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他以“思想改造”为名,把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压制得服服帖帖。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监控摄影镜头资料照。(STR/AFP)
49年前的今天,他的生命终止。他是谁?他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影子;他是权力的化身,也是体制的具象。他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宏大叙事的旗帜,却也裹挟着血与火的印记。他以“解放”之名登场,却以“控制”之术立身。他的名字,是一个人,也是一整套制度和枷锁。
人们习惯称呼他为“领袖”,称呼他为“伟人”,称呼他为“党”。可在他背后,却隐藏着一张张被沉默的嘴、一条条被压断的脊梁、一个个被湮灭的生命。
他不只是毛泽东,不只是中国共产党。他是一个符号,一个极权、谎言、暴力、腐败与邪恶的符号。他是压迫者的代名词,是被迫害者的梦魇。
一、他的面孔:极权与虚伪的民主
他总是喜欢把“人民”挂在嘴边。他说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是,人民从未真正握有自己的命运。
所谓“人民代表大会”,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戏剧。每一张选票,早已预设结果;每一个代表,都是事先挑选的举手工具人。这样的“民主”就像一种幻象,犹如舞台上的布景:远远看去金碧辉煌,走近一摸却是纸糊的空壳。法律写满了崇高的词句,却甚少保护过普通人的自由与尊严。
当有人质疑时,他就拿“人民民主专政”来打压。这六个字看似自相矛盾,却道出了他虚伪的逻辑:所谓“民主”,只是用来粉饰门面的幌子;所谓“专政”,才是暴力与权力的本质。
于是,国家成了他个人的舞台。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法院不过是橡皮图章,官僚不过是传声筒。所有的权力都必须向他俯首称臣。
他就是国家,他就是法律,他就是红太阳。
二、他的眼睛:无处不在的监视
他不信任任何人,包括他最亲密的“战友”。他说要相信群众,可实际上,他最怕的就是群众的自由思想。
在延安,他设立告密制度,让同事互相揭发,让夫妻互相试探。思想汇报成为常态,人人都必须检讨、必须表忠。
政权建立后,他把这种监控推向极致。单位制度、户籍制度,把每一个人固定在铁笼里。每一封信件都可能被拆阅,每一句话都可能被举报。于是,人们学会了谨言慎行,学会了在饭桌上不谈政治,在课堂上不质疑,在写作上自我审查,人们活在恐惧中,每个人都成为他的精神囚徒。
进入信息时代,他的眼睛变得更加锐利和毒辣。网络防火墙、数据监控、天眼工程……科技成了新的锁链。你以为自己在匿名发言,却不知道他早已掌控你的轨迹,知晓你键盘输出的每一个文字。正如乔治·奥威尔《1984》中那张海报图下的文字,“老大哥正在看你”,这双眼睛从未眨过,像幽灵一样跟随在每一个人身后。
三、他的舌头:谎言与洗脑
他篡改历史,把耻辱说成辉煌,把罪恶说成“探索”。他让教材充满忠诚与歌颂,让媒体只剩单调的赞美。他让几代人从小就记住他的口号,却忘却真正的历史。你看到的,只不过是他希望让你看到的,可那根本不是事实本身。
在延安整风中,他以“思想改造”为名,把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压制得服服帖帖。谁若坚持真理,谁就被打成“反党分子”。
反右运动中,他更是借助“大鸣大放”和“引蛇出洞”的骗局,让五十多万敢言的知识分子沦为阶下囚。他的舌头说“百花齐放”,他的手却在准备绞索。
历史被他裁剪成任意的模样。三年大饥荒,数千万人的饿殍,却在官方叙述中变成了“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整个民族的疯狂,却被包装为“探索道路的艰辛”。
谎言被重复千遍,竟成了真理。真相被压抑久远,终于无人再敢追问。
四、他的手:鲜血与饥饿
他最残酷的一面,不在于口号,而在于他亲手制造的灾难。
大跃进中,他以乌托邦式的幻想驱动全国,把粮食产量吹上天,把钢铁产量当成信仰。各地官员争相虚报,亩产万斤的荒谬数据层出不穷。结果是田地荒废,农具毁坏,粮食枯竭。
饥饿像野火一样蔓延。三千万乃至更多的人在饥荒中死去。有人被迫以树皮充饥,有人挖草根苟活,甚至发生了人相食之惨剧。那是一场比战火更可怕的浩劫。可在这期间,他仍然要求出口粮食,以换取可怜的外汇去发展所谓的“军工”。老百姓饿死再多,也没有他们的政权稳固重要。在北京,他与权贵们依旧“喝着茅台”、“吃着红烧肉”,觥筹交错,“春藕斋”里歌舞升平。饥民的呻吟,传不到他的宫殿。
文化大革命里,他更是赤裸裸地释放了人性的恶。他煽动群众斗群众,让学生殴打老师,让儿子揭发父亲。他让整个民族习惯了自相残杀,把残忍伪装成革命,把疯狂美化为忠诚。
鲜血与饥饿,是他写在历史上的两行注脚。
五、他的心:腐败与特权
他口口声声反对腐败,但腐败却在他的体制里蔓延成常态。因为权力不可制衡,因为监督被消灭,因为真相无法流通。
他的干部们,表面上讲“为人民服务”,暗地里却以权谋私,鱼肉百姓。土地改革中,本该归农民所有的土地,最后落入地方权贵手中;在人民公社,干部们优先分配口粮,老百姓只能忍饥挨饿。
进入后来,特权阶层愈发显露。他的家族、他的亲信,把国家当作私产。他们享受着“特供”等特殊待遇,享受着奢华生活,而普通人却在为生存挣扎。
所谓的“革命”,最终演变成了新的封建。只是皇帝换成了党,贵族换成了官僚。
六、他的灵魂:对人性的扭曲
他最可怕之处,不仅在于他制造了多少灾难,还在于他怎样塑造了人心。
人们在长期的压抑和恐惧中,学会了顺从,学会了麻木,学会了在不公中沉默,在屈辱中苟活。这种精神上的阉割,比肉体的伤害更持久。
在文革中,孩子们学会了背叛父母;同事们学会了揭发朋友;夫妻之间学会了互相试探。信任被摧毁,人性被腐蚀。
即使在他死后,这种烙印仍然代代相传。人们害怕说真话,害怕触碰禁忌,害怕面对真相。谎言成了日常,沉默成了生存的“智慧”。
这正是他最得意的胜利:让一个民族的灵魂,变得驯服而畸形。
七、他的影子:历史的阴霾
毛泽东的身影早已散去,但他留下的体制却依然运转。极权的逻辑、虚假的民主、腐败的制度、谎言的教育、监视的网络……一切都在延续。
人们或许以为“改革开放”已带来改变,但骨子里的制度并未动摇。极权的幽灵仍在笼罩,谎言的剧本仍在上演。
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系统,一部庞大而残酷的机器。机器运转的同时,仍在吞噬个体的自由与尊严。他的影子,无处不在。
尾声:必须被说出的名字
他,不只是一个历史人物,也不是单一的“毛泽东”。他是权力的化身,是极权的逻辑,是整套制度的幽灵。如果不揭穿他的谎言,不质问他的罪恶,不反思他的“遗产”,那么“他”就不会真正死去,正如他依旧被高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依旧霸占着那座广场和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智。
49年后的今天,“他”依然活在每一次历史的篡改里,活在每一场思想的禁锢中,活在每一张沉默的嘴和每一束麻木的目光里。要摆脱他的阴影,唯一的方式,就是直面他,直面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直面那场至今未被清算的罪恶。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才可能迎来真正的自由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