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议:尽早用无人兜底的态度过一生万花筒 ☀阿波罗新闻网
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人生建议:尽早用无人兜底的态度过一生
世间没有永恒的避风港,唯一的稳妥,是让自己成为那艘不沉的船。

01

这些年,因为写作需要,我翻阅了很多以前的新闻,其中一例让我印象很深。

2009年,一个23岁的健康青年,在自己家中被活活饿死。

他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河南第一懒人”杨锁。

他从小就聪明,却从不学习,理由是“我爸妈会养我一辈子”。

后来干脆不去学校,整天躺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十几岁时连做饭洗衣都不会。

直到父母相继去世,失去依靠的他,依然沉溺于被喂养的惯性,最终在无人兜底的现实面前,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杨锁的例子,很极端,但在生活中幻想别人兜底而遭受挫折的人,不在少数。

我有一个发小,从小家里条件就很好,父母经营着一家大酒店。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小县城里的一个酒店足以保证两代人衣食无忧。

所以他经常逃课上网,还说:那么拼命学习干嘛,大不了我以后就继承家里的饭店。

谁知几年之间,家境破落,他不得不只身南下,在深圳的工厂流水线上,用体力偿还现实的无情债。

我们都曾幻想:若永远有人托底,跌倒时总有人搀扶,前路永远有人照亮,该多好。

但生活总会以它的方式告诉我们:世间没有永恒的避风港,唯一的稳妥,是让自己成为那艘不沉的船。

真正的成熟,是收起幻想,提前备战。

在风平浪静时修船造桨,在无人可依时成为自己的那座山。

02

每次重读《围城》,都不免为方鸿渐深深叹惋。

他的人生,是一场典型的“好牌打烂”的悲剧。

他出身优越:父亲是地方名流,前清举人;未来岳父是银行家,因女儿早逝,将他视如己出,出资送他留洋。

有钱有势有人脉,只要他稍有进取,归来必是坦途光明。

可方鸿渐偏偏选择了“躺平”。

留学欧洲四年,他辗转伦敦、巴黎、柏林,游遍名城却未读透一本书,频繁转专业却无一门精通。直到回国前夕,连一张真实的文凭都拿不出手。

因为他心里清楚:身后永远有人为他兜底。

回国后,他在别人的“托举”下,先后历经三份工作,却次次狼狈收场:

在岳父安排的银行,他无所事事,连简单文稿也错误频出,终被委婉劝退;

靠好友赵辛楣推荐进入三闾大学任教,却因英语结巴、学识浅薄,每次上课都临时抱佛脚,很快被师生识破“水分”,再度遭辞;

最后通过关系进入报社担任资料室主任,仍不改懒散本性,常过午才到岗,最终在报社裁员时首当其冲。

每一次机会,都像是别人递来的救生圈,他却一次次任其漂走。

因为他总觉得,还有下一个会帮助自己的人。

方鸿渐的悲剧,不在于没有起点,而在于从未真正醒来。

他总以为身后有人可依,有路可退,却不知人生的主动权,早已在一次次“敷衍”中消耗殆尽。

没有人能永远为你兜底,即便有,那样的生命也早已失去了挺拔的姿态。

人这一生,可以借力,但不能依赖;可以受助,但不能放弃自我成长。

真正的清醒,是尽早明白:风雨来袭时,唯一不会撤走的屋檐,是自己曾经筑起的坚实能力。

03

传记电影《灵魂歌王》中有一个情节。

年幼的查尔斯因为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从此只能依赖妈妈生活。

一次,他被椅子绊倒在地,看不到四周环境的小查尔斯非常恐惧,下意识地呼喊:

“妈妈!我需要你!快来救我!求求你了!我很害怕!”

母亲闻声冲来,却在几步之外猛然停住。

她强忍泪水,看着查尔斯独自摸索,甚至当查尔斯把手伸向木炭,被火焰灼伤时,她也一言不发。

直到查尔斯慢慢熟悉了黑暗,并感受到了妈妈的存在。

从此,查尔斯不再依赖母亲作为“导盲人”,转而用耳朵倾听世界,独自一人面对黑暗,慢慢地成了美国灵魂音乐家。

人这一生,所有的依赖,都暗中标好了代价。

你指望别人搀扶,就放弃了站稳的能力;等待别人救赎,就交出了命运的笔。

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向外看的人,做着梦;向内看的人,醒着。”

真正的觉醒,始于看透:无人可永久倚仗,自己才是那堵最坚固的墙。

水饺皇后臧健和出身贫寒,15岁辍学,在医院做了一名小护士。

22岁时,她嫁给一位家世优渥的泰国援华医生,本以为生活从此有了依靠,未来可期。

谁知丈夫回国奔丧后,竟一去不返,音讯全无。

家庭支柱轰然倒塌,她的生活也坠入深渊。

走投无路之下,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远赴泰国寻夫。

却没想到,丈夫早已另娶他人。

愤怒之下,臧健和选择与丈夫划清界限,独自带着女儿去了香港

初到香港,她向亲友求助,却屡屡碰壁,尝尽人情冷暖。

她咬紧牙关,决心靠自己。白天在茶楼洗碗,晚上去医院做护工,日夜不停。

后来,她推起小车,到湾仔码头卖水饺。

凭着真材实料、用心制作,她的水饺渐渐有了名气,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

最终,她一手创立了响彻香港的“湾仔码头”,也把一段跌宕人生,熬成了励志传奇。

想起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写道: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选择。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从自己爬、自己走,再到自己扶着自己的过程。

人这一生,走路靠自己。

与其指望别人兜底,不如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想要的一切。

从今往后,把自己活成太阳,无需借助别人的光,也能照亮脚下的路。

《摆渡人》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答案是:自己。

所以,别再寻找那座不存在的靠山。

当你在心理上彻底断奶,亲手拆掉那些“护栏”,你才会发现:

孤勇,是通往自由的唯一路径;无人兜底,恰恰是你能站立成自己的最大底气。

从今天起,把生命的支点,从外在移回自己内心。

当你成为自己的岸,所见之处,便尽是通途。

愿你余生,以无依之心,行辽阔之地,活出自己的万里晴空。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赵丽

来源:洞见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