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们也看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洲际弹道导弹,无非就是前面没挂核弹头而已,仅此。你觉得这个东西离你还很远吗?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幸福的一代,但我们这一代也将经历不常见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了。
很多人在思考这个世界的时候,真的不要以为我们现在还能回到过去,回不去了,那个全世界包容融合的,不断左翼化推进的,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路径,这个时代彻底在2016年已经开始结束了。
2016年很多人判断是错误的,总觉得2016年只是一场贸易战,那时候我从华盛顿调研两周回来以后,我跟很多人讲,不是贸易战,不是说哪个党派,民主党、共和党上来对中国就会温和的,不会的,两党的共识,他两者之间只存在着我比你左一点,我比你右一点,但咱俩都是往右的。美国政治的变化核心在于不管民主党和共和党,对中国的压力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他俩谁压力多一点谁压力少一点,谁在外交上压力多一点,谁在经济上压力多一点,仅此而已。
对中国来讲现在也麻烦,在过去的80年代、90年代,西方在不断包容融合右翼化,同时当时的中国也在不断地往右走,当然此处不是指的中国的右倾。注意西方右翼概念和中国完全反的,你们不要觉得是错误的,如果你觉得错误的,你先了解了解什么是左派右派、左倾右倾、左翼右翼。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东西,你肯定对左和右在中国和西方的框架里完全是颠倒的。
中国也是朝着包容、融合的,所以我们才有了非常好的入市、WTO、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操作。我经常说家庭中女生是天生右翼,右翼有一个典型特征,右翼可以叫民粹,可以叫国家主义,可以叫爱国主义,极端右翼可以叫纳粹。但右翼的特征很明显,“我没错,都是你的错”,这就是右翼。
家庭中女同志天生带有,当然我不是歧视各位女士,这是你们DNA里带的,两个X里带的,如果家庭中男生是左翼,家庭是幸福的,什么意思呢?“老婆,没事儿没事儿,都是我的错”,男生是个左翼,家庭很好,左+右。
如果男女都是左翼,这简直是幸福无比了,男生回家了,女生把拖鞋一放说“老婆你打会儿游戏,我正做饭呢,一会儿做好了叫你洗手吃饭”,这个男同志真的去打游戏了,吃完饭了说“你歇一会儿,看会儿剧,我来把碗洗了。”你可千万别当个大直男,锅一甩又去玩儿了,不行,时间长了,她会右翼化的。
此时你也表现出左翼特征,你家庭就是融合的。家里如果两个右翼就完蛋了,都是你的错我没错,凭什么说是我的错?就是你的错,就是你做错了。直男碰上女生,一般来讲没啥好组合,两个右翼就是战争,打架到离婚。
不要认为这是在讨论家庭、婚姻,同样在讨论国家,同样在讨论全球。当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组合出现统统左翼化的时候,就是包容、融合、全球化共同增长的俱佳的历史环境,当全是右翼化的时候,就是战争。
我们现在的大麻烦在哪儿?就在这儿。全世界在过去5、6年时间里已经陆陆续续都在右翼化了,右翼化的特征,政治的重要性已经体现出来了,选票回归传统的特征已经体现出来了,反移民的特征已经体现出来了。
我之前说过,这两年全球著名的交易就是“多美国,空加拿大”,原因就是加拿大的小土豆放了那么多印度裔进来,就完蛋了,加拿大的核心矛盾是什么?经济增长创造了五个蛋糕,原本加拿大的国民可以一人吃一个,现在放了10个阿X进来,加拿大问题是分配,当分配不够的时候,一定会趋于保守,一定会趋于右翼化,一定会趋于反移民。
各国都一样,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英国那时候有过排华,现在又开始反穆斯林了,这正常。世界的动荡不是简简单单表现在单纯的资产上,前两天英国又出台了新的政策,你只要非英国国民的,原则上来讲要交遗产税的,英国政府也要收你的遗产税。我之前跟很多富人说,别天天琢磨避税了,包容融合的时候藏点私房钱是没事儿的,当都右翼化的时候,你再藏私房钱你就完蛋了,现在全世界的大麻烦是什么?找个税率低的地方该缴的缴。当年川普上来的时候20%只要你愿意回流美国,全部合法化,你看有多少资本往回回流?所以你们知道左翼和右翼大概的框架和特征,这才是我那本书里的真正精髓,但被删掉了。
