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犁|【高见20】谁在用“问题食油”?
账号名称:@高剑犁|作者:高剑犁|平台:B站|删文时间:2024年7月11日
2024年7月1日,新京报发布的调查报道《罐车运输乱象调查》揭露了一个令公众震惊的“行业秘密”:一些油罐车平时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不仅会拉食用油,也会拉煤制油,还会拉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而且它们在换货装载时,往往不做任何清洗,就直接就往车内灌食用油,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目前,中国在食用油运输方面缺乏“专车专用”的强制国家标准,因此这一食用油行业的潜规则显然长期存在。“罐车运输乱象”的报道还牵扯出了中储粮集团、金龙鱼公司,前者是一家吃着政策红利的央企。
那么,被污染的问题油流向了哪里,被谁食用了?在诸多媒体因限制而噤声之时,一位B站UP主@高剑犁对新京报报道进行了深入分析,查出了一辆罐车的车牌号(冀E5476W),利用数字物流平台的GPS定位信息,绘制出了车辆半年来行驶轨迹地图。结果显示,该车的行驶路线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它常常会在将煤油卸货后“顺路”装载食用油返回。
许多网友被UP主@高剑犁调查能力折服,相关视频迅速突破了百万播放量,B站官方微信账号甚至也发布了一篇短文大力推荐。但不久后,这篇短文及UP主的视频,均遭到了404,罐车运输乱象的质疑、批评声也销声匿迹。有网友调侃,这似乎是“国家终于大力出手整治”的标准做法,人们总是期待问题本身会得到解决,但它们总是率先被解决的是提问的人。
劳东燕|“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民安上的监视器
账号名称:@劳东燕2004|作者:劳东燕|平台:微博|删文时间:2024年7月30日
2024年7月26日,由公安部与网信办共同起草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管理办法拟对所有网民统一核发“网证网号”,作为唯一的互联网全平台身份认证ID(网络身份证)。在网民申领网证之后,无需再向各网络应用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官方称此举可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减少互联网平台以实名制为由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但有网民注意到,早在2023年6月“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就已经在应用商店出现,足以证明网证网号新规的“征求意见”仅仅只是走过场而已。
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首先在微博发文提出批评意见,她认为所谓的“网证网号”其实是给网民“安上监视器”,类似于疫情期间的健康宝,治理思路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将通过健康宝的社会管控日常化与常态化了。一方面一个人所有的上网痕迹都可以被轻易加以收集,另一方面一个人的上网权益可能会需要经由相关部门的许可、批准。从技术角度而言,网证网号制度推出之后,用户的实名信息会被集中到国家级平台上,使得个人持有的账号一目了然、无所遁形。这不仅会更方便有关部门“落地查人”,理论上也确实可以做到“一键封号”、“全网拉黑”。
因此,有网友担心网证网号最终会演变成一种“上网资格证”,甚至可能与一个人的信用分数、爱国指数之类的挂钩,自绝于人民者将失去上网发言的资格。尽管舆论反弹激烈,官方依然压制了各种反对声音,强行通过了网络身份认证制度,未来该政策将有可能把对内信息管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澎湃新闻|盗窃倒卖数千具尸体制作植入材料、75人涉案,地方民政部门回应
账号名称:@澎湃新闻|平台:澎湃新闻网站|删文时间:2024年8月8日
2024年8月8日,北京勇者律所的律师易胜华在微博上公开了一起涉嫌盗窃、侮辱、毁坏尸体案的《起诉意见书》,在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后,一场持续多年、影响全国的特大盗卖人体骨骼案被全面曝光,引发了全网震荡,不少网民怒批“生前当韭菜,死后成耗材”。据媒体报道称,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8年间从山东、四川等地非法购买了数千具尸体,之后进行肢解、清洗、辐照,加工为同种异体骨产品后销往各地医院,非法获利数亿元。该案涉及范围极广,总共有75名犯罪嫌疑人被捕,并牵涉多家专业医疗机构。警方办案时总计查封了18余吨的人体骨骼。
