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封尘:夏明翰一首断头诗,多少上当人(图)☀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掸封尘:夏明翰一首断头诗,多少上当人(图)
作者:
夏明翰一人上贼船,殃及家人“四连坐” 在夏明翰的影响和带动下,其家另有四位亲人因参加中共的暴动而丢了小命儿。最大的死时26岁,最小的死时才19岁。

夏明翰误入了共产主义的歧途,不但没对中国人民的“解放”起到任何有益的作用,反而是在帮着共产党把中国人民往火坑里推。(公有领域)

夏明翰,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名字,他以一首“断头诗”为中共背书,并因毛泽东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中共对他推崇备至。本文将为您详述夏明翰入选中共“百名英模”的历史因由,并略述其家中四人在他的鼓动下短命而惨痛的人生结局。

夏门不幸出逆子

1900年,夏明翰出生于湖北秭归县,不过他是湖南衡阳人,他的父亲当时在秭归为官。

夏明翰的祖父名叫夏时济,曾中过举人,也考中过进士,之后在清朝为官。夏明翰的父亲夏绍范,以优贡生步入仕途,后被封为三品官衔,官至资政大夫,代理秭归知州。

如此说来,夏明翰是名副其实的清朝“官二代”。不过夏明翰虽然家境优渥,但他后来的人生并没有延续父辈的人生轨迹,而是误上了共产党的贼船。这是后话,先按下不表。

虽然夏明翰是湖南衡阳人,但由于祖父、父亲都是做官的,所以他年幼时和童年时很少在老家,而是跟着祖父夏时济、父亲夏绍范去过很多地方。

夏时济和夏绍范虽然都是做官的,但他们的思想格局却有所不同。夏时济相对来说是一个恪守传统之人,而夏绍范却是一个相对激进的人。

当时清朝的腐败已经积重难返,最终于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朝走向了灭亡。夏时济正是抱着不少清朝遗老“忠君”的共同心态,辛亥革命后,不愿在国民政府中留任,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家衡阳,这时的夏明翰已经12岁了。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夏明翰14岁的时候,也就是1914年,父亲夏绍范病世。从此照顾抚养夏明翰的担子就落在了母亲陈云凤和祖父夏时济的身上。

虽然当时绕膝在夏时济身边的孙辈人有十多个,但夏时济最看重的还是夏明翰,所以他对夏明翰是报以很大希望的,希望他将来能光宗耀祖,但夏明翰后来所做的事却让夏时济大失所望。

夏明翰并不喜欢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他不仅不把自己当做大少爷看待,而且还帮助工人干活,觉得人和人是平等的。但这些在祖父夏时济看来,夏明翰明显违背了传统的“主尊仆卑”的思想。对此,夏明翰没少被祖父责骂,但虽然如此,夏明翰却依然我行我素。

而在教育夏明翰知识的问题上,夏家内部也出现了冲突。因为祖父夏时济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他希望夏明翰接受传统教育。而母亲陈云凤却是思想开放之人,她希望夏明翰能接受到新式教育,所以,夏时济和陈云凤在教育夏明翰的问题上,就出现了矛盾冲突。

由于有了母亲的支持,夏明翰在1917年,就违背祖父的意愿,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三甲等工业学校机械科。这个学校虽然是一个新式学校,但校长却是一个颇具正统思想的人。校长对同学们说:“上帝就是你们头上的星,做人要忍耐,不要造反。”对此,夏明翰心行极度的不满,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很出格的事情,他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洋衣洋帽洋袜子,头发也有洋气。

下联:卖国卖民卖祖宗,江山也快卖完。

校长看到这幅对联,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把夏明翰找来责问:“谁让你这么做的。”夏明翰说:“上帝让我这么做的。”校长听了更加生气,大声说道:“你还敢乱说。”夏明翰说:“校长,你不是常教我们,做人要忍耐吗?为什么这么生气呢?”校长被夏明翰气得一时语塞,只得悻悻地离开了。自从这件事后,夏明翰的反叛性格在全校出了名,大家都知道了这位“刺头”大少爷了。

此事传到了祖父夏时济的耳朵里,他对夏明翰的所作所为非常担心,因为这不是自己想看到的样子。夏时济想看到的是,夏明翰能做一个老老实实、光宗耀祖的本分人,很想把夏明翰重新带回尊师重道的正路上来。但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又加深了夏时济和夏明翰之间的隔膜。

其一。1918年,军阀吴佩孚攻占衡阳城,由于当时夏家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毕竟夏时济是清朝遗老,又是衡阳官绅中的重要人物。而吴佩孚攻占衡阳后,想结交当地大户、衡阳官绅重要人物夏时济,吴佩孚为表示诚意,不仅亲自拜访,还亲写字幅“德盖衡岳誉满湘南”八字送于夏时济。

在夏时济眼里,吴佩孚虽然是军阀,但终究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对夏家如此看重,这让夏时济非常感动。夏时济珍重起见,就把“德盖衡岳誉满湘南”八字做裱,挂在堂屋的正厅。

有一天,夏明翰回到家中,得知情况,一气之下,就把吴佩孚赠的字撕了。这可把夏时济气坏了,但夏明翰却对祖父夏时济说:“您是百姓信赖的士绅代表人物,他吴佩孚只是一个舞刀弄枪的酸腐秀才。我们夏家铮铮铁骨,岂可拜倒在他的刀枪之下。”更闹心的是,第二天夏明翰又写了一首讽刺诗:

眼大善观风察色,

嘴阔会拍马吹牛。

手长能多捞名利,

身矮好屈膝叩头。

夏明翰写的这首讽刺诗,罔顾祖孙之伦,把爷爷说的一无是处,让祖父夏时济情何以堪?

