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习惯让人狂吞塑化剂 偷走肾功能还致癌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10习惯让人狂吞塑化剂 偷走肾功能还致癌

塑化剂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用品,长期暴露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医生洪永祥指出,有研究发现台人体内的塑化剂浓度比欧美人高出2至7倍,塑化剂会影响人体内分泌、代谢,甚至与乳癌、子宫内膜癌相关,还会直接伤肾、透过恶化代谢环境间接加速肾病变,日常10种生活习惯都藏有塑化剂陷阱,包括边滑手机边吃东西、常喝热与酸的外带手摇饮、常吃外带油炸食物、坐在塑胶地垫吃东西等。

肾脏科医生洪永祥在脸书粉专指出,塑化剂是一种添加剂,最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属于环境荷尔蒙,会经由食入、吸入与皮肤吸收跑到人体里,长期低剂量、多路径暴露,对身体的内分泌、代谢、性别发育甚至与乳癌、子宫内膜癌都有影响,近年研究也发现与肾功能下降、蛋白尿等肾脏指标相关。

洪永祥解释,塑化剂会引发氧化压力导致发炎、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长期暴露会促进间质纤维化,也就是让肾脏硬化,造成肾功能不可逆的丧失。此外,塑化剂也与肥胖、胰岛素阻抗、高血压等代谢异常有关,而这些状态本身就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险因子。

洪永祥列出日常10个塑化剂陷阱,包括:

1.边滑手机边吃东西

材质不良的廉价手机保护贴与保护壳,含有超标的塑化剂、重金属,加上手机使用时间过长会让手机温度上升,加速塑化剂释出,边滑手机边吃东西,手中沾满的塑化剂会直接吃进肚子。

2.用错误容器与保鲜膜来微波加热

塑胶、美耐皿、金属边及保鲜盒等容器不应放入微波炉中;使用保鲜膜接触到含油与高热食物也是曝露于塑化剂风险。

3.常喝热与酸的外带手摇饮且喝很久

塑胶杯身、封膜与吸管在热饮或高糖、酸性饮料中,会提高溶出风险。

4.热汤、外带食物直接装入塑胶袋

滚烫液体直接接触塑胶,变成满满塑化剂的一餐。

5.使用冷水塑胶瓶装热水或酸性茶饮

高温、酸度会增加塑化剂释出,若想装热水或茶饮,建议购买好的不锈钢或耐热玻璃水瓶,过久的老旧塑胶冷水瓶应汰换。

6.常吃外带油炸食物

塑化剂是亲脂性物质,极易溶于油脂,一次性免洗餐具或外带包装,材质品质参差不齐。脂肪含量较高的外带油炸食物,如炸鸡排等,塑化剂含量也相对较高。

7.爱玩纾压玩具

捏捏球、果冻泥、史莱姆、香味软胶等,这些玩具的材质常为聚氯乙烯塑胶、聚合物凝胶、香精油等,若未符合安全标准,就可能潜藏环境荷尔蒙或塑化剂,对人体有害。

8.使用香味过浓的乳液、沐浴乳

塑化剂常被用来当作产品的定香剂,常出现在洗面乳、沐浴乳、洗发精、体香剂、洗衣精、保养品等,肝肾衰竭、老人、孕妇与幼童需特别谨慎。

9.咬文具

有些人会习惯咬笔盖甚至是橡皮擦,对健康也是有危害。

10.常坐塑胶地垫吃东西

塑胶地垫材质往往含塑化剂,在上面饮食,容易染污双手与食物,造成大量食入塑化剂。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中时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01/228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