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一场叫“香港哲学紫荆国际论坛”的“盛事”在香港开幕,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也出席致辞。打着“香港哲学”的幌子,还以为由香港各大学的哲学系举办,可细看背景,才知道主办者原来是香港哲学研究院、紫荆文化集团、《大公报》、《文汇报》、《星岛日报》及《香港商报》,实在耐人寻味。
针对这个论坛,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及系主任张灿辉已写了两篇文章批评:一篇是〈香港哲学紫荆国际论坛:一个没有香港各大学哲学系参与的“香港哲学”论坛〉;另一篇是〈评杜维明教授在哲学紫荆论坛发表《学做人:从修身到大同的人文关怀》的主题演讲〉(这篇跟李瑞全合写)。张教授上星期传来大作,还问我要不要评论一下。
其实张教授的批评已经一针见血:“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符号政治(Symbolic Politics)操作。一个在香港举办、以‘香港’和‘哲学’为名的官方论坛,却系统性地排除了香港所有大学的哲学系,这件事本身就揭示了其核心的政治意涵......这场论坛的首要目的,是在于争夺香港文化与思想领域的话语权。”
这类由“爱国人士”插旗、旨在掌控话语权的组织和活动,近年如雨后春笋,像去年成立的“香港文学馆”,不单跟2013年由民间创办的“香港文学馆”撞名,大公文汇为它宣传时,还刻意形容为“百年第一间香港文学馆”,可谓山寨充正版的极致。然则近日那场排除香港所有大学哲学系的“香港哲学紫荆国际论坛”,也不过是“由治及兴”时代的新常态而已。
在主办者名单上排头位的“香港哲学研究院(Hong Kong Philosophy Research Institute)”,我去年已经写过,其创办人叫舒心,是金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博士生,履历跟哲学研究八竿子打不着。
翻查资料,这个全名为“香港哲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机构在去年1月19日才成立,注册地址现已更新为“夏悫道12号美国银行大楼23楼”,跟“金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梦幻文旅(香港)有限公司”(今年4月25日成立,业务是邮轮旅游)共用同一注册地址。
近日有报道称,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数字录得历史新高,诚非虚言。你看,光是一个中国香港企业家舒心,近两年已至少开两家公司,就连“哲学研究”咁冷门都捞埋,可见特首所谓“执十间,开十六间”是有根有据的。
关于“香港哲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我想补充一些去年未谈及的资料。“研究院”院长是舒心,荣誉院长则有六个,除了港大副校长申作军(他也没有哲学研究背景)勉强算学术界,其余五人均属商界,包括信德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香港国景控股集团及香港颂谦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谭锦球、深圳海雅集团董事涂辉龙、香港嘉祥交通(亚洲)集团董事局主席姚志胜,以及星岛新闻集团董事会主席郭英成。
比“荣誉院长”低一级的,是所谓“高级顾问”,这包括一群中国大陆的哲学学者,但排头位的依然是几个有钱佬,如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家杰、丽新集团主席林建岳、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以及深圳湾游艇会董事局主席刘德辉——这位刘德辉被介绍为“澳大利亚哲学研究院院长”,厉害!但更厉害的是,不管用中英文搜寻,均查不到任何有关“澳大利亚哲学研究院”的资讯。
世界各地的哲学研究院,一般附属于大学,院长由哲学系教授担任,像“香港哲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这样的中国特色“研究院”,完全由商界牵头创立兼领导,还屡获中、港政界有头有脸的人士加持,不知道是否香港独有奇观?(小红书网民可考虑去打卡)
你可能说:“这有什么问题?生意人、有钱佬就不可以研究哲学吗?”当然可以,但我不禁想起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Thales),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曾讲过他如何营商致富。话说泰利斯本来是个穷鬼哲学家,大家见他这么穷,便斥责哲学无用。对于这类批评,泰利斯决定不作口舌之争,而是用行动回应。
泰利斯“根据星象(ἐκτῆςἀστρολογίας)”推测橄榄将大丰收,便趁冬天没人跟他竞争时,筹了一小笔钱作订金,抢先租了米利都和希俄斯岛的所有橄榄油磨坊。收成期来临,橄榄果然丰收,磨坊需求瞬间大增。但所有磨坊早被泰利斯垄断了,他爱用什么价出租都行,就这样,他便发了大财。
这故事带出三点有趣的讯息。第一,泰利斯前期支付的那一小笔“订金(ἀρραβῶνας)”,确保他在特定期限内,能够以协议价格租用磨坊,其实就是期权(option)的原型,所以泰利斯是史上第一个期权交易者。第二,人不能够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若泰利斯不懂观星,那就想不出这条发财妙计了。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泰利斯赚了一大笔钱,并非因为爱财,而是想“借此证明哲学家如果愿意,致富是很容易的,但这并非他们热切追求的事物(ἐπιδεῖξαιὅτιῥᾴδιόνἐστιπλουτεῖντοῖςφιλοσόφοις,ἂνβούλωνται,ἀλλ᾽οὐτοῦτ᾽ἐστὶπερὶὃσπουδάζουσιν)”。
哲学家固然可以做生意,但喜欢做生意的,应该没多少个喜欢研究哲学。没有谁比谁高尚,只是看到一群满脑子利益的生意人忽然搞“哲学研究”,总觉得有点滑稽。当然,也不能说他们没有“生意哲学”,如“高级顾问”蔡冠深荣誉博士说过“做生意好实际,唔好成日谂政治”(2022年6月22日《香港01》访问),就已经展示出他的“政治哲学智慧”了。
相关文章:
香港哲学紫荆国际论坛:一个没有香港各大学哲学系参与的“香港哲学”论坛(张灿辉)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6840400
评杜维明教授在哲学紫荆论坛发表《学做人:从修身到大同的人文关怀》的主题演讲(张灿辉、李瑞全)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6957291
“香港哲学研究院”与“中国肖邦协会”
2024-9-24
https://www.patreon.com/posts/xiang-gang-zhe-112948867
图/“香港哲学研究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