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中国之春民主运动总部成立,5月王炳章在《中国之春》第3期社论〈大家来描绘祖国的未来〉中倡议“彻底变革中国社会制度,实现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提出五项政治主张:“一、废除一党专制;二、政党、政府、军队、司法分离;三、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四、各级民意代表及各级行政首脑应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五、实行联邦制、制定新宪法,解决祖国统一、香港及少数民族问题”。12月27日中国之春民主运动召开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王炳章提出〈中国之春民主运动一年总结及今后任务──在中国之春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直言台湾政府不是民主政体,但认为国共斗争可以为新的政治力量的兴起提供空隙,这一新的政治力量苟能与中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国的统一,就能为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建立提供机会。中国之春民主运动改名中国民主团结联盟,王炳章当选首任主席,是当代中国海外民主运动组织。台湾人有林樵清当选总部常务委员,沙林(姜新立)与杨云(杨雨亭)当选总部委员,杨云则出任旧金山分部主席。
蒋经国命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成立《移山专案》,全力支持中国之春运动。中国之春乃主张在民主中国重建之前,暂用中华民国国号。
1984年,民联主张理性反共,对胡耀邦和赵紫阳的改革路线表示支持。
1986年9月,民主进步党成立,1987年杨黄美幸当选全美台湾同乡会会长,积极与民联互动,推介自决观念。王炳章有意在台湾组党,与军情局爆发冲突,乃宣布民运独立、以商养运,有意从商维持民联财务。
1989年1月,民联因质疑王炳章财务支持失信,导致主席胡平与王炳章分裂,爆发倒王事件内哄,4月2日拥王派另行集会成立中国民主党筹备委员会,12月,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与中国民主党筹备委员会成立了中国自由民主党,组党筹备委员中有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系博士生余茂春。1991年7月,王炳章出任第二任党主席。
1993年1月民联与民主中国阵线齐集美国华盛顿会议,计划合并为中国民主联合阵线,因选举争议而分裂,徐邦泰当选民联阵主席,民联与民阵拒绝解散。后经诉讼,民联阵取得《中国之春》经营权,民联则另行创办《北京之春》。
九、丙寅八六学潮
1985年12月,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陈劲松(陈破空)等10名研究生上书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进程。此可谓八六学潮的先声。
1986年10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授意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就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政治体制问题,设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并下设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进行研议。鲍彤被任命为政改办主任进行研议。11月7-8日首次会议,由政改办主任鲍彤提出报告,达成党政分开与党内民主等初步共识。
中共高层所释放的政治改革气息,却令民间振奋不已。11月上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宾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方励之相继到同济大学同济八六文化潮活动中演讲,到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演讲。12月4日,方励之在校内竞选安徽省合肥市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演讲会上发言称:“我认为民主不是从上到下给予的,是靠自己争取到的”,“民主只有靠大家的觉悟争取到才是可靠的,否则得到了会被收回去的”。在其影响下,中科大学生联合其他高校共4,000馀名学生游行争取自由的民主选举。八六学潮爆发。
方励之与中科大近代化学系主任温元凯高票当选西市区人代,鼓舞学潮蔓延全国,上海、北京、深圳、武汉各地相继而起,要求民主,持续到1987年1月寒假始散去。邓小平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纵容学运,迫使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请辞,由赵紫阳代理,而展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
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赵紫阳作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8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由鲍彤组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