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女士又来谈和平了。这次是投稿到《联合报》,题目是“为何我们今天要谈和平”,文章在今日(9月16日)刊出。全文可见龙应台的脸书。
这篇文章有很多不通、可笑之处,逐一反驳未免浪费时间,现在只举一例谈谈,其余自可举一反三。龙应台说:“政治领袖总是高喊‘和平靠军力’,然而历史上‘真和平’的到来,往往不是通过炮火,而是通过谦卑。”随后她连举几个“谦卑带来和平”例子——包括西德布兰特总理在华沙下跪、戴高乐邀请战败后德国总理阿登纳出席弥撒,及南非总统戴克拉克释放曼德拉——意在证明“谦卑”、“下跪”、“牵手”才能促进“真和平”。
问题是上述三个历史例子,首两个是双方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于战后化解仇恨的举动,而南非的戴克拉克则是迫于国内外险峻形势,才务实地释放曼德拉兼解除党禁,并非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是个好人,决定大发慈悲。这些例子跟当下美、中、台局势,究竟有多大相关性呢?
龙应台如此“旁征博引”,似乎只想告诉中共和美国一个简单道理:只要人人保持“谦卑”,战争自然远离。龙应台说得太对了!其发人深省的程度,就像以下格言:“每呼吸60秒,就减少1分钟寿命”、“台湾人睡觉时,大多数美国人都在工作”、“只要每天省下买1杯奶茶的钱,10天后就能买10杯奶茶”、“谁能想得到,这名16岁少女,在4年前只是一名12岁少女”,诸如此类。
龙应台的废话或谬论,我不再评论了,反正大多数这里的读者,都应该看到有何问题。我现在想谈谈,龙应台在文章下半截强调的“韧实力”及“和平推”是什么。让我先简介一下龙的观点。
龙指出,军力竞赛并非台湾的优势,台湾真正的力量在于“韧实力”,例如领先全球的芯片科技,以及由成熟公民社会所孕育的研发创造、自我治理、辨别真伪等能力。这套柔韧的“武器”,能让台湾与各方(包括中共)沟通周旋,建立信任,避免成为中美冲突下的焦土。她认为除了“兵推”,更需要“和平推”。
很多读者看了龙应台的文章,相信都会感到困惑:她在文中侃侃而谈的“韧实力”,如芯片科技、公民社会等,到底如何带来和平呢?难道习*近*平见你芯片做得好,就会心生怜悯,说:“台积电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资产,也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破坏台积电,不仅对台湾同胞没有好处,更会对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咱们还是不要打仗了。”是这样吗?
至于“和平推”又是什么?一样令人莫名其妙。事实上,龙应台这些观点不是她的原创,而是来自中东冲突专家、耶鲁大学国际领导中心创始主任Emma Sky。去年6月6日,Sky接受“龙应台文化基金会”邀请,在台北与一群嘉宾作闭门对谈,其间她探讨如何提高台湾社会的韧性(resilience),也提出“和平推(Peace Game)”概念——“推”即推演、博弈。
我没出席那闭门会谈,但网上有两篇报道(来自台湾《风传媒》及新加坡《联合早报》),披露了Sky的演讲重点。什么是“和平推”呢?乌凌翔在〈舍“兵推”改“和平推”─如何推出和平?〉(风传媒,2024-6-11)这样写道:
//Sky在演讲中确实提出:“有没有机会更具创造性地思考台湾的未来,进行‘和平推’(Peace Game)?”
她定义的“和平推”是“社会全方位的参与,有行动力的公民想像一个乐观的未来,台湾与自身和邻国和平相处,找出持续繁荣的途径”。不过,她紧接着说,“这并不容易”。因为她也指出“实现和平需要远见……也需要发展双方互信、互动和合作关系,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Sky似乎也知道目前两岸官方完全不沟通久矣,期望互信与合作无异缘本求鱼,所以她接下来只申论“和平推”需要“关注台湾需要做什么来提高韧性,抵御外部压力”,重点在万一解放军发动了武统战争,台湾的医药、粮食、能源、用水、通讯、公共服务……要如何维系的够长久,社会如何维持团结。//
再来看看2024年6月10日《联合早报》的一篇〈中东冲突专家访台提倡"和平推演"〉,Emma Sky(艾玛思盖)在会谈上是如此解释“韧实力”及“和平推”的:
//综合艾玛思盖的演说和答询,台湾面对大陆可能发动封锁、气候变化的两大生存威胁,和平推可通过专家讨论,推演如何阻止全球变暖、增加能源自主供应、粮食自给自足、提高水储存管理,来加强社会韧性。
她说,在政治层面,为了避免战争,台湾新总统必须考虑与北京重启对话,以减少误判与误解,并探索台北与北京都能接受的两岸关系方案,以维持现状。
在社会韧性方面,她建议可通过和平游行提高意识,通过国防与民防服务、推动环保运动加强社会内部凝聚力,并通过两岸旅游、商业与文化交流,促进了解和减少敌意。//
看懂了吗?原来Emma Sky口中的“韧实力”,不是龙应台鸿文所讲的什么芯片科技,而是寄语台湾加紧做好国防民防,以确保中共一旦侵台或发动封锁,台湾的医药、粮食、能源、用水、通讯、公共服务都能维持下去。在《联合早报》的报道中,配图是Sky在闭门会谈的演讲照片,当中显示她的PowerPoint开头清晰写着:
“台湾可以从乌克兰经验中学到什么?当然是避免战争发生。为了做到这一点,台湾需要提升自身的防御能力并增强韧性。”
然后她才建议台湾总统跟北京重启对话,探索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两岸关系方案,以维持现状”。Sky的建议,不管你是否同意,听来也远比龙应台所讲的合情合理,内容也充实许多。至少Sky一开始就强调“提升防御能力”,并提醒台湾人加强能源自主供应、增加粮食和水的储备,而非不着边际空谈“谦卑”。
Emma Sky原本清晰有力的观点,为什么到了龙应台的生花妙笔下,却变成一堆语焉不详、“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胶论呢?希望龙女士在下篇谈“和平”的文章中可以解释一下。
相关文章:
龙应台与伊索寓言的狼使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5774909
【宋家客厅】被龙应台辞退的译者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137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