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过年前都会举行团拜会。以往,团拜会都是总书记主持,总理讲话。今年不同以往,2015年过年团拜会,是总理李克强主持,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有政情观察人士认为,这是继习李王等人的集中现身之后,再次通过这种高层行动而各有侧重的安排,向外界传达出其内部团结一致的意涵。
李克强所扮演的角色
自十八大以来,中共当局力推的每一次重要动作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的影子,甚至外界认为所有这一切渐渐成为他一个人的“独角戏”。而今借助他的旋风式外交,近10次的外访,相继举办亚信峰会、北京APEC峰会,习*近*平本人也顺利成为全球舞台上的中心角色。11月初,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曾公布2014年世界最具权力人物榜,即位两年的习*近*平排名第三。该刊称,“今年10月,他获得了一个额外的称号: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他有着惊人的正面公众形象。”实际上,两年间,他已被不断加诸“习大大”、“新改革设计师”、“亚太地区主人”甚至“中国的新皇帝”……
而在习*近*平的身边,李克强却显得有些低调。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有关李克强的负面消息也曾热传。有分析人士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这仅是一些舆论哗众取宠之举。因为从两年来主持国务院工作的日程来看,李克强着实忙得不可开交,具体施政者的角色是李克强最为鲜明的标签。2013年末,在第五代领导班子上台一年之际,曾有不少媒体称,无论是反腐还是改革,“习李一年”超过“胡温十年”。在中国政治体制内,李是个“很靠谱”、人脉很广的领导人。所以,他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意见就十分重要;在他负责的关键经济领域里,拥有很高的发言权。“这是李克强的优势”,消息人士称,过去一年里,李克强并非没有发过声,谈城镇化、谈经济发展和行政改革,这些都是他职权范围内的。只不过,他没有就超越经济领域的事务发表讲话,而那些都属于国家主席和中共总书记的职责范围。这一点与当年不时喊出“政改”口号的对比鲜明,也是李克强的政治敏锐和务实能力的体现。
其实观察者应当早有察觉,习*近*平最高领导人地位的确立,胡锦涛“裸退”,江泽民表态需要一位习*近*平这样强有力的领导人,习李王等政治局常委之间的统一行动和默契,坊间政治斗争论急剧降温,反腐、改革、军事、外交方面推出大动作时几无杂音,共同展现了本届执政团队领导层的“集中统一”,如今甚或可谓中共30年来凝聚力最强、最团结的一个时期。
习李步调一致再现“集中统一”
连日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在陕西和贵州探望基层的新闻占据了中国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纪检老干部团拜会上的讲话也在舆论场广为传播。
自第五代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习*近*平与李克强在过年之前探望基层渐成惯例。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内的过年前夕,习*近*平分别到过甘肃、内蒙古和陕西,李克强分别到过内蒙古、天津和贵州。在时间点上,习李二人基本保持了同步,只是调研慰问的地区和讲话内容有所区别。在此期间,习*近*平相关的新闻被置于门户网站的头条,紧跟着就是李克强的新闻。虽然对习*近*平与李克强新闻位置的安排有所侧重,但是就其探访本身来说,习李二人都可视为中央的代表,表达了领导层对基层民生的重视,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和实践。
事实上,习*近*平与李克强的统一行动不仅体现在这一方面,在布局中国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时,习李二人的动作也同样协调一致。在2014年中国实施高频外交为海外投资开拓空间时,在解释中国道路化解意识形态争执时,习李也在同一时期密集外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