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一幕!老百姓存款减少1.1万亿,房价没涨,物价没涨,钱呢?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罕见一幕!老百姓存款减少1.1万亿,房价没涨,物价没涨,钱呢?

近几年,每个月收入比上一年仅增加了几百块,而且身边很多工厂的老板都说这两年生意越来越难做,订单锐减,都快熬不下去了,

打工人也说收入越来越少,甚至很多都面临着失业。但是居民存款却出现了骤增,这是咋回事?

今天咱们不去深入探究这个钱是怎么回事?咱们就具体讲讲存款。

这几年居民存款意愿不断上升,但是消费意愿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很多人宁愿将钱存到银行贬值,也不消费,这已经是这几年的常态。

不过最近,根据央妈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一情况出现了大转向,居民存款单月减少1.1万亿,

然而,过去大家看重的房子并没有涨价,物价也没涨,这样的罕见一幕说明了什么,资金都流向了哪里?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同比多减7800亿。

住户存款减少1万多亿,但是这笔钱并没有进入房子,也没有进入到商品市场。

先来看看房子:

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860万方,处于自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

70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3%,是去年11月份以来最大跌幅。70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5%,连续27个月下跌。

而物价方面: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2%,

具体来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8%,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11.2%,鲜菜价格下降7.6%,猪肉价格下降9.5%,粮食价格下降1.0%……

7月份居民存款突然就减少了1万多亿,房子没涨,物价没涨,钱呢?

这里就要提一下非银存款了,所谓的非银存款,说白了就是保险、信托、证券公司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同比多增近1.4万亿。具体来说居民存款减少的资金,主要流向了以下3个地方:

第一,股市。

近段时间股市迎来了“慢牛”行情,很多人按捺不住想出手,毕竟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在下调,四大行5定期存款利率都降到了1.55%,而股市的火热行情吸引了大量的银行存款流入股市。

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万多亿,而非银存款增加了2万多亿——这一减一增,很明显有一部分钱流进了证券市场。而且每次市场出现行情,几乎都会出现这种存款搬家的现象。

只是,最近这一波是不是牛市,要投资者们自己去判断,咱就一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二,消费。

虽然近年来食品价格依旧保持着下行趋势,但是旅游、学费、医疗、移民等领域,这些消费却出现了上涨。

就拿学费来说吧,2023年,上海当地的华东理工,部分理科、工程和体育专业新生的学费提高54%,文科专业学费提高30%。有的学校特定学科一年的学费涨幅甚至最高达到了160%,

今年7月,又有超几十所大学学费上涨,涨幅500-20000元/年不等。涨幅最大的甚至年涨12000。

另外,汽车消费这几年也一直在上涨,尤其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上涨,这是仅次于房产的大额开支。

看看七月新能源车的销量: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蔚来、小米、问界、小鹏……这些品牌都还在大幅增长。

另外暑期带孩子旅游、开学交学费,都是一大笔开销。还有一些高净值家庭选择移民海外,也会把存款带出去。

第三,一部分资金流向了居民自己手中。

一方面,伴随着存款利率的持续下降,很多人嫌弃收益太低,于是干脆将钱取出来;

另一方面,这两年很多人都面临着收入锐减,要么失业找不到工作,不得已就只能将钱取出,用于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

说白了实体行业太难,钱不好挣,但是房贷车贷养娃养老……这些支出一分都不能少,而且老人看病还需要花钱,所以对于有存款的人来说,他们取钱的目的都是为了应急,这也是当下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现实写照。

简单总结就是:有钱人拿出存款投资理财,想让财富增值;中产们拿去消费,改善生活;而不少普通人取钱,只是为了应付日常开支。

从央行七月数据来看,大部分存款还是流进了股市,毕竟股市没什么门槛,面对牛市行情,穷人也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但要提醒一句:股市门槛虽低,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牛市看起来热闹,亏起钱来可能比熊市还快。

行内有句老话——牛市反而是散户亏钱最多的时候,所以,投资一定要谨慎!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万公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07/227355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