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维基百科》,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全市平均降雨量276.5毫米,最大小时降水强度为丰台千灵山的1小时111.8毫米(31日10时至11时)。
“2025.7”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至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2023.7”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276.5毫米,“2025.7”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276.5毫米比165.9毫米多110.6毫米,是165.9毫米的167%。
“2023.7”最大小时降水强度为111.8毫米,“2025.7”最大小时降水强度为95.3毫米。
有比较就有能看出差别,2025.7暴雨的三项指标都没有超过2023.7。
三、2025.7暴雨起码有两项指标没有超过2012年“7·21”暴雨
孔锋、王一飞、吕丽莉、史培军撰写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涝特征与成因及对策建议》一文指出,2012年7月21日10:00至22日06:00时,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北京市经历一次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主要呈现3个特点:
①累积雨量大。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区平均215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出现在房山河北镇,气象观测数据为460毫米,水文观测数据为541毫米,城区最大降雨出现在石景山区模式口328毫米(气象站)。
②强降雨历时长。1小时雨量普遍达40至80毫米,持续时间3至4小时,最大雨强出现在平谷挂甲峪,达100.3毫米(21日20:00~21:00时)。
③强降雨范围广。这次强降雨范围覆盖面积大,除西北部的延庆外,北京均出现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占全市总面积86%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本次降雨过程房山区最大,平均降雨达301毫米,半数以上站点超过百年一遇,延庆县降雨较小,为69毫米。
根据《百度百科》,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
根据《维基百科》,暴雨发生暴雨的时间为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降雨量达到了460毫米。截止2012年7月22日凌晨2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12毫米,降雨最大点在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519毫米。这些数据都超过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根据《中国天气网》刊登的《城市之殇——“7.21”北京特大暴雨》指出,本次暴雨过程中的短时雨强也同样惊人。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但在721暴雨中,北京有些地区一小时内的降雨量就超过了50毫米,平谷挂甲峪更是高达100毫米,雨强之大超乎想像。
关于2012年“7·21”暴雨的数据,几个来源有所不同,本文采用孔锋等的数据。
“2025.7”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2012年“7·21”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2025.7”略小于2012年“7·21”。
“2025.7”暴雨,最大一小时内的降雨量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至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2012年“7·21”暴雨,最大一小时内的降雨量出现在平谷挂甲峪,达100.3毫米(21日20:00~21:00时)。“2025.7”最大一小时暴雨量95.3毫米不如2012年“7·21”最大一小时暴雨量100.3毫米。
2025.7暴雨起码有两项指标,全市平均降水量和最大一小时暴雨量,没有超过2012年“7·21”暴雨。
当年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乔林认为,城市化导致的热岛效应,也是加大雨量的因素之一。早在2002年,美宇航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谢泼德博士就发表过论文称,受热岛效应影响,城市地区气温有可能比周围郊区或农村高出0.56℃至5.6℃。这些多余的热量会破坏城市空气循环的稳定,并有可能促进降水云层的形成,使降雨量增多。乔林说,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下垫面,地面热力比原先大。这导致城区气温难以回落,水汽无法流失。在此次降雨过程中,正是由于地面热力大,产生对流运动,使得云系不断地新生和发展,加大了降雨强度。不过也有气象专家认为,城市化进程对降水的影响有着非常复杂的物理机制,因此,尚不能断言像北京这种特大城市,城市化进程是造成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四、2025年北京一小时的暴雨强度没有超过2011年
2012年“7·21”的最大一小时暴雨量为100.3毫米,比“2025.7”的95.3毫米要高,但是它还不如一年前、即2011年的最大一小时暴雨量。
