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与愿违!习大阅兵全场最突出异象成谜【阿波罗网报道】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 事与愿违!习大阅兵全场最突出异象成谜【阿波罗网报道】 —讲话骤减成谜 习露底气不足

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3日,北京大阅兵,习*近*平在检阅部队后发表讲话。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表示,这次讲话的篇幅与2015年抗战70周年阅兵相比骤减,仅有当时的约三分之一,成为全场最突出的异象之一,可能有几个原因。

权力不稳:避免“多说多错”

近年来,中共军方震荡不断,解放军高层接连因反腐或失势落马,包括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前防长李尚福以及曾被传出的苗华案。军心不稳之下,习*近*平讲话的篇幅大幅缩短,可能是出于“政治谨慎”,讲话越长,外界越容易从中揣摩权力风向或抓住矛盾。简短讲话既能减少犯错空间,也传递出某种不安定感。

外交顾虑:压低火药味

此次阅兵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出席,被西方媒体称为“专制轴心”同框。如果习*近*平在讲话中过度渲染对抗气氛,势必会加深外界对“中俄朝结盟”的负面认知。讲话篇幅缩短,可能是有意降低挑衅意味,避免为美欧阵营提供更多口实。

身体因素:难以长时间发言?

习*近*平近年多次被外媒捕捉到走路僵硬、喘息沉重的画面,外界不断猜测其健康状况。此次讲话仅维持上次的三分之一长度,不排除出于身体状态的考虑。对于一场高温、长时间的军事检阅,缩短讲话有助于减轻体力负担。

风格转变:刻意营造“简短有力”

从另一面看,讲话缩短也可能是刻意营造“强而简”的风格。中共宣传一向强调“领袖一言九鼎”,简短言辞也可被包装成“言简意赅、掷地有声”。然而,在外界看来,这种突兀的变化更像是一种“欲盖弥彰”。

王笃然总结,习*近*平讲话长度骤减,既反映出中共政局的不确定性,也折射出其外交顾虑与个人健康隐忧。无论是“多说多错”的政治考量,还是“体力不支”的身体限制,都显示出习*近*平在这场大阅兵中的底气,远不如对外展示的那般强大。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03/227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