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实”有道理吗?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读书思考 > 正文
“眼见为实”有道理吗?—百科精品:1.2-3
作者:

多彩的世界(合成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生物体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之一。

人的眼睛就像一个凸透镜,外界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经过折射后在眼珠后面的视网膜上成像,或者说是刺激视网膜上的细胞,这些细胞接受到光信号之后,把它转化成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的后半部分,这里有个松果体,在松果体上成像。

人就看到物体了。

遗憾的是,人的眼睛不是全能的。

一是,太快的物体看不清楚,因为有视觉暂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的意思是,当人看到一个固定的图像时,这个图像在人的大脑中会停留一小段时间,大约0.04秒吧。

如果一个物体在快速地移动,比如经过0.04秒就从A处运动到了100米远的B处,而眼睛中的图像还是在A处,根本看不到物体已经到了B处,所以说运动太快的物体我们看不清楚。

眼睛的结构(合成图)

放电影的原理是什么样的呢?其实是一张一张的照片,当把这些照片连续地快速的放出来时,人的眼睛就看到了连续的图像了。

现在有一种小人书,每一页都画有一个人,做着一个打拳的动作,当快速翻动人小书时,就能“看到”一个人在快速的打拳。

这就是视觉暂留现象。

还有一种,就是赌场里的“老千”,他们可以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作弊,换牌,我们都看不出来——那动作太快了!

“老千”的洗牌瞬间(网络截图)

二是,无法知道物体的真实位置。

眼睛只能把进入眼睛的光线反向延长,找到交点,认为发光的物体就在交点处。

比如镜子能够反光,我们照镜子时能够看到镜子中有一个自己,我们知道那只是“像”,只是眼睛造成的“错觉”,而不是真的有一个自己在镜子的背后。

而一到两岁的孩子往往不知道,他还会用手去摸那个“小孩”的脸,因为他以为对面有一个小孩呢。

光的各种现象(合成图)

很多人喜欢吃烧烤,隔着那个炉子的火去看对面的人,会看到人的脸变形了,扭来扭去的,也是因为对面人脸上反射的光穿过火时方向发生了改变。

照哈哈镜,你也可能看到一个瘦小伙变成一个大力士,因为那个镜子不是平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任何物体,“看到”的都是光,都是像。

那么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一个物体时,那个地方确确实实的有那个物体呢?因为一般情况下光都是直线传播的,眼睛成的像与实际的物体重合了。

现在有一种高科技,3D全息投影技术,在网上可以搜索到。

你看到舞台上一个歌星在那里唱歌,那个人的形象与真人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你去给她献一朵花试试?去拥抱一下试试?可能会吓出一身冷汗:那里根本就没有人,那个“人”完全是光合成出来的。

反过来讲,如果对面真有一个人,只是那个人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照射到他身上的光还能不受阻挡的透射,那么你就看不到这个人,但是你用手去摸却能摸到,这就是隐身衣的原理。

从这个意义上讲,看得见的不一定是真的,看不见的不一定是假的。

眼见不一定为实。

三是,太小的物体看不清楚。

一方面是光从物体边缘经过时会有衍射现象,就是方向不是那么太直了,二是视神经传导信号比较粗糙,达不到那么精细。

就是分辨率比较低吧。

我们在电脑上看一幅图,感觉很清晰,然后把图放大、放大、再放大,就会发现它是一个一个小方块组成的,叫像素。

而整个图像越来越模糊。

现在说哪个手机镜头是多少万像素,就是这个意思,像素越多越清晰。

四是,只能摄取可见光,而更多的光无法引起视觉。

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光,但是在红光之外还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我们都看不见,在紫光的外边还有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我们也看不到。

在整个光谱中,可见光所占的比例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我们看世界,有点像是盲人摸象。

如果能够看到更多的光,可能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另一番景象。

多彩的世界(合成图)

其实,有些动物的眼睛比我们厉害,它们能摄取红外线成像。

比如田鼠,它就有这个本事,白天它躲起来,到晚上的时候,它跑出来偷东西吃。

因为它在晚上看东西和我们人的白天是一样的。

只是,它的天敌,猫头鹰,也有这个本事。

想起《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可能有人听说过这样一个怪事,很多小孩经常说“胡话”。

说他看到了一个什么东西、看到了什么人,挺吓人的。

有可能他是真看到了,因为很多小孩的眼睛也能摄取红外线。

这么说来,我们看世界不能只是用眼睛,还得用心。

(人民报首发)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人民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14/226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