该案件最触目惊心的一个细节是:山西奥瑞公司负责人在西南地区的四家火化场总共盗窃了4000余具尸体。在此过程中,死者的家属们可能毫不知情。如此多黑暗细节暴露出的道德沦丧、法制缺失、公权腐败、医风不端等问题,几乎展现了整个社会的全方位系统性溃败。澎湃新闻是国内首个报道此事件的媒体,而官方在第一时间就封杀了此报道,后续审查力度也是前所未有。例如,中国数字时代在2天时间内总共搜集到11篇404文章,20个被封禁的微博话题。
之后,据传揭发盗卖尸体案的律师易胜华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他先是被北京司法局约谈,微博相关帖文被删,后又“卸任”北京勇者律师事务所主任一职,本人表示也己“做好了结束律师职业生涯的准备”。至今,这起大案再无媒体持续跟进,后续发展无人知晓。
弱信号|从住房养老金到砸锅卖铁,政策语言应该规范化
账号名称:@弱信号|作者:孙立平|平台:微信公众号|删文时间:2024年8月29日
2024年8月28日,一份重庆市璧山区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的文件在互联网上流传。文件提到“重庆市璧山区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重庆市璧山区‘砸锅卖铁’工作专班”。之后,有网友检索发现,类似的表述在多地的政府文件乃至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出现,并非重庆一地的专利,它们源于去年底国务院下发的“47号文”。该文件还点名要求天津、内蒙古、辽宁等12个重点省市,要“砸锅卖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从语义上讲,“砸锅卖铁”有倾尽一切、不留后路,乃至破釜沉舟之意。但这样的俗语出现于政府文件中,还是让不少网友感到怪异,认为它在表达上很粗鄙,用法上很模糊,很像是出自高层某人的原话。有网友对此调侃道“不是很懂,为什么要砸锅卖铁?直接把锅卖掉不行么?为什么一定要砸烂变废铁才卖呢?”
微信作者孙立平撰文批评了政策语言不规范化,他说“住房养老金和砸锅卖铁,这样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规范化。一变成政策语言,就往往就模糊不清,甚至引起误解。”而“现代政治是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政治,过于模糊的语言只能降低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的程度,并为随意滥用权力留下空间。”对于大力清理地方债而言,有相当多的金融领域词汇可以使用,但领导人依然选择了最土味与狼狈的说法,一方面足见行政语言的腐败,另一方面则能看出整个政府的“草台班子”属性。诚如网友所言,从“砸锅卖铁”中只看到愚蠢的决心,没有看到高明的手段。
念个咒语会下雨|十岁日本男孩被害的背后:快手上278个视频呼吁“拆除日本学校”,点赞量超两百万
账号名称:@念个咒语会下雨|作者:念个咒语会下雨|平台:微信公众号|删文时间:2024年9月20日
2024年9月18日,一名10岁的日本男孩沈某在前往深圳南山区日本人学校的途中,不幸遭遇44岁男子钟某的持刀行凶,最终男孩伤重不治,于次日凌晨身亡。在6-9月的三个月时间里,中国连续发生了三起针对外籍人士的袭击事件,其中两起都是针对在日本人学校就读的学生。在深圳这起持刀伤人案件发生的82天前,苏州某公交站台也有一名52岁男子持刀袭击等候校车的日本母子,在旁的校车引导员胡友平不顾安危上前阻止歹徒行凶,成功保护了这对母子,但她自己因为伤势严重去世。之后,苏州市政府追授了胡友平“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但官方对于案件细节依然讳莫如深,外交部发言人对外坚称是“偶发事件”。在深圳日本男孩遇袭死亡后,有网友提出激烈批评“连续三次发生还能叫做偶发吗”、“918国耻日已经被重新定义”。
从连续两起针对日本人的袭击事件来看,它们显然都与民间愈发强烈的仇日情绪有关,例如微信作者@念个咒语会下雨便分享了自己的一个观察,ta发现仅在快手平台上,宣扬“拆除日本人学校”的仇日视频有278个,累计点赞量高达231万。这些视频充斥着各种假消息、阴谋论、仇恨宣传,个别博主甚至实地探访日本人学校,大肆怂恿粉丝参与对日“讨伐”。更关键的是,这类煽动极端民族主义的账号在胡友平女士遇害后并未受到限制,实则揭示了“反日流量密码”的形成,完全依赖于官方的长期纵容,官方并非不能限制,而是不愿。讽刺的是,在对反日宣传及仇恨教育提出批评后,该文连同其它10余篇评论一起被404了。
水瓶纪元|珠海体育场凶案翌日
水瓶纪元|珠海凶案追踪:行车轨迹、伤心徒步团、疑凶已离异多年
