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或成为美国的软肋(图)☀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大豆或成为美国的软肋(图)
作者:

2025年8月1日,在伊利诺伊州德怀特(Dwight),马克‧赫尔曼(Mark German)将大豆从粮仓装上卡车,然后运到升降机进行销售。

(英文..;专栏作家Mollie Engelhart撰文/信宇编译)

多年来,我一直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一点:曾经极具坚韧性的美国农业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在提倡绿色革命之后,我们抛弃了祖祖辈辈那种在一块土地上轮作、综合饲养牲畜、实现多种收入来源的耕作方式。相反,我们接受了“要么做大,要么退出”(go big or get out)的模式。曾经种植多种作物、养活众多家庭的土地被翻耕,取而代之的是一排一排看不到头的单一作物。其中最大的单一种植作物之一,就是大豆。

在美国,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大豆。动物饲料、食用油、填充剂,以及数量惊人的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大豆。事实上,我并不讨厌大豆。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素食主义者,也吃过不少豆腐,我女儿也爱吃毛豆。她现在甚至还在课余时间在自家的菜园里种植毛豆。我们还把大豆播种到我们用来喂牛的覆盖作物中。大豆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它占据了美国农民种植作物的很大一部分,而我们的生存却取决于大洋彼岸的某个买家是否愿意现身。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大豆主要市场。他们购买了全球约60%的大豆,每年超过1亿吨。即使美国能够把大豆卖给世界上所有其它买家,他们的总需求量也只有40%,远不及中国的需求量,由此可见中国在大豆市场举足轻重。然而,随着今年收获季的开始,没有任何一张来自中国的购买美国大豆的新订单。这种沉默已经导致大豆的期货价格暴跌,现货报价萎缩。农民们开着装满豆子的粮车进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润一天天蒸发。中共可以等待。他们已经储存了创纪录的大豆库存,可以决定何时以及是否购买美国的大豆。然而,美国农民却没有选择。我们的杠杆已经到了极限。大多数家庭全年都在借债生产,期盼在收获时一次性还清欠款。如果大豆的价格暴跌,就没有缓冲地带了。

除此之外,这对美国来说真的是双重打击。即使中共拒绝下订单购买我们的大豆,我们仍在购买他们的农用化学品。我们的农田已深陷于依赖外国企业提供的种子与农药喷剂,有时这些企业正是生产药品的同一批公司。他们卖给我们的化学品令我们的土壤变得贫瘠,令我们的身体变得虚弱,然后他们又卖给我们治疗这些不良后果的药片。我们不仅依赖中共来消费我们的产品,也依赖中共来购买种植所需的投入品。更糟糕的是,美国现在已经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我们的粮食产量已经不足以养活自己的人民。

这并非抽象的贸易争端,而是关乎美国人生命的重大议题。2017年至2022年间,美国损失了近14.2万个农场。仅在德克萨斯州,这一时期就有超过1.7万个农场消失,超过160万英亩的农田消失。去年,德克萨斯州在短短12个月内就失去了4,000个农场。与此同时,美国的牛群数量已降至194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我们现在只能依靠从南美和其它地区进口肉类来满足需求,而我们自己的肉牛群体却在持续减少。我每周都会与那些感到陷入困境的农民交谈。他们专门使用设备,大量借贷,整个系统都围绕大豆或玉米建立。就像几十年来一直被困在1970年代价格的棉农一样,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出路。

我发出这些警告,并非因为我讨厌化学品,也不是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像我一样进行再生型农业耕种(尽管我确实如此)。我发出这些警告是因为这个体系正在我们眼前崩溃。我们一直傲慢自大,假装无休止的单一作物种植是可持续的,外国市场永远存在。我们一直盲目地忽视了一个事实:依赖中共购买我们的作物和提供我们的投入品会让我们处于危险之中。美国当代著名农民诗人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曾经写过:“吃饭是一种农业行为”(eating is an agricultural act)。我们变得健忘,对他的提醒置之不理。进行农业耕作,并不是对已经逝去的时代的一种怀旧生活方式,它是所有生命的基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吃饭,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农业的坚韧性并非源于将整个农场押注于一种作物和一个买家,而是源于多样性。这意味着将牲畜重新纳入土地,因为牛、猪和鸡可以提供天然肥料,循环养分,并增加新的收入来源。这意味着重建本地肉类加工厂,使牲畜不必长途运送到大型加工厂——此举既推高成本,又造成生产瓶颈。这意味着实现作物多样化,使大豆能够继续轮作,但不会在整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放宽监管,允许农民直接向社区、学校、医院和邻居出售食品,而不是强制所有食品都通过商品体系销售。这意味着重新调整政策,不是仅仅以蒲式耳(bushel,也译为英斗,主要用于度量农产品,1蒲式耳等于8加仑,约36.37升)为单位的产量来衡量,而是通过土壤健康、作物轮作和家庭规模农业等指标来奖励为提高农业坚韧性而作出的努力。

我知道,在再生农业、作物多样性以及摆脱农药的束缚方面,我的这些话上听起来像是老调重弹。但这并不是因为我是个讨厌水中添加化学物质的(主张自然、反工业化的)嬉皮士(hippie)。而是因为这个脆弱的体系正在压垮农民,摧毁农村社区,让我们的国家依赖外国势力来消费我们的产品和提供投入,而我们却已经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坚韧性并非可有可无的概念,而是关乎我们的生存。如果我们不正视现实,美国农民将继续滑向破产的深渊,而外国势力将继续掌控我们的餐桌,甚至在美国农民关停农场的时候大肆收购我们的土地。

作者简介:

莫莉‧恩格尔哈特(Mollie Engelhart)是一名再生型农业从业者和牧场主,致力于粮食主权、土壤再生,并积极推广自耕自足和自给自足的家庭农耕知识教育。她的最新著作是《揭穿自然真相》(Debunked by Nature,2025)。该书分析了我们对食物、农业和自由的认知,真实、引人入胜地讲述了她从纯素厨师和洛杉矶餐馆老板到亲自动手耕耘土地的农民的历程,以及大自然如何改变了她的文化规划。

原文:How Soybeans Became America’s Weak Spot刊登于英文《..;时报》。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