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共系媒体:中共已提前选拔十八大高干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香港共系媒体:中共已提前选拔十八大高干
中央社记者王曼娜香港29日电)最新一期香港“镜报”月刊(阿波罗网编者注:中共在香港的外围媒体)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共已提前启动“十八大”高干选拔工程,其中2项硬性条件是45岁以下及现任正局级干部,确保高干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

“镜报”月刊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已开始统一部署“十八大”干部选拔工程,大陆各省、市、区及国务院各部、委、办,正积极准备将本部门最优秀的人才推荐给中央组织部,作为“十八大”开议前遴选省部级高阶干部的后备优秀人才。

据透露,中共“十八大”后备优秀人才的遴选条件,有2个关键的硬性条件,一是必须45岁以下,二是必须为现任正局级干部。选拔工作特别严禁候选人拉票、搞关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一经发现,一律退回不予任用。

至于“十八大”后备优秀人才的选拔程序,首先由中组部官员召集全体开会,讲明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统一思想后,与会者将自己认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名字写在选票上,投入票箱,再由中组部官员取走选票,带回去“研究参考”。

至于候选人得票结果,中组部并不会公布,以便使更多年轻优秀的局级干部“进入中组部的视线内”。

报导又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近期中国政坛掀起小规模人事变动,凸显的趋势是,部委官员空降地方担任要职,地方官员到国家重要部门出任高官,这只是中共“十八大”遴选干部工程的组成部分,表明省部级高官正进入轮换新阶段,循序渐进为“十八大”高层人事安排预作准备。

报导又引述党务专家指出,目前离中共“十八大”召开还有2年时间,但中共已提前启动“十八大”遴选干部工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年龄按梯队形式“5678”格局进行。

所谓的“5678”格局,即指1950年代出生的干部进入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众多的1960年代出生干部进入省部级领导班子,1970年代出生的官员逐渐成为厅局级官员的主体,1980年代出生的干部成为县处级官员主体。

消息人士也指出,中共各级官员的年龄梯次布局,不仅使众多的年轻干部出任各级领导职务,也意味着中共新一轮各级干部都能确保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

******************

阿波罗网附:

香港“镜报”月刊 网站上的自我介绍

《镜报》是一本立足香港的民办的以政论为主的高质素综合性月刊。它是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区大紫荆勋贤徐四民先生和港澳知名人士于一九七七年八月创办的,一九九四年香港一批知名企业家参股加入董事会,增强了镜报的实力。

镜报创刊二十九年来,始终以「振兴中华、诚实敢言」的宗旨赢得读者。海内外政界人士、政要智囊、经济学家、军事专家、国际问题专家、法律专家、人权专家、理论学者、科学家、文学家、教授博士、海外华裔学人、高级新闻人士、高级行政人员、著名企业家都为镜报撰写文章或接受访问。镜报信息灵通新鲜可靠,评论公允精辟独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人快我深」的风格,成为人们观察、认识中国内地、港澳、台湾和国际社会的重要窗口,在舆论界起?匡正视听的作用。早在一九九五年,日本的小岛朋之教授就称,香港有参考价值的政论杂志只有镜报一两家。近来,著名大信息网站更把镜报列为四家值得介绍的政论性刊物之一。香港特首夫人董赵洪娉称镜报是「人民喉舌」。镜报「观察中南海、评说怀仁堂」,以及有关香港时局、军事战略等重头文章,不仅常被台港澳、东南亚、欧美加等报刊摘转,更经常为中国内地销量达数百万份的《参考消息》和多家刊物所转载,有的还被作为「内部参考」推荐给中央有关部门,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二○○二年,江泽民主席亲自为镜报创刊廿五周年题词﹕「以弘扬正气之笔,写爱国爱港之情。」

镜报除畅销香港、澳门、台湾和远销东南亚欧美加等世界各地外,更是少数能够进入中国十三亿人口这个巨大市场、发行量居于前列的境外刊物之一,不少四、五星级酒店和国际机场均摆售镜报,销量逐年上升。

镜报作为独树一帜的权威刊物,在许多国家的政府决策机关、驻外使馆、商务机构、军事部门、企业集团、科研学术部门和高等学府中都有订户。海内外众多的政界军界工商界人士、中产阶级、专家学者、教授博士、大专学生乃至普罗大众,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均为镜报的长期读者。镜报在海内外各阶层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海外中国问题专家和外国驻港外交人士将镜报视为研究中国政局走向的重要参考资料。海外工商企业家更通过镜报了解中国发展前景,决定投资和发展方向。

  十七大常委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9/0731/13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