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以“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挂牌,引起中国大陆愤怒图:翻摄自台湾外交部万维网
立陶宛外交部长布德里斯(Kęstutis Budrys)9日表示,该国新政府将修改对中国政策草案,以反映中国(共)作为全球安全威胁的角色。
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稍早报导,立陶宛新政先前已登记的文件删除了相关措辞,转而强调恢复与北京的外交关系。
布德里斯告诉记者,“我们将就该条款的修改提出一些建议。部分措辞可能在协调政府政策的过程中被遗漏了。”
布德里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挑战。“中国正在多个方面加剧我们面临的新威胁,包括欧洲安全和经济安全,直接或间接地使俄罗斯能够继续侵略乌克兰,采取不公平的经济行为以及其他各种行动。显然,这是对整个现有世界秩序的重大系统性挑战。”
即将卸任的帕卢卡什(Gintautas Paluckas)政府曾明确表示,中国正对立陶宛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理由是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其在白俄罗斯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相较之下,即将上任的新总理鲁吉尼耶(Inga Ruginienė)9日提交给议会的计划删除了上述措辞,仅表示其内阁将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使其达到与其他欧盟国家同等的水平”。
鲁吉尼耶表示,她将敦促北京回应帕卢卡斯内阁先前提出的重建关系的提议。她也明确表示,目前没有计划更改“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而这正是争端的核心所在。
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湾以“台湾”的名义开设办事处,引发两国关系裂痕。北京方面认为,这一称呼是支持台湾的建国主张。欧洲其他地区的类似机构通常使用“台北”的名称。自5月中旬以来,立陶宛一直没有派驻任何中国外交官。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9日也警告称,这项倡议必须是相互的。“我认为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没有问题……但你知道,就像一家人一样,必须有共同的愿望,目前,我们看到中国缺乏真正真诚地改善关系的信号。”
立陶宛国家安全顾问马图利奥尼斯(Deividas Matulionis)9日稍早强调,措辞的改变并不意味着立陶宛放弃了先前的立场。
目前,维尔纽斯仍在等待北京方面就恢复关系作出回应,同时重申台湾代表处将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