你把它理解了,你对应的穿透到经济上,穿透到利率上,穿透到资产上,你会门清儿的,这就是大类资产的精髓,真正的精髓。你要问这东西谁创造的,索罗斯那批人,本森特那批人,整体框架大家都是一样的。
我到底在讲什么?其实我就是在讲回顾,因为从那一刻开始,几个问题就在陆陆续续暴露。美国在进行重构,川普上来以后方向继续重构,这里面其实就涉及到民主党为什么是错的,民主党的很多政策为什么是极端左翼,左翼政策不一定是对的,右翼为什么会使得美国进入到增长通胀利率的环境。
包括有些华人带有意识形态,我只能说一句话,我们作为全球投资人,最佳的选择是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对我来讲,我非常清楚左有左的问题,右有右的问题,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的好处,我不会站在任何一侧。我的答案是全世界选择往左走,我就知道我的交易路径是什么,全世界选择往右走,我也同样知道我的交易路径是什么,但我绝对不会站队说谁是绝对正确的,否则的话就会压错宝。世界有时候不一定按照我们的意识走,美国的这次大选也是典型的结果,其实我也没想到,美国右翼化的速度会这么快,推进速度会如此迅速。本来想的是民主党还能够撑一撑,但现在来看基本上是完败的。
对于中国来讲,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外患的问题,还包括了内忧。综合在一起,会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答案,之前很多人问我中国到底和日本一不一样?网上这句话炒的纷纷扬扬的,有人说中国就是会走日本的老路,有人说中国不会走日本的老路,你要问我正确的答案,我会告诉你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太泛了,如果拆的细一点我能回答你。比如你要问中国的居民部门和日本的居民部门一不一样?我的答案是一样;中国的企业部门跟当年日本的企业部门一样不一样?我的答案是不一样;中国的政府部门和当年日本的政府部门一不一样?我的答案是不一样;中国的金融机构跟当年日本的金融机构不一样?不一样;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当时90年日本面临的国际环境一不一样?不一样。
你说最后的答案是什么?如果站在纯居民角度来讲,我可以告诉你99.99%可以复刻,但如果站在大的国际环境上来讲,可能得到的是完全不同于日本的最终答案。用我的话说,你是说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没有意义。
所以我大部分时间给你们分拆的是日本居民部门和中国居民部门的比对。而日本的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发展模型我也给大家分享过,去年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巴菲特买三井、三菱、丸红、伊藤忠商社,大笔发行日元债券购入到日本的三井、三菱、丸红、伊藤忠这些资产中,他到底在干吗?
那时候第一财经找我说付总你去讲讲巴菲特为什么买,我发现很多评论人员单纯在讲三井、三菱、丸红、伊藤忠资产怎么样,稍微聪明点的会讲到当年的商社们是日本的海外资产,是日本Carry trade套息交易的主要收入端。再聪明一点的会讲到巴菲特在参与日本过去40年存量财富的再分配。
我可能明年把我们家小儿子送到日本去,我跟他讲的很清楚,我不需要你去学习人工智能、AI,为啥呢?你好像没那么聪明,也不是IT技术男,你把日语学好,能考上应庆就不错了,那里面都是一些日本传统贵族的姑娘,你娶一个就行了,最好她们家都是80岁90岁的,你就躺赢就行,等她们家80岁90岁的明后年一挂,房是你的,股权是你的,土地是你的,财富是你的,存款是你的,咱们就参与日本存量40年财富再分配。巴菲特是用钱去参与,我们用人参与,本质上都一样,你买股票,我把儿子嫁过去,这都是参与财富存量分配。
你们要明白日本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日本的核心是参与分配,而不是参与增长。很多人不太理解,因为他在国内没参与过分配,永远都是增长处在哪个环节,我距离权力近一点,资源近一点,资本近一点,我就多吃点,卖劳动力的就少吃点。当经济增长增速不够的时候,最底层就没饭吃了。经济增长5,可能各个阶层的体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网上会有些人说经济数据造假,真的造假了吗?也许没有。5代表的是整体的蛋糕,而你的体感仅仅代表你的阶层。
在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调研中,我们到底做对了什么?
