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7日,大型集装箱船“马士基首尔”号在前往纽约码头的途中,航行在韦拉札诺海峡大桥(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下。
(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William Cahill、Jacqueline Deal撰文/信宇编译)
展望一下2035年,美国海岸线和水道沿岸将涌现出一系列新兴城市,重振工业。这些城市中心充分利用美国得天独厚的海洋地理优势,拥有先进的造船厂、制造中心、文化中心和豪华房地产,所有这些都围绕着未来的能源和物流基础设施而构建。
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一直被誉为“汽车之城”,想像一下重生的底特律吧: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为蓬勃发展的尖端造船业提供动力;同时,一系列通过海陆空连接起来的工厂也通过先进的无人机在它们之间运送货物。这个复兴的制造业中心几乎雇用了每个大家庭的员工,而丰富的清洁能源则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保健和公共交通服务。底特律引领着美国经济的再工业化,增强了制造业的独立性、韧性和国家安全。
事实上,这个未来触手可及;我们已拥有足够的资源,足以支撑更多沿海滨河繁荣城市的兴起,结合创新的物流模式与高品质生活,遍布美国的海岸地区、五大湖区,以及灌溉中西部的河流沿岸。要实施一项战略以实现这个潜力,首要之务是辨明哪些常规业务模式必须革新。
水上运输是迄今为止最高效的运输方式,占全球贸易的80%。遗憾的是,美国目前无法利用其丰富的海岸线和河流来重振国内供应链,甚至在必要时很难维持战时经济,这主要是因为已经建造和配备的商船数量极少。去年,美国交付了零艘,而中国交付了超过900艘。这种缺口对国家竞争力和安全构成了巨大且日益增长的风险。
一场完美风暴正在酝酿。在中共试图主导全球关键市场和供应链之际,美国昔日曾经极力“保护”的自身造船和海上物流产业,如今已几乎不复存在;与此同时,美国还放任自身曾经全球领先的研究型实验室和公司将其关键技术转让给竞争对手。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大国,产品涵盖从船舶到微电子器件和导弹等各种领域,而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正成为中共的攻击目标。
抵御这个威胁的关键在于,建设沿海滨河自由城市。这些新兴的沿岸人口、技术和物流中心,将为美国工业基础提供需求和能力,增强美国的韧性,并使对手难以锁定攻击目标。值得庆幸的是,这个解决方案正在逐渐成形。
早在今年7月第119届美国国会提出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通过之前,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就已经引领国家航向,通过一系列关税、税收优惠和监管放松措施,以扶持美国制造商。《大而美法案》的顺利通过不仅推进了这个议程,更为国防部(现在更名为战争部)“金穹”(Golden Dome)防卫计划提供首期款项,该计划旨在保护美国本土免受中共导弹威胁。
下一步是建设川普总统在上次竞选中提出的自由城市计划,即“重新进行边疆地区开发,重新点燃美国人的想像力,(并提供)……一个实现居者有其屋,乃至实现美国梦的新机会。”当时在竞选的公开演讲中,川普将美国面临的主要地缘政治威胁与去工业化和社会弊病联系起来。
川普现政府正在致力于应对这些相互关联的挑战,具体措施包括在美国三大海岸(大西洋、太平洋和美国湾)以及五大湖及其支流周边城市,划定免税的空运和海运机会区(opportunity zone)。这些区域的每个城市都能产生对先进船舶的可持续、以增长为导向的需求,其中许多船舶可以具备军民两用能力并支持基础建设。
这样的经济集群将开启海洋创新时代,强化美国及盟国的海事工业基础。此举不仅能使美国重返竞争舞台,还能创造与日本、韩国等伙伴进行深度整合的契机。
与此同时,中共等敌对外国对手的代表应被排除在相关实验室和初创企业之外。美国必须进行早该进行的研究安全与反情报投资,以确保美国的研发成果不再继续帮助北京对全球海运贸易的控制。
水上生活与实践型产业本身就具有吸引力。只要你建造出来,人们就会前来,并为总统已经启动的伟大重建计划贡献力量。对美国人而言,这将是令人感到欣慰和振奋的消息;对美国的对手而言,则是令人失望的转折——美国正蓄势重返产业发展、国土防卫与海事创新等核心事业。
本文刊自“真实清晰在线”(RealClearWire)网站。
作者简介:
威廉‧卡希尔(William Cahill)是应用海事科学组织(Applied Maritime Sciences)的联合创始人,曾任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战略规划主任和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海事顾问。
杰奎琳‧迪尔(Jacqueline Deal)是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长期战略小组(Long Term Strategy Group)主席兼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
原文: Make America Great, Secure, and Maritime Again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