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当心“无痛心肌梗塞”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降1成,4步骤救命全攻略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气温骤降当心“无痛心肌梗塞”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降1成,4步骤救命全攻略

近期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冷会让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容易对心脏造成额外负担,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的族群,更要提高警觉。

根据卫福部2024年国人十大死因的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十大死因的第2位,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主治医师郭志东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一种,发作时每一分钟都在与生命拔河。

心梗也会“无痛发作”?心脏病发作的症状有哪些?

心脏病发作通常指“急性心肌梗塞”,是因心脏的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部分心肌缺血、坏死。

而堵塞的原因多数是因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造成血流中断。若没有及时打通血管,坏死面积越大,死亡风险也越高。

很多人以为心脏病发作会像电视、电影里演的那样──“猛然捂著胸口、突然倒地”,但实际上症状差异很大,不过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心脏病发作,典型和非典型症状包括:

典型症状

胸口闷痛、紧缩感,像被石头压着的感觉

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颈部、下巴或手臂

持续10分钟以上不缓解,休息也没用

冒冷汗、头晕、恶心、呼吸急促

非典型症状(常见于女性、长者、糖尿病患者)

仅有背痛、肩痛、消化不良、恶心

喘不过气、极度疲倦,不明原因的焦虑感

甚至完全没有胸痛(无痛性心肌梗塞)

郭志东医师提醒:“不是只有胸痛才是心肌梗塞!”任何不明原因的胸闷、喘、冒冷汗都该提高警觉。

心脏病突发怎么办?4步骤救命

当心脏病突然发作怎么办?郭志东医师表示,掌握4个步骤,能在关键时刻救回一命:

第1步: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镇定

若在运动、走路、劳动中突然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冒冷汗,马上停下来坐好或躺下。

保持镇定,避免慌张导致血压起伏剧烈。

第2步:马上拨打119求救

马上拨打119,说明有疑似心肌梗塞症状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冒冷汗。

如果高度怀疑自己是心肌梗塞,千万不要自己开车或请家人送医,因途中可能会发生心律不整或心脏骤停,无法即时处置。

第3步:有医师开的硝化甘油可先服用

若病人曾确诊冠状动脉心脏病、医师有开立舌下含片如硝化甘油,可在症状发作时含服1颗,间隔5分钟可再1颗,但最多3颗。当使用第2颗舌下含片后仍有不适,就要有准备送医的准备。同时,也要注意某些类型的心肌梗塞,使用舌下含片后血压会骤降,所以使用舌下含片时最好先测量一下血压。有疑惑的话,最好先送医交由医师评估。

切勿自行服用其他止痛药如普拿疼、止痛贴片,这些无助于心肌梗塞的改善。

第4步:若病人突然意识不清、倒地、失去心跳呼吸,准备CPR与AED

立刻叫人帮忙并拨打119。

开始心肺复苏术(CPR):按压胸口中间,每分钟100~120下。

使用AED(自动体外去颤器):若公共场所设有AED,应依语音指示操作。

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就下降7~10%,抢救黄金期在10分钟内。

别让二次心梗找上门,医教出院后5道保命防线

送至医院后,医师会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心电图检查辨别是否有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与抽血检查心肌酵素。若确诊为ST段上升型之心肌梗塞,需立即会诊心脏科医师安排“紧急心导管检查与气球扩张术”以打通阻塞血管,通常在病患至急诊后至开通血管的90分钟内完成效果最佳。术后,病人仍需住院观察、服药与日后心脏复健,帮助恢复心脏功能。

心脏病发作后最怕“第二次”,郭志东医师提醒出院后要注意:

规律服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降血脂、控制血压与血糖

戒烟戒酒、饮食清淡:避免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最好是低脂饮食。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每周4次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

控制三高:血压、血糖、血脂都要达标。

定期回诊追踪:做心脏超音波与血液等检查。

一般民众面对心脏病发作,平常可以试着学会辨认心肌梗塞症状,甚至最好能熟悉CPR和AED操作。如果家中长辈如有心脏病史,当出现症状不要犹豫,宁可多送医一次,也不要错过一次。

郭志东医师强调:“心脏病发作大多是发现太晚、处理太慢而造成悲剧。”只要能第一时间冷静应对、拨打119、启动AED,就可能是救命的关键。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30/2298497.html

相关新闻