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知名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 民忧国产药效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多款知名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 民忧国产药效
近日,中共国家药监局公众号显示,多款知名进口药告别中国市场,多个“明星”药物注销,引发关注。网友直指,医保集采压价太低,原研药被驱逐,仿制药、昂贵的中成药进入医保,治疗效果明显下降。

图为示意图。(Loic Venance/AFP via Getty Images)

近日,中共国家药监局公众号显示,多款知名进口药告别中国市场,多个“明星”药物注销,引发关注。网友直指,医保集采压价太低,原研药被驱逐,仿制药、昂贵的中成药进入医保,治疗效果明显下降。

10月15日晚,国家药监局公众号显示,注销费卡华瑞的氯雷他定片等80个药品的注册证书,意味着这些药品后续将停止生产销售等行为。这80个药品中,超过一半是外资公司的产品。

依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具体目录,这80个药品的注销情形均为“依申请注销”。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80个药品中,有一系列来自外资药企或是中外合资公司的产品;按照注册证数量粗略估算,此次注销的产品中超过55%的是外资公司的产品,剩下为本土公司产品。

注销名单中还出现了一些商业规模较大的肿瘤治疗领域用药,例如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据名单,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国药准字H20013334)选择了依申请注销。

在火爆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领域,已有退局者。赛诺菲注销了多款不同剂量的利司那肽注射液。该产品是由赛诺菲旗下的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物。

报导说,一些罕见病药物的注销再次印证了药品商业化成绩对其命运的影响力。全球唯一获批用于治疗黏多糖贮积症IVA型的特效药唯铭赞于2019年在中国上市,但其进口药品注册证于2024年5月20日到期,且药企BioMarin将不再为这款产品续证。依据当前公告,BioMarin已注销此产品。

报导提到,近些年,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国家药品谈判等政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本土公司快速发展,跨国药企在华的发展战略面临调整。这其中,一些知名进口药的命运时常引发关注。

大量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事关民生健康问题,引发网络关注,民众担忧国产药药效的同时,抨击药品采集制度弊端严重。

微博大V“弗虑弗为”说,“说个实例吧,我姑姑吃降压药,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以前是原研药洛汀新和波依定,现在医保开不出来了,改吃开出来的仿制药,血压控制大不如前,波动大,而且整体血压水平明显比以前高。我前两天让她还是要吃原研药,自费也要吃。起码,在用医保开廉价仿制药和高价中成药之外,能让老百姓在市场上始终可以自费买到原研药吧。”

网友跟帖说,“我家人去医院,也是开不到络活喜了,医生说仿制药效果还是有差距,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自费去外面买络活喜。”“我同学的命,就是进口化疗药救的。”“去年三甲眼科,过敏性结膜炎,想开原研眼药水,主任说,不让进了,给我开仿制用,说如果效果不好你再去药房买原研药。”

“我娃吃的某个药,现在不是退出医保的问题,是直接退出中国市场了。”“最怕的就是这个,市场不足以支撑生产的时候,退出是必然。”

也有网友表示,进入医保的中成药价格不菲,“原研药被驱逐,大量昂贵的中成药进医保。”“你说原研药贵,老百姓用不起我理解,中成药也不便宜啊,而且很多一吃差不多就半盒。疗效嘛?我觉得是安慰剂性质吧。”

更有网友直指官方采集制度不合理,“不进医保,销量会很低,利润几乎就没有了。主要还是医保集采压价太厉害。”“个人觉得,现在的集采制度,过于强调必须低价中标,且后续监管未能及时跟上,导致出现中标的仿制药,效果明显不如原研药,建议价格不宜以最低价为基准,而应考虑行业平均价格,适当下浮,同时中标厂家不应只有一家,应多提供几家备选。”“劣币注定会驱逐良币!”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22/229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