第一,在2020年疫情后,那时候长白山论坛我跟大家讲的很清楚,我说的非常赤裸裸,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那时候券商们都很Happy,因为他们永远需要Happy,只能做多。但对于我们做Hedge Fund出身的来讲,我可不能这么做,我这么做我就完蛋了,我的钱在里头。10月8日之后,有人在里头吗?千万别自己麻醉自己,那都扯淡。网上一般来讲,拿所谓的这种东西蒙蒙别人可以,你自己信了就完蛋了,就跟当时“6000点不是梦,1万点刚起步”,记住那话是说给散户听的,你信了那你就完了。核心是什么?从我们的角度非常明确地大家,大家的预期很高,但现实很残酷。
那两年跟各家公募基金每个季度做交流的时候,他们没法去理解现在的经济情况,比如说那时候我跟他们讲网约车司机、外卖,那两年我大量的调研样本参数是底层。经济增长消费扩张升级的时候,调研样本是富人先进五星级酒店,富人先买超跑,富人先吃海鲜,然后你的样本参数是下沉的,到最后是老百姓吃上海鲜,老百姓开上汽车,老百姓进五星级酒店。
但是当经济收缩的时候,倒过来的,第一步先收缩的是底层。我前几年我说每年现在新增几千万的网约车司机,你们都没有想想人从哪儿来的吗?有人说了,农村劳动力进城,我说都啥年代了,还农村劳动力进城,这又不是你当年搞大规模基建城镇化建设的时候缺农民工,把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过来。现在的农村你去看看,哪儿还有劳动力,除了老弱病残幼以外,还有劳动力吗?你就没想想这两年突然激增的两千万的网约车司机这些人从哪儿来的?答案很简单,中产阶级的陨落。只不过是你的阶层不一样,你看的问题不一样。
很多人的调研很有问题的,很多人说美国通胀导致美国居民部门水深火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看我打电话问了我在美国的朋友,他们都很惨。我说那你美国朋友的样本是个什么状态?他一描述,我说那当然惨了,他们以前爽的时候是老公在中国挣着通胀的钱,老婆在那边花着通缩的钱,享受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还不交税。现在倒过来变成了老公在国内挣不着钱了,海外人家上门给你弄个草皮清理一下要多收你50美金一小时,你的钱没增长,花的钱多了,你当然难受。我要是那个铲草皮的,我会告诉你那点通胀算个屁,5块钱的三明治涨到7.5元,翻了50%,对我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你们家弄个草皮,挣50多一个小时,劳动价值提升了。从事劳动的人就很舒服,从事单纯支出的人来讲你就难受了。
你要调研的样本是一样的,前两年的样本收缩的是时候是底层先吃苦,但对宏观经济数据影响不大,你们记住一点。
我就说网约车司机,如果你在广州做调研,他们的特征就是有钱没钱,今天都吃龙江猪脚饭。但注意,北京北四环的网约车司机吃的中午盒饭到多少钱吗?15块钱送瓶水,还带锅包肉,猪肉炖粉条子,耙子肉,嘎嘎香。但你记住一点,千万别问肉多少年,问你就吃不下了,因为基本上都是80年陈酿拉菲,一定是冻肉,一定是冻了20年、10年以上的肉,不然怎么那么便宜。所以你们也不要瞧不起预制菜,我觉得预制菜很好,没有预制菜老百姓日子更苦,有预制菜老百姓好一点,为啥?12块钱能吃饱,还能吃上肉,吃上足够的蛋白质。
你就记住一点,当你都吃12块钱了,你还注意肉多少年吗?现在统计中国在讲需求的时候很有意思,我从来不会用一个数字,从来不会用中国的CPI,中国的CPI一直有一个大的问题,当年宏观经济数据设立的时候中国老百姓第一目标是解决吃穿,解决温饱,所以对我们来讲,物价中的菜价、猪肉价格、粮食价格、油价波动,我们看的比天都大。
那时候一般来讲,领导们下去做慰问的时候,第一件事儿都是去家里掀锅,动作都很标准,打开锅看看你吃啥,这个动作其实就是因为当年我们的重要问题是解决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所以我第一件事情就关注你吃的情况。但改革开放下来以后,到现在为止,吃如果都成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了。
为什么不用数据?因为数据中这部分的波动很大,这部分的波动已经跟需求没关系了。比如说城市里洪涝,那蔬菜价格那几天就会暴涨,那种变动其实影响已经不重要了。我们现在讲需求,比如中国经济从2019年获得大问题,非常麻烦,你们不要觉得现在的经济问题是现在,是2019年就开始了,在今年是恶化的,所以今年的情况你们都不知道有多严峻,数据里已经告诉你,非常严峻,而在调研的时候更严峻。
8、9月份的时候,必须转向,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过去的一年大家都养成了一种习惯,这也是右翼化的特征,右翼化的特征就是我没错都是你的错,我不许你说我错。你想想,家里的老婆你敢说她错吗?到最后男生就是出门抽烟,不吭。
过去几年我们的右翼特征当中体现出来的,大家都有一种习惯,国内经济不许说不行,谁说不行谁就是叛徒,谁说不行谁就是不爱国,谁说不行就网上攻击他。问题是诞生了另外一种生意,什么生意?你们懂得,你只要说这东西遥遥领先,8000块钱的东西就能卖18000。
