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银行员工为 “清欠”任务 哄骗大学生贷款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大陆银行员工为 “清欠”任务 哄骗大学生贷款

大陆银行员工为完成“清欠”任务,哄骗大学生贷款而成为被执行人。图为资料图。(AFP)

大陆银行一些员工为了完成“清欠”任务,盯上了“征信干净”的大学生,哄骗这些学生签下贷款协议,来偿还他人债务,此举令这些学生无端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该消息登上了大陆7月31日热搜。

在中国,一些人贷款之后因为不能按时偿还,银行会下令负责发放该笔贷款的员工定时定额追回自己经手的“不良贷款”,即完成所谓的“清欠”任务。而为了使自己的记录保持“清白”,一些银行员工盯上了“征信干净”的大学生。

据《民生周刊》等陆媒7月30日报导,2016年12月,河南某商业银行开始“清欠”,要求该银行员工定时定额追缴自己经手的“不良贷款”。该银行客户经理江涛(化名)发现其经手办理的一笔16万元(人民币,下同)贷款的贷款人季春在贷款逾期后一直无力偿还,为了避免影响自己的工作业绩,尽快解决问题,他联系了刘武(化名)。

刘武有不少征信干净、无违约记录的客户资源,可以借助这些“优质客户”的资料办理借名贷款,帮助银行职员填补逾期贷款的窟窿,从中获取一定的酬金。刘武找到了正在河南某大学就读的学生小张(化名)和小杨(化名),并以返现不足200元为诱饵,“请”两人到银行“帮忙签个字”。

2016年12月13日,刘武带着小张、小杨来到某商业银行信贷部,江涛引导小张作为“贷款人”在空白的借贷申请书、客户提款申请书、借款合同上签名,并让小杨作为“担保人”在空白的担保合同上签名,完成了一套贷款流程。小张和小杨分别成为16万元贷款的“贷款人”和“担保人”。

随后,江涛将16万元贷款取出,偿还了季春的不良贷款,完成了一笔“清欠”任务。而那笔借小张和小杨的名义办理的贷款却没了下文。

2019年10月,刚大学毕业的小张突然接到银行起诉他偿还贷款的法院传票,他连忙联系刘武询问缘由。刘武对他说:“法院只是走个流程,你去签个字就没事了。”

小张听信了刘武的话来到法院,在“调解笔录”上签了字,正在外地务工的小杨并未出现,法院遂出具了民事调解书:小张承担16万元银行贷款的还款责任,小杨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022年4月,河南某商业银行向法院申请对小张、小杨强制执行。法院下达执行裁定:由小张、小杨偿还16万元贷款本息。随后,二人名下财产、银行账户、电子支付平台等全部被冻结。而小张因为牵涉一起贷款纠纷案成了失信被执行人,个人征信留下不良记录,应聘工作屡屡碰壁。

就此,2023年7月,小张和母亲来到内乡县检察院申请监督。

2024年7月3日,法院撤销原民事调解书,驳回某商业银行的诉讼请求,恢复小张、小杨的征信。该商业银行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2024年8月20日,南阳市中级法院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目前,刘武因长期贩卖贷款客户信息获利被判刑。江涛携款潜逃,正在被网上追逃。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31/225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