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发展中国家的讨债者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中共成发展中国家的讨债者
中共对外贷款中约有60%的债务由陷入困境的国家所欠,这些国家面临难以还贷、债务违约或重组的困境。这表明中共的“对外援助”模式实质上是掠夺性索债,而非扶持发展的模式。结果是,中共对债务国现金流的掌控,使援助变成了针对最脆弱国家强制执行的付债机制。

2018年8月5日,斯里兰卡筑路工人在科伦坡某道路上施工。斯里兰卡央行于8月3日宣布,成功取得中国10亿美元贷款

21世纪初,中国在全球融资市场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北京开始为“全球南方国家”的桥梁、港口和铁路建设提供资金,称之为“合作共赢”。

但时间很快来到2025年,对于许多最贫困的国家来说,北京不再像合作伙伴,而更像一个无情的讨债者。

从债权国到主要放贷者

中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发展的金融强国,到2010年代中期,中共大幅增加海外放贷,成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兴双边贷款的主要来源。在巅峰时期,中共的海外放贷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巴黎俱乐部债权等机构的放贷总和。

到2023年,中国已成为五十多个国家的最大双边债权国,持有发展中国家所有双边外债的约26%。在最脆弱的经济体中,这一比例甚至更高。如今,在约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中国位列前五大债权国。

2025年:债务“海啸”来袭

然而,由于疫情封控的长期影响、直接外国投资的减少,以及川普政府关税驱动的贸易政策,中国国内经济状况持续恶化,中国作为债权国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强硬,这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预计要向中共偿还350亿美元的债务。其中,约220亿美元来自世界上最贫困的75个国家。

关键在于,这些还款如今已超过新的贷款。发展中国家目前偿还给中共的金额已超过它们从中共获得的新贷款。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从中共贷款的发展中国家每年还贷的金额比获得的新贷款多39亿美元。

简而言之,中共从向贫穷国家提供资金,转变为从这些国家吸走资金,使借款国陷入财政困境。

中共的“高利贷”条款

当然,任何贷款的关键在于条款,而中共的贷款结构性特点对其有利。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这些贷款通常附有3至5年的宽限期和15至20年的还款期。如今,宽限期逐渐到期,许多国家正迈入还款阶段,正值全球利率上升和商品价格压力剧增之际。

对于许多负债国来说,雪上加霜的是中共承诺的新增贷款大幅减少。这意味着用于帮助发展的资金减少,使还款压力更加沉重。此外,中国国有银行还确保对现金流享有优先索偿权——有时会将商品出口收入转入托管账户,或者要求提供抵押品,从而使其在外汇收入中处于优先地位。

实际上,中共对外贷款中约有60%的债务由陷入困境的国家所欠,这些国家面临难以还贷、债务违约或重组的困境。这表明中共的“对外援助”模式实质上是掠夺性索债,而非扶持发展的模式。结果是,中共对债务国现金流的掌控,使援助变成了针对最脆弱国家强制执行的付债机制。

从中共融资的真实代价

从中共融资的实际成本对于许多受援国而言代价沉重。一些国家向中共支付的债务甚至高达其总债务预算的四分之一,高于其向多边机构或私人债权人支付的金额。从长远来看,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没有其他双边债权人能对如此多的国家的财政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在如此逼人的条款下,北京牢牢掌控了这些国家的资产。当偿债额增加时,债务国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权衡:削减卫生、教育、气候等公共项目,甚至提高税收以应对债务负担。这不仅削弱了经济发展势头,还加剧了财政脆弱性。

掠夺贫穷国家的资源

中共将重点放在发展水平低、但资源丰富的国家并非偶然。像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其出口与全球贸易周期紧密相关,且对中共负债累累。还有一些是中共的邻国或战略伙伴,如巴基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即使在整体信贷放缓的情况下,这些国家仍继续获得中共的定向投资或贷款。

2010年代中期,当中共信贷宽松时,弱小贫穷的国家向中共大量举债,如今基本上成为北京的债务国,尤其是在西方援助和贸易支持减少的情况下。

西方援助的收缩与失衡的世界

跟这一问题相纠结的是,许多西方国家的政府正将重心转向国内,削减援助,或重新调整优先事项,重视国防。这种政策转变使得具有灵活性或优惠条件的融资方越来越少。因此,即便存在一些抵制,债务国仍被迫接受对中方极为有利的条款。

洛伊研究所的研究指出,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西方抗衡中共影响力的能力正在削弱,这使得中共得以填补这一真空。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我们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世界:许多贫穷国家永远被一个大国的金融势力所束缚。想像一下,金砖国家或另一个由中共主导的金融集团,逐渐在全球贸易和债务结算中使用人民币,使较弱的国家别无选择,只能向中共借款或依赖中共。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北京将成为他们实际上的封建领主,导致他们丧失谈判权以及大部分自主权。未来,向中共寻求债务减免或重组的国家,与其说是外交谈判,不如说是向一个铁石心肠的债主乞求宽限,而在中共自身经济也举步维艰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在全球范围内,鉴于中共在放贷和货币方面的主导地位,未来的情况不容乐观。

作者简介:

詹姆斯‧格利(James R. Gorrie)著有《中国危机》(The China Crisis,2013年出版)一书,并在他的YouTube播客the Banana Republican上讨论时事和中国问题。

原文:China’s Shift to Debt Collect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From Lender to Loan Shark刊登于英文《..;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一定反映《..;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31/229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