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太空中心启动首个月球探勘任务,规划将2个科学任务酬载仪器,整合进月球着陆器,最快2028年发射升空。(图取自Pixabay图库)
世界太空强权积极布局登月,台湾不缺席。国家太空中心(TASA)启动首个月球探勘任务,规划与国际太空机构或厂商合作,将TASA与学研界共同研制的2个科学任务酬载仪器,整合进月球着陆器,最快2028年发射升空,并在月球上进行迷你磁层、涡旋区研究,以及月球地形、紫外线天文观测等。
因应快速变化的太空产业趋势,台湾第3期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尚在进行修正,规划加码预算、延长时程。与此同时,第3期计划原订的探月酬载仪器开发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TASA目前规划,今年底之前,2大任务酬载,即“月球向量磁力计”(Lunar Vector Magnetometer)、“福尔摩沙月球紫外线望远镜实验仪器”(Formosa Lunar Ultraviolet Telescope Experiment)的飞行体与工程体,有望准备就绪。
其中,“月球向量磁力计”任务酬载将用于探索月球涡旋区(lunar swirl)的地下导电结构,并研究月球迷你磁层(mini-magnetosphere)对太阳风的屏蔽效能与作用机制,有助于强化台湾在行星科学领域的自主研究实力,并为未来其他登月任务奠定技术与科学基础。
另一任务酬载“福尔摩沙月球紫外线望远镜实验仪器”,则是一组拥有广角成像能力的相机系统,将在登月后,进行紫外线天文观测,并探究月球的矿物组成与地形特性。
由于地球大气层会吸收大部分来自宇宙的紫外线(UV)辐射,虽有效保护地球生命免受高能辐射伤害,却也导致地面望远镜无法观测紫外线波段的宇宙景象,比如白矮星等会释放强烈紫外线的天体;因此若能将紫外线望远镜部署至月球,便有机会突破限制,观测到地球上无法看见的天体与现象。
根据计划,TASA将对外招标,得标厂商需提供把酬载仪器整合进月球着陆器(lunar lander)、送到月球表面等相关服务,采购预算经费为新台币3亿3500万元;酬载预计最快将在2028年搭乘火箭升空,进入月球轨道并着陆于月球表面,展开科学研究与观测任务,象征台湾在竞逐太空之路上,再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