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茂春:与中国共产党和平共处,根本不可能政党民运☀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政党 > 正文
余茂春:与中国共产党和平共处,根本不可能
作者:
9月29日,美国前国务院高级顾问、战略思想家余茂春教授在《华盛顿时报》发表题为《中共国与战后国际秩序:共存的徒劳》的文章,直指“我们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永远没有和平可言。”这句话震撼政坛,也揭示出中共与自由世界之间的根本性对立。

9月29日,美国前国务院高级顾问、战略思想家余茂春教授在《华盛顿时报》发表题为《中共国与战后国际秩序:共存的徒劳》的文章,直指“我们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永远没有和平可言。”这句话震撼政坛,也揭示出中共与自由世界之间的根本性对立。

余茂春的国务院同僚称他为“国宝级智囊”。他以清晰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证据指出,中共从意识形态到制度设计,都与世界秩序格格不入。他写道:“认为可以通过与北京艰难的谈判,期待中(共)国遵循市场福音、尊重法治,从而引导这个共产国家走向民主资本主义的信念,一直都是一种幻觉。”

他进一步阐明:“三十年的接触政策已经证明这是错误的。中(共)国并没有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而是与之发生了碰撞。这场碰撞是结构性的、意识形态性的,并且不可调和的。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共产党和平共处,不是不太可能,而是根本不可能。”

余茂春指出,中共模式的根源,是建立在封闭、谎言和权力控制上的体制,与以开放、互惠、法治为基础的自由秩序水火不容。中共通过信息封锁和思想灌输制造隔绝,“每年有将近30万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而在中国的美国学生却不足1000人。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学生,背后对应着近3000个在美的中国学生。这种失衡是中共有意为之。”

他继续揭露中共的信息管控体系:“美国人可以随意下载TikTok,而中共封锁了所有美国社交平台——包括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Gmail、LinkedIn和Google。数以亿计的中国公民生活在被封闭的信息世界中,他们甚至相信新冠病毒起源于美国实验室。这并非误解,而是系统性的洗脑。一个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政权,在国际事务中也不会以诚信行事。”

在经济领域,余茂春更是直言:“中国企业可以自由收购美国资产,而美国企业在中(共)国却面临无穷无尽的壁垒……北京追求的目标不是共同繁荣,而是非对称性的收益。以为靠耐心能改变这一切,就像当年相信希特勒的承诺或勃列日涅夫的保证一样天真。”

他指出,中共体制与自由市场格格不入:政府操控汇率、补贴国企、通过政治命令分配资本,非国有企业的生存取决于党的恩准。马云的命运即是例证——“中国的财富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是可被随时收回的‘暂时性财富’。”

余茂春强调,中共“在本质上仍是一个共产主义独裁国家。党高于一切;产权概念不存在;法院服务的不是法律,而是共产党的权威。外国公司被迫交出技术、忍受监控、面对知识产权被盗的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所谓‘接触’,不是合作,而是勒索,而勒索不可能维持共存。”

他还指出,中共的野心“远不止于国境之内”。“一带一路”并非发展计划,而是控制手段:贷款制造依赖、依赖滋生顺从。港口、电厂、铁路等项目都是战略工具。与此同时,中共军事化南海、威胁台湾、支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表明其目标是“改写全球秩序”。

因此,余茂春断言:“这场冲突无法避免。西方世界建立在开放、互惠与法治之上,而中国共产党则建立在秘密、胁迫与党权至上的基础上。这不是可以‘协调处理’的政策分歧,而是根本原则上的对立。”

他指出,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与菲律宾等国通过“四方安全对话”(Quad)、AUKUS等联盟集结力量,正是因为他们明白:“与中国共产党共存是一种幻想,而幻想无法保卫自由。”

文章最后,余茂春发出明确信号:“幻想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共)国不是一个等待说服的合作伙伴,它是一个封闭的社会、非市场经济体、带有全球野心的共产主义独裁政权。它的体制使得共存不是困难,而是根本不可能。我们面前的选择十分明确:要么中(共)国接受开放与互惠的原则,要么它就继续被排除在它试图颠覆的国际秩序之外。”

回顾历史,这一警告并非空穴来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技术引进”、赫鲁晓夫的“我们会埋葬你们”,都揭示出共产主义体系一贯以欺骗和渗透为生。正如“冷战之父”乔治·凯南所言:“苏联政权本身包藏着自我毁灭的种子。”他的比喻恰如今日的中共——“像池塘里的薄冰,看似坚固,却无法承受任何力量。”

1991年苏联的轰然崩塌,预示了所有建立在谎言与暴力之上的共产政权,终将重蹈覆辙。正义或许迟到,但从未缺席。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冬琪

来源:阿波罗网李冬琪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