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回春像35岁!美国长寿专家每天3习惯,生物年龄年轻11岁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52岁回春像35岁!美国长寿专家每天3习惯,生物年龄年轻11岁

有人一到中年就觉得体力下滑、双腿无力,也有人越活越年轻,仿佛把时钟转慢了好几圈。秘密就在于“生物年龄”,它比身份证上的数字更能揭示健康真相。

有人一到中年就觉得体力下滑、双腿无力,也有人越活越年轻,仿佛把时钟转慢了好几圈。秘密就在于“生物年龄”,它比身份证上的数字更能揭示健康真相。

美国抗老与肥胖治疗专家洪克特(Kurt Hong)医师认为“年龄只是数字”,52岁可以活得像35岁,也可能完全相反,他就靠着日常生活习惯,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超过10岁,活生生证明,长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幸运,而是每天一点一滴累积的成果,同时归纳出值得效法的三大关键,运动、营养、动脑,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为自己写下独一无二的长寿剧本。

1.有氧加重训,维持心肺与肌力

洪克特医师认为,运动是延缓老化最直接的方法,但未必需要每天挥汗2、3个小时,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每周固定2次就能受益。夏天时,他习惯在户外跑步、健行或游泳来保持心肺健康;在健身房,则会花45分钟做重量训练,维持肌肉量与骨密度。

运动能力本身就是健康老化的指标之一,从走路速度、握力、下肢肌力、甚至日常活动的流畅度,都能看出端倪。运动医学博士陈俊忠教授也曾在脸书专页分享一则《英国医学杂志》研究,每周运动只要达到1小时15分钟,就能大幅降低早死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去运动怎么办?新研究发现,透过“微步行”、“运动零食”法则,把握短短2-3分钟甚至几十秒,起身活动、走一走,中断久坐伤身的坏习惯,累积起来同样对健康大有好处,能促进代谢、减少心脏病糖尿病及部分癌症风险,有动绝对比躺着不动好!

2.维生素D守住骨骼,也能延缓老化

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琳琅满目,但洪克特医师每天只固定补充一种保健品,就是维生素D。原因在于,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密度逐步下滑,骨质疏松会使得骨骼变脆弱,增加骨折风险,而维生素D能帮助钙质吸收,维持骨骼健康,包含每次10至20分钟的适当日晒(避开日光直射时段),也可以帮助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年轻时增加骨密度,就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各年龄层摄取均衡且足够的营养素,对于维持骨骼健康都有很大帮助。而补充维生素D的好处,还不仅于此,身心科医师刘兴政分享,在美国VITAL研究中,长期补充2000 IU维生素D3的人,“端粒缩短速度”会显著减缓,这被视为细胞老化重要指标,等同于延缓了约三年的生理老化。

3.每天动脑,大脑可以越用越年轻

除了身体锻炼,洪克特每天也会花1至2小时挑战脑力,像是阅读、下棋、甚至是陪孩子玩桌游!他深信“大脑就像肌肉,不用就会退化”,这样规律的认知挑战也能累积“认知储备”(cognitive reserve),让脑部在退化或病变时,依旧能维持功能,有助延缓阿兹海默症等症状。

谁说过了一定年龄,大脑就一定不好用了?国卫院研究员黄绪文就曾指出,老年人的大脑仍具高度可塑性,即使七、八十岁,仍能透过学习或训练产生新的神经连结,导致高龄者在语言、词汇表达,甚至能比年轻人更精准,也证明脑力运动能够延缓退化!

“活上百岁不靠奇迹,靠自己务实的事迹。”胸腔重症科医师黄轩在部落格文章也提到,许多长寿密码早就藏在日常,例如,研究发现,熬夜会让寿命缩短6至8年,因此像是规律作息,不熬夜,及主动管理自己的饮食与运动,都很重要。别等生病才追健康,现在就开始,为你的百岁人生提早布局!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15/227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