账号名称:@水瓶纪元|作者:一只蝴蝶/一只蝴蝶协作组|平台:微信公众号|删文时间:2024年11月12日/11月20日
2024年11月11日,珠海航展开幕前夕,一名62岁的樊姓男子夜间驾驶越野车闯入珠海体育中心内部道路,绕场对场内人群进行无差别的冲撞、碾压……这起蓄意驾车撞人事件造成了罕见的重大伤亡(官方通报35死43伤),成为了2024年度最为严重的无差别杀人案,当地公安机关将之命名为珠海“11·11”驾车撞人案。有媒体人证实,撞人事件发生两小时后,就有了报道禁令。官方一如既往启动了信息维稳模式,网上的事故现场视频、图片以及相关文章接连被屏蔽,这也导致事件再度陷入了“只有通报,没有真相”的困境。
微信公众号“水瓶纪元”是罕有的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持续报道的独立媒体,尽管它们发布的两篇调查报道均遭到了微信平台审查。在第一篇文章中,“水瓶纪元”作者12日凌晨1点来到了事发现场,见到30位环卫工人正在进行洗地作业,并闻到了空气中的“丝丝血腥味”。第二日晚,作者注意到警方使用“正方形平顶伞”来遮挡体育中心的悼念家属,以防引起路人围观。该文还注意到了官方发布的舆论引导通知,这些细节显然都是触碰红线的“敏感内容”。而在第二篇文章中,作者更是对樊某车辆的冲撞轨迹进行了还原,并采访到多位徒步队队员,间接了解了一些受害者的基本情况。很遗憾的是,由于警方对樊姓男子个人信息的垄断,作者未能采访到樊某本人或家属,但显然“水瓶纪元”已经为还原该事件真相尽了最大程度的努力。
有网友调侃,在新闻通报时代,水瓶纪元团队实际上已扮演了一个专业媒体的角色。在缺乏足够的信息,民众不得不自发去做调查。然而,即便已经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水瓶纪元依然在官方的信息维稳之下,没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仍然有巨大的疑问,是什么让樊某不惜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处理问题?”
经济人读书会|高善文:2025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账号名称:@经济人读书会|作者:高善文|平台:微信公众号|删文时间:2024年12月3日
2024年12月4日,知名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国投证券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上发表了一段演讲,直陈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严峻问题,并透过对近年来中国多项经济数据的分析,揭露当局在就业、GDP增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数据造假。实际上,在高善文之前,另一位经济学家付鹏在汇丰集团内部活动的讲话就已经受到了网络关注,并遭多平台封杀。付鹏指出,当今中国存在中产阶级殒落、有效需求不足、贫富差距扩大、信息严重封锁、人口红利消失、房地产市场风险等严峻问题,也坦言官方救经济措施已无法像2008年般(大放水)奏效。
如果说付鹏的演讲主要是直指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危机,以实事求是的方式“唱衰经济”,那么相较之下,高善文则“更加敢讲”。高善文先是聚焦消费信心不足,总结整个社会出现了“老年人生机蓬勃、中年人生无可恋、年轻人死气沉沉”的怪象。后又通过数据对照与印证,指出2021至2024年这3年来,中国GDP增速每年被高估了3个百分点,累计高估了10个百分点。如果将这些虚高的数字下调,正好与当前的经济状况相符。另外,他还强调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的失业率直线上升,累计有4700万人无法正常找到工作。最后,高善文还分享了两大结论:1.泡沫破灭后,经济增速要回到正常水平,平均需要9年。2.2025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实际上,高善文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并不悲观,但他点出中国经济困局、怀疑官方数据造假,显然也是当局难以容忍的。几天之后,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承认经济运行面临困难及挑战,宣布在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稳定楼市和股市,释放了将加大力度放水以提振经济的信号。至于经济的结构性改革,此前习*近*平已经强调“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