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中医
老中医点评各种水果~~~太有用了
2008-11-22

一日一苹果, 医生远离我 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腹泻需用锡纸包裹、煨熟吃 含最多果糖、有机酸、果胶、微量元素 1.果胶:属于可溶性纤维,促进胆固醇代谢、降低胆固醇水平、促进脂肪排出; 2.微量元素:钾扩张血管、有利高血压患者;锌缺乏会引致血糖代谢紊...

中医秘方调出迷人体香
2008-09-26

这就是今夏最时尚的事情——通过中医调理,拥有自己的天然体香。一部经典的《闻香识女人》让人回味无穷。除了阿尔帕西诺在片中精湛的演技,最让人体会颇深的就是体香之于女人就好像一种标签。事实上,人可以通过食物产生各种独特的香味,这种利用药物或食物内服,使人产生香味...

中医秘方调出迷人体香
2008-09-26

这就是今夏最时尚的事情——通过中医调理,拥有自己的天然体香。一部经典的《闻香识女人》让人回味无穷。除了阿尔帕西诺在片中精湛的演技,最让人体会颇深的就是体香之于女人就好像一种标签。事实上,人可以通过食物产生各种独特的香味,这种利用药物或食物内服,使人产生香味...

《思考中医》在读书界放了一把火
2008-09-09

  刘力红教授在读书界放了一把火,烧得人们重新对中医这个古老神秘的学问产生兴趣,尽管这种兴趣更多地表现在不绝如缕的争议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刘力红教授来成都的次数引起了本报记者的关注,在他的《思考中医》一书里,也看得出他对四川、对成都似乎有特别的偏爱。  ...

中医历史故事: 长寿之道 众说纷纭
2008-08-30

《内经·素问》开篇有一段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之。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就是说人应该避开暑、热、燥、湿、寒等外界的致病因素,做到清心寡欲...

中医历史故事: 汪精卫与“取缔中医”
2008-08-20

可以这么说,西医是显微镜,它看得仔细真切;中医是广角镜,它的视野很宽广。其实,中医有中医的长处,西医有西医的优点,我们不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西医,也不能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中医,更不能取缔中医。 汪精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卖国贼,曾经是国民党的要员。...

中医历史故事: 胡适看中医
2008-08-18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一生致力于西方文化的传播,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成为其攻击的对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20年胡适突然生病了。他发现自己吃得多,喝得多,尿也排得多,人却日益消瘦下去。新派人物生病当然要去看西医了,北京协和医...

教你10招 分辨谁是好中医
2008-08-17

为告别老毛病“腰痛”,一直求助于“一针下去,全身筋骨好像一点一点松开,立刻可以动起来”的老中医。可前几天,老中医休假,于是换了个医生,同样的针灸,却不但没有缓解腰疼,反倒越发疼痛。这才发现,原来中医间的差距竟如此悬殊!为让你迅速分辨好中医,我来给你支...

素问、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汤头歌诀
2008-06-26

 

编者按:中医是人与自然高度合一的一种境界,是以不对自然界进行结构性破坏而产生价值的一种科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之一。本网特选入门中医前的基础经典以提供有志学习中医的人士作为入门之学。

中医看相:从五官知健康
2008-05-25

 中医认为,五官与身体的五脏健康息息相关,五官气色之好坏透露出人体健康的蛛丝马迹。因此,只要善于每天早晨在照镜子时好好观察脸上一些变化,再综合自觉症状等,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就能大致掌握,可以让你及时就医。 脸色VS气血   面部的色泽是气血通过经络上...

中医师建议:耳朵按摩 增强考生记忆
2008-05-23

考季到了,一位赖姓家长忧心小孩记忆力差考不好,日前至署立嘉义医院求助中医,医师张春芳以“生慧汤”处方,改善其儿子读书状况;张春芳强调,除了吃中药,按摩耳朵也可增强记忆,考试前按压耳朵上面交感、脑点等穴道,不仅可以减缓紧张,还可增强记忆及逻辑思考能力。 嘉...

中草药入饲料 鱼虾活跳跳
2008-05-14

台江鱼塭养殖业者颜荣宏不藏私,公开可提升鱼虾免疫力的中草药配方。记者郑光隆/摄影 安南区台江鱼塭养殖业者颜荣宏参加漂鸟计画从事生态养殖业,他认为「防治鱼病,不如提升鱼的免疫力」,研发中草药配方添加鱼饲料,效果极佳,在越南养殖草虾的台商有...

中医让你有好脸色
2008-02-26

中医认为,颜面与脏腑气血的盛衰有关,面容老化的关键原因是气血虚亏。气血是滋养皮肤、令面容保持较好年轻的物质基础,气使皮肤莹润光滑,血使皮肤颜色红润。   对于容颜的美丽,中医学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中医认为,颜面与脏腑气血的盛衰有关,面容老化的关键原因是气血虚...

中医养生一点通
2007-12-05

捏脊:赶走儿童失眠 让孩子取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使其背部平坦松弛。家长两手沿小儿脊柱两旁,自尾骶部开始,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每捏3~5次提一下,注意提肾俞、脾俞、肝俞。家长手法要轻快柔和。每次捏...

从穷留学生到千万富姐 海外创业酸甜苦辣
2007-11-10

人生中有1/3的时光在睡眠,枕头无疑是人们最亲密的生活伴侣。闯荡法国的青海女孩李梅抓住现代都市生活特点及传统中医精髓,设计出名为“一枕甜蜜”的系列枕头。浪漫的小枕头在里昂一问世就大受青睐,并作为艺术饰品成为法国青年的新宠!李梅本人也从一文不名的穷留学生成为...

名医专访:中医养生 受益一生
2007-09-18

胡乃文医师看诊近照胡乃文医师早年投入西方顶尖医学研究十多年,因机缘得闻中医后,折服于中医的博大精深,转而投入中医领域,成为妙手名医。这样的过程使胡乃文医师不仅学贯中西医学领域,更由于步入大道修炼的领悟独到,对于医理与病理有深妙不凡的见解,值得...

中医养生让女人一直美下去
2007-09-05

  从饮食中吃出健康  想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就要趋利避害,建立起科学的良好饮食习惯,克服那种胡吃乱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不良饮食习惯。从而提高了生命整体质量。  中医认为,规律用餐、合理搭配是“食养”的基本原则,同时食物还要种类多样...

让何祚庥闭嘴 第一次交锋就击退“科学斗士”
2007-08-20

我写的中医科学学专著、新闻评论集《第三只眼看中医----破解中医药生死密码》,历经数月的艰苦努力,终于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上市了。2007年8月8日在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举行了“《东方科学迎奥运宣言》发表仪式暨《第三只眼看中医》首发式”,来自中国科学院...

七专家呼吁删除教材中鲁迅对中医不敬言语
2007-08-15

图书《第三只眼看中医》8日发行,在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举行的首发式活动上,中国七位知名学者、被誉为“东方科学七君子”的毛嘉陵、刘长林、宋正海、张其成、姜岩、曹东义、黎鸣联名发表了《东方科学迎奥运宣言》。七位专家向教育部呼吁,删除中小学教材中鲁迅对中医的不...

陈晓旭病逝引发中西医之争:五大观点交锋
2007-06-29

核心提示:“林妹妹”陈晓旭病逝的消息再度引发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要不要废除的论争。抹去口水战的唾沫星子,我们需要理性探讨什么是科学?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中医护佑着中华民族繁衍至今,难道在科学的名义下,中医真的走到了尽头?   6月14日,卫生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