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一家汽车销售商的奥迪标志。示意图。
近日,在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上,国产奥迪以五折甩卖,一汽七人座SUV售价仅2.23万美元(约16万人民币),较标价低60%以上。这些超低价促销,揭露了中国汽车产业因产能过剩而深陷“内卷”泥淖的严峻现实,中国汽车业路在何方?
中国汽车超低价促销
据新华网近日报导,中国第二十八届国际汽车展览会在成都举办,游客可以从展出的近5000辆汽车中选择。国产奥迪汽车可享五折优惠。中国一汽的七人座SUV售价约22,300美元,比标价低了60%以上。
这些汽车由一家名为Zcar的公司提供,该公司表示,它从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处批量购买汽车,而之所以能够实现低价销售,是因为中国的汽车数量远远大过需求。
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上周五表示,由于价格竞争,其春季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行业调查显示,多数经销商库存爆满、亏损严重,制造商难以支付供应商款项,却持续从国有银行借贷扩建工厂。
顾问公司AlixPartners预测,中国现有129个电动车品牌中,其中仅有15个品牌在2030年之前具备财务可行性。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直言:“汽车行业的‘恒大’已现。”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张玉涵警告,过剩产能与价格战互相强化,恐陷入恶性循环。
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在30家上市车企中,净利润总和仅为377亿人民币。而日本汽车巨头丰田表示,截至2024年3月的财年净利润达到4.94兆日圆(约2296亿人民币)。
这场由政府政策驱动的产能过剩、恶性价格战与供应链压力,正将占中国GDP10%的汽车产业推向危机边缘。
产能过剩:北京政策导向的恶果
路透社17日报导,一项调查发现,中国汽车产量远超全球最大市场容量。顾问公司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能达5500万辆,是2023年2750万辆的两倍。中国电动车起售价低至1万美元,远低于美国市场3.5万美元门槛,导致制造商普遍无利可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外国品牌在华的市占率从2020年的62%骤降至31%;出口占总产量19%,达586万辆,却因低价竞争引发欧美关税壁垒。
路透社指,中共政策是这场危机的核心推手。这些政策以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为目标,优先考虑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而非获利能力和永续竞争。
2009年起,中共政府投入数十亿美元补贴,推动电动车发展,2017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设定2025年3500万辆产量目标,相当于美国历史纪录的两倍。
地方政府为实现税收与就业目标,竞相提供廉价土地与补贴。例如安徽长丰县2021年以低于40%的土地价格吸引比亚迪建厂,五年内售地8.3平方公里,换取税收与就业增长,县域经济增长率连年超全国9个百分点。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产能翻倍加剧,汽油车因电动转型而需求崩跌,进一步恶化了过剩问题。
不惜亏本 经销商售价普遍低于成本20%
价格战使供应链与经销商承压尤甚。
今年6月,政府要求17家车企在60天内支付供应商款项,但8月仅3家国有车企合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CADA)8月调查显示,仅30%经销商实现盈利,售价普遍低于成本20%。为达成车企销售目标,经销商常以8万元人民币回扣为诱因,低价甩卖库存,甚至不惜亏本。
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承认,经销商的售价比成本低了高达20%。她在6月24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这是“前所未有的”。
据路透社7月报导,电动车品牌Neta与Zeekr被曝虚报超6万辆销量,通过预先投保将未售车计入销售数据。这些已经计入销售数据的过剩车辆,大部分变成零里程二手车。其中有些车通过灰色市场在国内销售。
此次车展公司Zcar行销总监周岩表示,公司直接从制造商批量采购过剩车辆,得以低价转售。6月份周告诉路透社,Zcar从上汽通用汽车手中收购了3000多辆迈锐宝,每辆售价不到1.4万美元,低于标价2.4万美元。
新车也被丢弃至“汽车坟场”
阿里巴巴拍卖平台显示,今年超5100辆比亚迪新车被拍卖。2024年4月,阿里巴巴发布一条拍卖讯息,以105万元拍卖94辆东风本田车。图片中车辆停放在室内,车身布满污垢。
中国法院也一直在拍卖违约经销商的新车和未售出的汽车。深圳法院处理2018年产近2000辆腾势闲置车,售价仅为原价四分之一。法院指定的评估员发现,这些车几乎没开过,内装也是全新的。它们被丢弃在被称作“汽车坟场”的地方,包括杂货店旁村民晾衣服的地方。
中国最大的卡车制造商之一“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和对路透社表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即使亏损严重,也要继续销售和生产,因为这可以确保现金流,而现金流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小鹏汽车创办人何小鹏2023年预测,至2030年,中国可能仅8家车企能存活,每家需年销300万辆。
车企以扩张对抗内卷 政府降温无效 中国汽车业路在何方
7月30日,中共经济会议强调“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试图遏制过度投资,然而成效有限。今年前7个月汽车业投资仍增长21.7%,连续第四年强劲扩张。
电动汽车很像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生产得越多,增产成本就越低。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汽车制造商只有不断建造更大的工厂,即使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售价越来越低。
广州等6省市继续推出奖励政策,最高提供5亿元补助年产50万辆车企。去年,国有企业监管机构要求一汽、东风、长安、广汽等国有车企扩大产量而非追求盈利,长安汽车誓言2030年新能源车销量翻倍。
危机重重中,中国车企藉希望于创新步伐去赢得市场,这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比亚迪方程豹8搭载车顶无人机,仰望U9能通过液压千斤顶“跳舞”;吉利极氪提供吊床式座椅。这些花哨的配置,的确让比亚迪和吉利的销量迅速增长。
卡内基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与房地产、太阳能行业的产业过剩后的动荡如出一辙。
财狗商业评论呼吁政府调整政策,车企需以市场为导向,平衡创新与盈利,否则这场内卷风暴恐摧毁产业根基,拖累经济复苏。分析师预测,行业内洗牌需数年,地方政府可能持续支持弱势车企以避免大规模失业。
但是,车企以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弱势车企保就业,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中国车企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