐观与创意,将中华饮食文化提升到新的高度。若要选择一位历史名人共进晚餐,李白太过飘忽,杜甫略显沉重,唯有苏轼最合适——虽然要提防他半夜邀你赏月,但能与他共享美食,谁又会拒绝呢?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吴莉亚

来源:阡陌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