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势在必行,但是美国缺乏准备。例如初交锋时,中国藉封杀稀土来反击,福特汽车竟说公司的稀土即将用完。现在中国利用西方国家这个软肋,计算每个国家、大企业的用量,控制出口。
关税战也涉及台湾,尤其是芯片,如何处理台积电,一直拿不出办法。台积电以投资美国换取豁免,但到底需要投资多少,川普自己也讲不清楚,美元一千亿?一千六百五十亿?两千亿?三千亿?
辉达执行长黄仁勋闪电来台,与台积电高层见面吃饭就离开,一定有什么大事通知台积电,因为他们关系很好。我曾经想,是不是辉达要入股台积电,做台积电第二大股东来巩固彼此供求关系?这样因有美国企业对台积电拥有股权,川普就比较放心,也保障台积电的利益。但台积电大股东的政府国发基金只拥有百分之六点三八的股权,不可能再分出给辉达,辉达应在市场收购,也可拉高台积电的本益比,接近美国科技股,但这过程很缓慢,结果辉达后来宣布的是投资英特尔五十亿美元,美国的台积电政策依然无解。
最近美国高层一些言论更引发揣测,九月廿四日财长贝森特受访时说“他们(台湾)的确做得很好,也建立出色的产业生态系统,但从风险管理角度,无论我们(美国)的需求比例是三十%、四十%或五十%,我们都必须把部分产能带回美国或我们的盟友,例如日本或中东国家,我们每天都在为此努力。”美国考虑风险是必然的,但这个说法,却易被误解为台湾不是盟友。
九月廿七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专访时更预告“很快就会”与台湾达成关税贸易协议,他说,在中国威胁攻打台湾的状况下,他会在任内确保四成芯片制造回流至美国,最终目标是美国与台湾各制造五成美国所需芯片,也就是美台生产各半。
台积电在美国三个厂的产能,目前只占该厂总产能的百分之几,五十%要何年何月才能达成?台积电每年成长几成,在美国建厂目标怎么订?台积电的供应链有两百多家大小企业,不可能个个都到美国设厂,如何解决?
从川普到美国的官员、国会,对台湾都十分友好,怎样满足美国的再工业化和科技领先的角色,又不伤害到台湾,是一大课题。既然美国已经表示台湾地位未定,台湾前途又由台湾人民决定,何妨让台湾举行全民公投,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加拿大没意愿,台湾愿意。台湾地位决定了,台积电自然就是美积电,还有其他大串企业更有助美国再工业化;台积电美国厂的台湾员工超过八成,就不须花费专业人才每人十万美元的H1-B签证费了。所以只要台湾一次公投,问题全部迎刃而解。至于不想当美国人而要当中国人的,就礼送他们回唐山,这样,台湾并未搞台独,习*近*平也该满意了。
(作者林保华为资深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