根据《维基百科》,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受强降雨侵袭,并伴有雷电。此次降雨为北京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部分地区降水量甚至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当日15时许,降雨带到达北京西北郊的延庆县;16时开始,北京市区的天空逐渐变黑,随后暴雨倾盆而下。此次降雨,全市平均降水48毫米,市区平均降水72毫米,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地区超过120平方公里。而降水量在市区的分布十分不均,西部明显大于东部。降水量最大的气象站点位于西部石景山区模式口村,当日降水量高达213.4毫米,小时最大降雨量也达到128.9毫米。
2011年6月23日北京一小时的暴雨强度达到了128.9毫米,远远高于“2025.7”的95.3毫米。
根据陈静与刘琳撰写的《2011年汛期北京城市暴雨特征及其灾害成因初步分析》,2011年6月1日至8月11日,北京先后发生8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几乎每次过程都出现局地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中6月23日、7月24至26日、8月9日三次降水过程造成严重城市气象灾害,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市区交通。以6月23日暴雨灾害为例,北京城区多处严重积水,导致地铁1号线部分停运、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淹没、飞机航班延误,还引起北部山区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甚至在北京苹果园街道办事处附近有2名在京打工的外地青年被卷入排水管道淹死,这是造成北京市2011年6月份暴雨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强天气过程。8月9日的暴雨,同样造成北京市部分街道积水、中央电视塔遭雷击、公交受阻、地铁13号线和S2线因积水淹没铁轨而停运,同时造成北京机场42架次航班延误。
北京2011年6月至8月八次主要强降雨过程,其中三次是暴雨。(陈静、刘琳/提供)
陈静与刘琳认为,北京城区面积的迅速扩张,城市下垫面状况的改变,使城市地表水汽和热量输送发生改变,形成典型的城市气候现象,如城市热岛、湿岛、浊岛等,是发生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静与刘琳还说,2011年北京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近54.8毫米。
北京市气象局发布的2011年的气象数据表面,该年的降水量为720.6毫米,其中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分别为117.4毫米,265.7毫米和171.3毫米,三个月总计554.4毫米,占全年720.6毫米的约77%。而1月、3月没有降水,1月、2月和3月总计只要12.3毫米。
北京2011年降水。(北京气象局)
五、2025年北京平均降雨量也没有超过2016年
根据《百度百科》上收录的720北京暴雨,7·20北京暴雨是指2016年7月19日1时至21日6时,北京市出现强降雨天气,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总量大、范围广,降雨总量超过了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210.7毫米,城区274毫米,共形成水资源总量33亿立方米。
2016年7月19日1时至21日6时,一共两天又5小时,共计53小时,北京市出现强降雨天气,全市平均降雨210.7毫米。
2025年7月北京市平均降雨量165.9毫米,2016年7月北京市平均降雨量210.7毫米,2025年7月北京市平均降雨量没有超过2016年7月的暴雨。
六、2025年北京强降水过程的时间147小时,创造纪录
2025年7月29日,《人民网》刊登记者虞波罗撰写的题为《北京强降雨已持续147小时密云极端天气“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的报导称,根据北京市气象局介绍,本轮降水有四大特点,第一大特点就是持续时间长。自7月23日以来,本次过程已持续7天。前年,北京“23·7”极端强降水过程持续83小时,本次降水截至29日11时已持续147小时。
2025年7月30日,《北京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暴雨中的147小时——北京市应对极端强降雨防汛救灾纪实》的报导。报导开篇指出:“这是一场“超长版”的降雨。自7月23日8时至7月29日11时,跨度7天、持续147小时,超过了北京“23·7”极端强降水过程时的83小时。”
前面已经提到,北京2023年7月的暴雨在三项指标(暴雨累计总量,平均降雨量和1小时暴雨强度)上都超过了2025年7月的暴雨,唯有暴雨持续时间不如2025年7月。
其实这是典型的高级黑,是用来糊弄中共领导,特别是北京市的领导。
当两场暴雨的累计降雨总量相同,降水过程时间短的,所造成的灾害程度要比时间长的严重,因为自然和人为排水系统都来不及把更多的水排泄出去。
其实如记者虞波罗所提供的数字,26日午后到夜间,在北京的密云、怀柔、延庆三个区都出现了小时降水量超过80毫米和3小时降水量超过180毫米的站点;28日凌晨,密云再次出现3小时超过180毫米的站点。
就是说,北京密云区经历了两次3小时180毫米的强降水过程,第一次是26日午后到夜间,第二次是28日凌晨。
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所介绍说,26日晚到28日上午连续两次出现3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180毫米极端情况,数据基本能对上,只是在密云的降雨时间略晚,是26日晚(不是午后到夜间)和28日上午(不是28日凌晨)。
根据余卫国介绍的情况,全区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局地最大降水量为573.5毫米(郎房峪)。就是说,密云全区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就是主要由这两场持续3小时的暴雨所造成,每场暴雨的降雨量超过180毫米。所以对北京市密云区而言,2025年暴雨自7月26日晚开始到7月28日中午结束。
2025年7月北京降下了一场并不罕见的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