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丰盈,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内心丰盈,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深以为然。

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却感到内心空虚。我们追逐外在的成就,满足物质的欲望,却常常忽略了内心的滋养。

殊不知,真正的富足,从来不是外在的拥有,而是内心的丰盈。

内心丰盈,是精神的独立

人之一生,难免会遇到孤独的时刻。朋友会疏远,亲人会离开,爱人会走散。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心,孤独便会成为难以忍受的煎熬。

内心丰盈的人,能够与自己安然相处。他们不需要依靠外界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也不需要借助他人的陪伴来驱散寂寞。

李白在孤独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寂寞化作诗意;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孤独中寻得真意。

他们的内心足够丰盈,所以能够在孤独中自得其乐,甚至创造出流传千古的作品。

内心丰盈,是处变不惊的从容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故:事业的挫折,感情的失落,亲人的离去......

内心贫瘠的人,遇到变故容易惊慌失措,一蹶不振。而内心丰盈的人,则能够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却能够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诗句。他的内心足够丰盈,所以能够在逆境中保持豁达,甚至将苦难转化为创作的源泉。

杨绛先生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后,依然能够潜心著述,整理钱钟书的手稿。她在《我们仨》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份淡定与从容,正是源于内心的丰盈。

内心丰盈,是知足常乐的智慧

现代人总是不满足,有了房子想要更大的房子,有了车子想要更好的车子,有了地位想要更高的地位。我们总是在追逐,却很少停下来欣赏已经拥有的。

内心丰盈的人,懂得珍惜当下,知足常乐。他们不会盲目地与别人比较,也不会无止境地追逐物质。

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快乐,不是来自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来自内心的丰盈。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多,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他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

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正是内心丰盈的体现。

内心丰盈,是持续成长的动力

内心丰盈的人,永远不会停止学习和成长。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充满渴望,对生活充满热情。

相反,内心贫瘠的人,往往固步自封,拒绝改变。他们满足于现状,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也不愿意挑战自己。

歌德说:"人应该每天听一首小歌,读一首好诗,看一幅好画,如果可能,说几句有道理的话。"

这就是内心丰盈的生活方式——不断地汲取精神的营养,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丰富。

如何让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

多读书,与伟大的思想对话。书籍是滋养心灵最好的营养品。

多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独立思考。

多体验,丰富人生的经历。旅行、艺术、运动......都是丰富内心的途径。

多分享,在给予中获得充实。帮助他人,分享快乐,会让内心更加丰盈。

丰盈的内心,是人生最好的伴侣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为幸福在于得到什么:得到财富,得到地位,得到爱情。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才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成为什么。

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财富可能会失去,地位可能会改变,爱情可能会消逝,但丰盈的内心,却永远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力量,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快乐。

愿你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滋养自己的内心,成为一个真正丰盈的人。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巷尾说书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18/2292938.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