其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迅速形成大规模抵制日货和查封日货风潮。有一次夏明翰趁祖父夏时济不在家,就把祖父藏起来的日货一把火给烧了个精光。

以前夏明翰所做的事,夏时济虽然不满意,但却没有跟夏明翰大动干戈。可这次不同了,夏明翰竟然烧了家中的货物,夏时济真的动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就把夏明翰关了起来。

在母亲陈玉凤的掣肘下,夏明翰逃了出去。谁料想,这一次离家逃走,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夏明翰被毛泽东拉上贼船

1920年5月,夏明翰离开衡阳前往长沙。1920年秋,夏明翰通过何叔衡、易礼容认识了毛泽东。

毛泽东与何叔衡、易礼容在长沙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早期干部学校),夏明翰认识了他们自然就加入了湖南自修大学。正是在这里,他阅读、接触了很多宣扬马列歪理邪说的书籍书刊,开始走近马克思主义。

经过夏明翰的“研究”,让他深深的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才是自己要寻求的救国救民的真正道路”,自以为找到了“主义真”,却不承想实质上是由于自身的激进和反传统,与共产党暴力革命的歪理邪说一拍即合,在共产党魔鬼说词的蛊惑下走火入魔,已落入共产党魔鬼预设的圈套。1921年冬,夏明翰经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夏明翰加入中共后,积极充当中共的马前卒,曾参加了中共旨在推翻国民政府的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

1926年10月10日,夏明翰和郑家钧结婚。在1927年过年前,夏明翰搬到了毛泽东、杨开慧住的院子里,如此他们两家就成了在一个院子里的邻居了。夏明翰和郑家钧后生下一女,名为夏赤云。赤云——连女儿的名字都带着共产党的印记,足可见夏明翰入共产党魔道之深了。

1927年4月12日,蒋中正为反击中共的浸透和作乱,果断发起“清党”,国民党开始大力抓捕、屠杀共产党人,使得中共损失惨重,党组织和机关也受到严重冲击。彼时夏明翰是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于是,夏明翰派自己的五弟夏明震去耒阳,之后得以恢复了组织和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同时又派自己的七弟夏明霹去衡阳东岸组织农民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史称“八七会议”。“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毛泽东回长沙密谋发动秋收暴动事宜,夏明翰此时则负责宣传和组织这场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暴动爆发后,很快就遭到镇压,毛泽东带领残部逃窜到了井冈山,与当初盘踞在山上的土匪武装会合,形成与中华民国对立的割据势力。

为了配合毛泽东在井冈山割据叛乱,中共湖南省委就派夏明翰去平江、浏阳一带发动暴动。但由于被内部人员出卖,夏明翰于1928年3月18日被捕。因夏明翰是中共重要人物之一,所以对他多次规劝,但对“主义真”铁了心的夏明翰执迷不悟,于是就决定处死夏明翰。夏明翰从被捕到被处死,仅两天的时间。

夏明翰于1928年3月18日被捕,于1928年3月20日,被押到刑场。在刑场上,夏明翰死猪不怕开水烫,随口谄了一首“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一人上贼船,殃及家人“四连坐”

在夏明翰的影响和带动下,其家另有四位亲人因参加中共的暴动而丢了小命儿。最大的死时26岁,最小的死时才19岁。

1.夏明衡。她是夏明翰的四妹,1902年出生,她是湘南妇女运动的“领袖”。1927年,蒋中正发动“清党”,之后国民党就开始奋力抓捕屠杀共产党人。1928年6月,夏明衡被追杀,她为了不让抓住,也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于是投水自杀,时年26岁。

2.夏明震。是夏明翰的五弟,1907年出生,他曾领导参与了湘南起义,并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28年3月21日,在祸起萧墙的一场内部暴乱中,夏明震被连捅了几十刀而死,时年21岁。

3.夏明霹。他是夏明翰的七弟,1908年出生,在哥哥夏明翰、夏明震、姐姐夏明衡的影响下参加中共暴动,后成为了湘南学联的重要人物。蒋中正“清党”期间,夏明霹落网。1928年2月28日,夏明霹伏法时才20岁。

4.邬依庄。他是夏明翰的外甥,生于1911年,年龄虽然不大,但在夏明翰、夏明震的影响下,小小年纪很快他就参加了中共的暴动。同样是在蒋中正“清党”行动中,邬依庄虽然见到舅舅夏明翰、夏明震、夏明霹和姨妈夏明衡先后被清剿,但仍然鬼迷心窍,以身试法,于1930年参加红军。后来在交战时中弹身亡,当时他才19岁。

结语

夏明翰用临死前的一首“断头诗”,为中共的“主义真”背书,中共如获至宝,泼天张扬,让无数中国人受骗上当。今天我们不妨看看两个简单的事实:

第一: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后,共产主义已经被公认为“一种彻底失败的破产的意识形态。”

第二:全世界共产政权国家,由高潮时期的23个,锐减到目前仅剩五个。至少18个国家经过“试错”,彻底否定抛弃了共产党。

事实证明,夏明翰的“断头诗”,已经从一个“主义神话”,沦落成一个“历史笑话”。正是——

砍头做哀魂,

哪来主义真?

傻死夏明翰,

更傻复何人?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