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4日下午,高市早苗在第二轮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击败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小泉进次郎。此次总裁选举的直接诱因,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年中的选举中成为参众两院的"双少数政府"。在党内的逼宫下,石破茂不得不宣布辞职,以承担败选的政治责任。
大部分舆论在选前更看好小泉进次郎,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高市早苗在第一轮就展现出基层民意的强大支持。在麻生太郎的及时跳船下,高市早苗当选为新一届自民党总裁。
高市早苗的当选,意味着岸田文雄时代以来的温和中立宣告结束;也宣告自民党上层的精英思路破产。正如特朗普在2016年赢得共和党初选一样,自民党的基层支持者也发出来自己的明确信号:日本自民党需要的是安倍晋三;如果没有安倍晋三,那么就需要安倍晋三路线的继承者高市早苗。
一、为什么会举行总裁选
在今年年中的选举中,石破茂率领的自公联盟失去了多数席位。这使得其政府陷入到了完全的少数政府地位。按照惯例,首相大多会辞职以承担败选责任。但石破茂阵营认为,本次败选的原因不在于石破茂本身,而是选民对自民党派阀政治和统一教会关系的不满。这种背锅论成为了石破茂拒绝下台的原因。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论调。自民党各府道县党部显然有很多不同意见。不少基层党员强烈表达了要求石破茂下台的意愿。这导致自民党内部出现了自下而上的逼宫局势。越来越多的党部宣布将对是否支持石破茂进行投票。
这种基层压力也传导至自民党上层,导致上层态度都愈发分化。最终除了林芳正等少数死忠外,石破茂政权内部的关键人士也纷纷跳船。大势已去的石破茂不得不宣布自己将辞去职务。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媒体很快将焦点集中在小泉进次郎和高市早苗两人身上。在去年的总裁选第一轮中,高市早苗就以181票位居第一;石破茂以154票位居第二;小泉进次郎以134票位居第三。在第二轮选举中,小泉选择支持石破茂。石破茂最终以215票战胜高市早苗的194票。
当然石破茂的胜利也与自民党的总裁选举方式有关。自民党的总裁选举采用二轮制。在第一轮选举中,自民党采用所谓的议员票加党员票的方式进行。其中议员票为自民党参众两院的总人数295票,相应的党员票也为295票。具体计票方式则是将党员投票集中统计后,按照道特方法(一种计算加权数的模型)将党员实际的得票数按比例分配为295张党员票。如果没有人超过半数,那么第一二名将进入第二轮选举。
然而在第二轮选举中,自民党的选举规则发生了变化。决选的结构赋予国会议员票更大的权重,也就是295张国会议员票,加上47张都道府县支部代表票。所以第一轮选举往往更反映出基层党员的民意,而第二轮选举则更反映出自民党上层的意愿。
由此可见,高市早苗在去年的选举中已经获得了基层党员的大部分支持。只不过由于第二轮的结构性不利,她以微弱优势输给了更为建制化的党上层。
在本次选举中,即便对于小泉进次郎的草包程度心知肚明,不少自民党中道派依旧将希望寄托在了小泉进次郎之上,希望他能够复刻去年的胜选方程式,在第二轮中将高市早苗拉下马。事实也是如此。在本次第一轮选举中,高市早苗以183票位居第一,小泉进次郎以164票位居第二,石破茂路线的继承者林芳正以134票位居第三。
但是与上次不同的是,高市早苗在基层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根据选后的情况统计,她在一共47张都道府县支部代表票中获得了36张代表票,直接与小泉进次郎拉开了25票的差距。相比之下,石破茂在去年的都道府县支部代表票中获得了26票,反过来压制了高市早苗5票。这显然说明,在本次选举中,基层党员展现出对高市早苗强烈的支持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前首相,同时是长期副首相的麻生太郎再次开启了政治豪赌,指示本派阀在第二轮选举中支持党员票第一的候选人。这一政治信号迅速引发自民党内部的化学反应,包括岸田派在内的不少成员也都选择跳船,毕竟没有人想要站在输的一方。小泉进次郎的情况也急转直下,高市早苗以185票对156票的成绩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
二、高市早苗当选意味着什么
毋庸置疑,高市早苗的当选,意味着自民党基层非常不喜欢岸田文雄政府以来的自民党政府中道化政策的表现。当国会中的自民党议员将这种中道化视为获取在野党支持的优点时,自民党的基本盘却将其视为对保守运动缺乏忠诚的表现。
小泉进次郎本人就是最典型的表现。他经常会宣扬一些口号性的政策,比如支持日本夫妻不同姓,以及在LGBT和移民问题上奉行更为开放的政策;这无疑与自民党基层的保守理念完全相冲。
与小泉进次郎相反,高市早苗一直是自民党保守翼的忠实拥护者。高市早苗崛起于安倍晋三二次上台之后。她先是出任政调会长这一自民党关键职务,再转入内阁担任总务大臣。安倍晋三也有意将高市早苗作为一面旗帜,以女性面貌吸引日本的保守选民。甚至在下台后,安倍晋三也将高市早苗塞入内阁中,担任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为自己将来的起复埋下棋子。
高市早苗也积极履行安倍给她安排的剧本,以强硬保守派的姿态维护安倍选举联盟的右翼。甚至在安倍死后,高市早苗也展现出高度的政治忠诚,没有改换门庭;反而一举将自己打造为安倍路线的继承者。这充分体现在她的政策主张上。
在经济战略上,高市倾向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支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税收抵免。她强调,当务之急是"迅速制定经济措施并迅速实施一系列能够产生快速效果的政策"。简而言之,就是安倍经济学2.0。通过扩展性财政政策让大家有钱一起赚。这也是为何她一当选,日本股市就全面飘红的原因。
在国防和修宪问题上,她继承了安倍未尽的事业,试图正式承认日本自卫队的地位。为了推进宪法变革,高市早苗曾公开宣言,如果公明党反对修宪进程,可能会导致"基于国家观的政党重组"。
在移民和民族主义问题上,高市早苗堪称参政党的最大对手。原因无他尔,两者的政策几乎完全重合。她主张重新审视外籍劳工政策,并对那些出于经济动机而声称难民身份的人严格执行遣返法律。她对移民政策的严格承诺和对驱逐出境的严格执行,不仅仅是竞选口号,更是将民粹主义运动(参政党)的要求制度化。换言之,如果高市早苗完成了这一任务,那么参政党的支持地基就会重新回流到自民党。
因此在上述意义上,高市早苗击败小泉进次郎可以堪称日本版本的MAGA崛起。同样是高度建制化的党派上层,同样是获得大量基层党员支持的挑战者,最终在结构性不利的情况下也实现了成功逆袭。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国内外的建制派们也同样对高市早苗的当选预测失误。他们似乎沉迷于日本的密室之中,对各个派阀的票计算来计算去,认为高市早苗没有当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