在我的角度看很简单,这是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变动的核心,但是真正可怕的是如果大家都不去讲,到了关键的时间点上,会使得所有的信息反馈形成谬论性错误,最后你们会发现,连决策层都做出错误判断,那就完蛋了。
到最后谁是那个误国误民的,历史会有正确评价。最上头在关键的时刻该做调研,该让你发声,还是要发声的。8、9月份到底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部分人在当时并不了解,8月27日开始,你们关注一下所有的金融峰会和论坛上,全部让你敞开了讲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
当然只是说我当时在大湾区论坛上讲话时间不够长,大家传播更为广泛,但不是说我胆大讲。当时下午讲完之后,晚上就有朋友发“付总,这能讲吗?”我说“如果能讲,你要想想为啥?”24小时都不到,大概12小时左右,第二天早上易纲同志在上海的外滩金融论坛上马上跟你讲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通缩的风险,以及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所有人从8月份到9月份,用的词都是一模一样的,中国经济当前核心问题有效需求不足。其实我想说,有效需求从2019年开始就在下降了,而此次的有效需求非常麻烦,可以说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
我在9月初的时候,提的政策建议里,我都没有用“解决”,我用的是“对冲”。9月11日我怕大家对这个事儿理解不深刻,当时演讲的原题目是要注意有效需求问题,赶快出政策对冲,9月11日我把东西又给你写出来,再讲了一遍。
但那时候会发现社会上的整体风气依旧沉浸在“不许说我们不行,我们挺好的”。到现在为止,现实情况是什么?你觉得资本市场起来这一下,猛冲这一下跟经济好有关系吗?恰恰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差才来了这么一下,而不是经济好。现在出的所有政策有没有达到目标呢?有一讲一,没有。能不能达到对冲的目标呢?我觉得对冲一点点,解决肯定不可能,因为你如果仔细地了解这次有效需求的复杂性,意思是告诉你这事儿挺难,因为里面掺杂了中短长期的因素。其实在疫情后,我们当时就做出中国国内经济的预期很高但现实很差的根因也来自于有效需求背后的矛盾。
有谁记得前两年我在各个公开演讲中,一直跟你强调国内经济的核心变量是什么吗?我老跟你们讲到人口的问题,老跟你讲到老龄化的问题,几年前跟你们讲到现在为止,通过金融市场、资本市场、银行背后的数据大概都能看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老龄化对于中国、韩国、日本都不是好事儿。
西方经济研究中研究移民政策,中国、韩国、日本研究人口出生,因为这几个国家的历史决定了他不会有大规模移民的。你别动不动就来一句,老龄化了人口出生少了,北欧怎么怎么样,好家伙,你这一刀切出去,你玩过《文明》吗?马上《文明》就要上新了,大家可以Steam上下载玩一玩,开局资源要素是不一样的,最后你组成的文明和帝国发展战略也是不同的,别动不动做瞎对比,没用的,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大问题。
这是所有这次有效需求的组合,包括下面我们对的政策建议,不用看了,意义不大。
核心的就用这两张图够了,很简单。
第一,我不会用CPI这个数字就是因为里面含了实际上已经跟现在有效需求没太大关系的。用的什么呢?把高清大图放大到2007年之后,我们用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以后的通胀。简单讲,我要关心的是老百姓吃饱饭以后没事儿干的价格,你没事儿干的价格高,就说明你的有需求好,你没事儿干的价格低,就说明你有效需求差,就这么简单。至于吃饭这件事情,非常容易解决,龙江猪脚饭。
说实话,你们点20块钱30块钱的外卖,成本价格就4块钱,4块钱你都吃的嘎嘎香,可以想想,食品工业发展到现在为止,防腐剂、添加剂一加,成本是很低的。当然了,做不到既要又要还要,既便宜,又好吃,还健康,还得是厨子现割肉现做,你想多了,你要想吃现割肉现做,你掏50,我去你家做,你就掏5块,那就是预制菜。你们要明白,这是解决吃喝拉撒很重要的因素。有的时候,左右两边不可共同都有,健康和便宜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健康很贵的。
大家先看放大版的数字,2019年是整个平台的顶峰期,2019年后的典型特征是总需求曲线一直在降。10月份的数字是负的,没有疫情,没有2008年金融危机的外需崩塌,从2002—2024年,长达22年的时间里,在没有任何重大风险的情况下,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有效需求为负。负数啥意思?非常简单,中产阶级节衣缩食,这个宏观数据就告诉你这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