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强势的父母,难养出独立自信的孩子教育育儿|儿童教育☀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为什么说强势的父母,难养出独立自信的孩子

如果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很强势的父母难以养出来独立自信的孩子,这个是为什么呢?强势的父母经常会帮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不需要选择,直接去做就行了,什么都要听父母的,离开父母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独立自信首先要自己做选择,即使错了,也明白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走了错误的路,才知道正确的路是什么。

而且孩子小时候正式思想成长时期,这个时间正式锻炼孩子自主的能力,过分的帮助孩子,只会阻断孩子的自我判断,不利于孩子自信独立,导致孩子不敢试错,怕还失败,不敢尝试,害怕出错等等。

其实很多强势的爸妈都这样:替孩子选衣服、定兴趣班,甚至帮孩子挑朋友;孩子想自己做决定,要么被否定,要么被打断;哪怕孩子做错一点小事,也会忍不住说“你看,不听我的就会错”。爸妈以为这是“为孩子好”,却没发现,孩子慢慢变得不敢自己拿主意,做什么都要问“妈妈,这样可以吗”;遇到一点困难就慌,觉得“我肯定做不好”——独立和自信,就在这些“听我的”里,悄悄被磨没了。

为什么说强势的父母

强势爸妈的“爱”,为啥会困住孩子?

1.替孩子做太多决定,孩子没机会学“独立”

强势的爸妈总觉得“孩子小,不懂事,选不好”,所以从“今天穿什么”“吃什么”,到“学钢琴还是画画”“跟谁做朋友”,都替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比如孩子想报画画班,妈妈非要让学钢琴,说“钢琴能加分,画画没前途”;孩子想周末跟同学去公园,爸爸非要让去补习班,说“玩能玩出好成绩吗”。

可孩子没机会自己做选择,就永远学不会“怎么判断、怎么负责”。比如小时候没选过自己喜欢的东西,长大填志愿、找工作时,就会慌得不知道选什么,只能等着爸妈拿主意;哪怕爸妈不在身边,遇到事也会手足无措,觉得“我没选过,肯定会错”——独立,从来都是在“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结果”里慢慢学会的,不是爸妈教出来的。

2.总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慢慢觉得“我不行”

“你这想法太幼稚了,别瞎想”“我说不行就不行,你懂什么”——这是强势爸妈常说的话。比如孩子想把玩具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妈妈说“摆得乱七八糟,听我的按颜色分”;孩子说“我想自己洗碗”,爸爸说“你洗不干净,还浪费水,我来”。

孩子的想法一次次被否定,慢慢就会觉得“我的想法没用,我说了也不算”。比如画完画不敢给爸妈看,怕被说“不好看”;想尝试新游戏不敢说,怕被说“幼稚”。时间长了,孩子不仅不敢表达自己,还会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行”——自信,是在“我的想法被尊重、我的尝试被鼓励”里慢慢建立的,不是在“你不行”的否定里长出来的。

3.怕孩子出错,把“试错”的机会也抢走了

强势的爸妈最怕孩子走弯路,所以总想“把坑填好,让孩子走直路”。比如孩子想自己整理书包,妈妈嫌慢,一把夺过来说“我来,你弄半天都漏东西”;孩子想自己系鞋带,爸爸怕迟到,蹲下来几分钟就帮孩子系好。

可孩子没机会“出错”,就不知道“怎么改正”。比如从没自己整理过书包,下次忘带作业本,只会哭着说“妈妈没帮我放”;从没自己系过鞋带,遇到鞋带松了,只会站在原地等别人帮忙。孩子没经历过“做错了再改”,就会越来越怕“出错”,遇到没做过的事,第一反应是“我肯定做不好”,而不是“我试试”——独立自信的孩子,都是在“试错”里慢慢练出来的,不是在“不出错”的保护里养出来的。

不用“放手不管”,退一步就好

1.给孩子“小事的决定权”,哪怕是“选苹果还是香蕉”

不用一开始就让孩子做大事,从日常小事开始:比如早上问孩子“今天穿蓝色外套还是灰色外套”,晚上问“今天读绘本还是玩积木”。孩子选了之后,哪怕你觉得不完美,也别否定——比如孩子选了灰色外套,别说“灰色不好看,穿蓝色”,而是说“灰色很显精神,你选得不错”。

慢慢的,孩子会知道“我能自己做决定,我的选择是被认可的”,遇到大点的事,就敢自己拿主意了。

2.孩子想尝试时,别说“你不行”,说“你试试,我陪着你”

比如孩子想自己洗碗,别说“你洗不干净”,而是说“好呀,妈妈教你怎么挤洗洁精,你试试,洗不干净也没关系,我们一起再冲一遍”;孩子想自己学骑自行车,别说“你会摔疼”,而是说“妈妈在后面扶着你,你慢慢骑,摔了也不怕,妈妈帮你吹吹”。

孩子知道“就算做错了,也有爸妈陪着”,就敢大胆尝试了。哪怕真的出错,也会想着“怎么改”,而不是“我不行”。

3.孩子做错事时,别骂“你怎么这么笨”,一起找原因

比如孩子打翻牛奶,别说“你怎么这么笨,连牛奶都拿不稳”,而是说“没关系,我们先拿抹布擦干净。下次拿牛奶的时候,手指扣紧一点,就不容易掉了,要不要再试一次”;孩子画画画得“不像”,别说“你画的这是什么,不好看”,而是说“你画的太阳是彩色的,真特别,能跟妈妈说说你为什么用彩色吗”。

孩子知道“做错了不可怕,能改就好”,也知道“我的想法是被尊重的”,慢慢就会敢尝试、敢表达,自信也会跟着来。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叶净寒

来源:成长的趣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