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什么性格,孩子什么命!这4种妈妈最可怕 教育育儿|儿童教育☀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母亲什么性格,孩子什么命!这4种妈妈最可怕

虽然我们一直说:孩子,是爸爸妈妈共同的孩子。但不得不承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更深重

不说别的,妈妈哪怕不说话、不刻意教什么,光是在孩子身边过日子,性格和情绪就已经在悄悄影响他们了。

这种影响是一种无声的渗透——

孩子看着你怎么处理情绪,

怎么对待家人,怎么面对压力……

他们就在这种日常里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世界观。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有4种常见的母亲性格,可能在不经意间对孩子造成比较深的影响。作为父母的我们,多觉察一点,孩子可能就成长得更松弛一点。

01

控制型妈妈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成为这种类型妈妈嘴边最常挂着一句话。

她好像什么都要管,从小到大,孩子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选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她都得说了算。孩子自己的想法一点都不重要,反正听她的就对了。

时间久了,孩子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变得特别听话,什么都依赖妈妈,自己不敢做决定,怕错怕失败,像个长不大的娃娃。

要么就心里憋着一股劲,等到大了,拼命反抗。你让我往东,我偏往西,哪怕明知道是错的,也要挣回这点自主权。

好多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不愿意多回家,甚至不想打电话。不是不爱,是怕了——

怕又被管、

怕又被说、

怕那种透不过气的“关心”

这哪是爱?分明是以爱之名的控制。

02

焦虑型妈妈

这种妈妈整天提心吊胆,总把事情往最坏处想。

孩子咳嗽一声,她立刻想到肺炎;成绩掉了几分,她就觉得人生快完了。整个家的气氛都被她带得紧绷绷的,好像随时要出事。

她不停地念叨

“千万要小心啊”

“不要乱跑了”

“万一……怎么办”

孩子听得多了,自己也变得胆小起来。什么都不敢试,什么都怕错,总觉得自己做不到、做不好。

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内心常常缺乏安全感。耳濡目染后,他们明明很优秀,却总在担心;明明没问题,却习惯性焦虑。那种深埋心底的不安,就像背景音一样挥之不去。

她不是不爱,而是太怕了。可她的害怕,却成了孩子一生都难以卸下的重担。

03

冷漠型妈妈

这种妈妈很少和孩子交流,脸上总是没什么表情。

孩子高兴地分享学校趣事,她没什么反应;孩子难过委屈想求安慰,她也好像看不见。这个家不缺吃穿,却唯独缺少温度。

孩子一次次尝试靠近,却像对着墙壁说话,得不到任何回音。时间久了,心就凉了,也不再愿意主动开口了。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不懂得如何表达情感,也不容易相信别人。

表面上可能很独立,

其实内心特别孤独,

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她不是故意冷漠,只是仿佛隔着一层玻璃生活。而这层玻璃,却成了孩子一生都难以打破的距离。

04

贬低型妈妈

这种妈妈眼里好像总看不见孩子的好

她最常说的话就是: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你怎么这么笨”

“我真是白养你了”

她可能觉得这是在激励孩子,却不知道这些话像一根根刺,扎在孩子心里。孩子听多了,就真的相信自己很差劲,不配被喜欢。

哪怕后来长大了、成功了,心里也总是有个声音在否定自己:我不够好,我不值得。他们一方面拼命努力,一方面又很难真正开心起来。

这样的亲子关系,到最后往往只剩下疏远。孩子不是不爱妈妈,只是受不了永远被否定、被比较。

谁愿意总被自己最亲的人说得一无是处呢?

写在最后:

说实话,上面说的这几种类型,不止是妈妈,很多爸爸其实也一样。

不管是谁,只要家里有一个人是这样的性格,整个家都会活得很累。

我们做父母的,也许自己从小也没被好好爱过,但正因为知道那种滋味不好受,才更不能再让孩子走我们的老路。

改变虽然不容易,但一点一点来,总会比以前好。别让过去的伤,再伤到下一代了。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叶净寒

来源:诺妈家有男宝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